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蕲事】盐老鼠偷过你们家的盐吗?
盐老鼠偷过你们家的盐吗?
浠水人管蝙蝠叫盐老鼠。
据祖上、或者是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说法:蝙蝠形似老鼠,却又比老鼠多一对翅膀;它们栖居在土胚房屋砖墙的壁缝里,昼伏夜行,行动诡秘,喜欢偷吃厨下的食盐,所以才有了“盐老鼠”这么一个不太好的名声。
我从来没见过盐老鼠偷盐吃。但对它们昼伏夜行、行动诡秘倒是很熟悉。我人生的前20年,主要居住在浠水乡下的土胚房里;那样的居住环境,每到夏季,只要是不下雨的夜晚,从头一天的黄昏到第二日的拂晓,头顶暗黑的天幕里,总有飞来飞去的盐老鼠在游弋。黄昏出来早或者拂晓回巢迟的盐老鼠,在屋瓦和树冠间穿梭,人们还会误以为那是飞行的燕子。
但是,盐老鼠可不像燕子那样受人待见。浠水的细伢儿打小就从老一辈那里听说了:盐老鼠会偷吃家里的食盐的,不然它们为什么老爱往爱屋檐之下厨窗上方的壁缝里钻呢?不就是等家里没人的时候,伺机偷盐吃吗?!所以,天将将要黑的时候,或者天麻麻亮的时候,只要看见屋檐下的壁缝里有盐老鼠进出,义愤填膺的乡下男孩子就举起竹竿,追着盐老鼠的影子,打它。
别看盐老鼠在光线黑暗的时候出没,但凭孩子们的竹竿是很难打到它们的,它们扑闪着翅膀,很敏捷地在屋舍、树丛和竹竿围成的间隙里自由飞行,丝毫不惧怕人为的驱逐——除非日上三竿了还未飞回壁缝里去的形单影只的盐老鼠,可能被夏日的朝阳晒晕了,会被力气大的孩子一篙子击落,跌落尘埃,龇牙咧嘴,吱吱乱叫!
盐老鼠一身乌黑,贼眉鼠眼的长相还真像一只老鼠。它们没有老鼠那样长长的尾巴,却在四只爪子之间生长着半透明状的翅膀。跌落在地的盐老鼠,那折叠收起的翅膀就像是口袋。胆子大的男孩子用一个树杈按住它的头颈,再用一个小棍子扒拉开它的“口袋”——大家失望了,那“口袋”里没有发现一颗盐!
飞不上天的盐老鼠,再也回不到它在壁缝的巢里了。孩子们扔下这奄奄一息的家伙,任凭一群花公鸡蜂拥而至,争抢了去......
真正知道盐老鼠的学名叫蝙蝠,是在小学的自然常识课上。在老师讲解除“四害”的课文里,知道了蝙蝠是蚊子的天敌,所以它们的作息时间跟蚊子的活动一致:主要在晚上出没。它的视力弱化,它们的飞行靠的是超声波做指引。超声波是什么,小学生不懂;但是蝙蝠根本不用偷吃人们的食盐,我们相信了。因为每年夏天大量繁殖的蚊子,它们都吃不完!被咱浠水人误解为小偷的盐老鼠,原来是一种为人畜除害的小精灵!
自然常识课刚刚培养起孩子们对蝙蝠的一点好感,却被初中的一篇英语课文全推翻了。那篇来自于《伊索寓言》的故事说:飞禽和走兽为了争夺领地发动了战争,蝙蝠见到鸟类说自己是鸟,见到兽类说自己是兽;后来鸟兽和解了,蝙蝠的墙头草行为被鸟和兽识破了,蝙蝠无地自容,不敢见任何鸟兽,只能在黑夜里出来行动。
看了电影《无间道》之后,有点替蝙蝠感到冤屈,明明可以做个双面间谍,为什么在伊索的嘴里,你偏偏成了两头不讨好的角色呢?
有一次在家里看某视的“探索”栏目,看到一群科考队员在大西南的云贵山区考察,他们在喀斯特地貌的山洞里发现的一种叫做“岩老鼠”的蝙蝠,在我看来,除了那一身褐色的外表不如浠水盐老鼠乌黑颜色那样深,其酷似老鼠的长相、昼伏夜行的生活习性,真如浠水的盐老鼠一般,毫无二致。莫非浠水人口中的“盐老鼠”正是电视里播放的“岩老鼠”?
但是,两个明显的差异又让我否决了自己的判断:
一是岩老鼠栖息的方式是在洞顶倒挂悬垂的,而盐老鼠则是缩进墙壁砖缝里藏身的;二是“岩老鼠”的“岩”字在浠水话里的与“崖”“癌”同音,而与“盐老鼠”的“盐”字,读音相去甚远。
我在反复琢磨之中,又记起了一个细节。
在我老家,猪栏和牛棚无疑是蚊子比较密集的所在,也就成了盐老鼠主要捕猎的场所。但是,低矮的猪栏的墙壁上没有盐老鼠钻缝栖息,而高大的牛棚的墙壁缝里则生活着不少的盐老鼠!
猪栏的高度一般不到两米,肥猪们有喜欢蹭痒,猪窝的围墙需要自下而上全抹了水泥;牛棚的墙壁也要抹水泥,但是两米以上的部分则依然还保留有土胚砖之间的接缝——那个高度正好在屋檐之下。
如此看来,人住的土屋也好,牛住的牛棚也好,在屋檐之下的那样的高度上,那一道道的砖墙壁缝,是蝙蝠们寄居的理想所在——它们只是选择了屋檐下,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偷盐!
由此观之,蝙蝠在浠水人嘴里的名字,正确的叫法应该是:
檐老鼠!
“浠蕲事”链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