往昔|中国红十字会会徽渐变录
对于全国红十字工作者来说,有一个标志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中国红十字会会徽: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
在现有可查的历史资料中,最早出现与现今采用的会徽外形上相近的图案,是1913年出版的《人道指南》和《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上使用的标志:左侧嘉禾(即长得饱满的稻穗),右侧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在《中国红十字会杂志》上并有一说明:红十字会标识万国一例,惟土耳其改用红月牙,忌讳也。本会创始之初即于十字旁加花纹沿传已久兹仍之,惟改用嘉禾藉合于国徽云尔。在1913年根据章程设计的五级会员徽章图式上,均采用了白底红十字环绕左侧嘉禾右侧橄榄枝的图案。
《人道指南》创刊号(1913)
《中国红十字会杂志》创刊号(1913)
据当年红十字会总会工作人员吴飞英回忆,1944年,他在贵阳图云关红十字救护总队任总务科事务员时接受了一项任务,负责印制一批信封。看到信封上光是一个红十字标志,显得太单调了。想到各国红十字会寄来的信件也不光是一个红十字,均加了一些花样,有的加了个圆圈,有的加了些线条等装饰,于是,就“自作主张”加了点花色,在红十字下端画了半圆形的橄榄叶,象征“和平”“博爱”之意。
复原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会员章(194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建了一个大会议室,需要做一个红十字标志装饰一下,吴飞英领受任务后依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了一个立体式灯光木制的红十字标志,他又一次“自作主张”,在红十字周围加了象征和平的金色橄榄叶作为花边图案,使红十字显得饱满不单调。这个图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后来一直沿用下来。
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防服务队笔记本上的会徽(1950)
1951年,总会印制的《新中国与红十字》小册子中,采用了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图案(单侧9组,每组为3叶并列)。
《新中国与红十字》上的会徽(1951)
《新中国红十字》月刊上的红十字(1951)
1954年,为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50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图案与现今采用会徽的图案一般无二(单侧橄榄叶8组半)。
1957年,全国红十字工作会议会场上悬挂的红十字标志,为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单侧橄榄叶14组)。
1963年,李德全在纪念红十字运动100周年大会讲话的照片上,可见会场悬挂的红十字标志为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单侧橄榄叶14组)。
1979年,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场悬挂的红十字标志,为齿轮与麦穗环绕白底红十字。
1985年,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场悬挂的红十字标志,为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单侧橄榄叶3组,正中下方有“中国”两字)。
上海市红十字会会徽(20世纪80年代)
中国红十字会第四次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徽(1985)
1990年,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场悬挂的红十字标志,为橄榄枝环绕白底红十字(单侧橄榄叶8组半);并且由大会通过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使用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标志作为会徽”。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首次用章程的形式确定使用会徽。
中国红十字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徽(1990)
随后,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章程,除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会徽为金黄色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外,还都附有带比例的会徽式样。
《中国红十字会章程》附会徽式样(1990)
由此可见,吴飞英设计的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图案,从建国初期,就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标志被用于正式、公开场合,虽然不同时期的图案略有变化,但象征“和平”“博爱”的主题却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