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 不二
周一早上七点多的五环路,已经开始有点小堵车了,G7入口似乎正在恢复一如既往的拥堵。早起6:50出门上班,基本一路五环,8:10到达车库。没有疫情的时候,差不多8:30可以到达。
满心期待着一切恢复正常状态,好想每天坐地铁上下班。挤在地铁里,想读书就读书,想听歌就听歌,想看风景就看风景,想发呆就发呆。
今天最大的消息是:据说北京市计划从4月中旬开始给学生上网课了。目前尚未收到学校的具体通知,不知道详细执行方案是啥。不管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生活中的阅历,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学习。这个学期,对孩子们来说,是一堂全程参与的社会实践课,也是一堂历史课,更是一堂思想启蒙课。
今天人民日报公众号发了一条很有趣的文章,题目是:看“鄂”了,就帮湖北拼一单!想起疫情初期,全国人民往武汉运吃的,保证武汉老少爷们儿、兄弟姐妹们的菜篮子。现在,正在好起来的武汉和湖北,又开始源源不断的给大家伙提供特色美食了。有橙子、小龙虾、香菇、莲藕。原来湖北也是蔬菜产地大省,也可以向兄弟省份提供白菜、莴苣和菜心呢。
看到最后一条鸭脖子的促销文案,忍不住乐了:你多嘬(zuō)一根鸭脖,就是在为养殖户和商家助力。
这一条估计很多人乐意参与,真是“张嘴之劳,不足挂齿”。
疫情以来,最为患难与共的相处模式,似乎都围绕这一口吃的而展开的。看过一篇山东馒头的报道:山东企业了解到援助武汉的医疗队吃不惯米饭时,紧急制作了10万个馒头,火速送往武汉,一同送去的还有德州的挂面、蒙山的羊肉、平度的水饺、沂源的苹果。记得自己1月底准备回北京的时候,也在邻居群里咨询过买菜问题,当时就有邻居说:我家囤了很多菜,可以先吃我的~
你总会记得那些给过你一口吃食的人,念念不忘的。
小时候我吃过邻居家的蛋炒饭、包子、土豆饼、煎饼,很奇怪吧,居然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些搞笑的是,每次回老家,遇到邻居家的阿姨们、奶奶们,脑海中就自动冒出一句话:对了,小时候我曾经吃过她家的东西呢,应该报答一下人家。
学校还没开学期间,三宝同学也吃过几次铭铭家的饭,他肯定也都牢牢记在心里了。早上出门,遇到楼下的阿姨们,阿姨对我说:中午让孩子到家吃饭啊,有需要就随时说话啊,别跟我们客气~
韩剧《请回答1988》的第一集里,几家人互相派孩子给彼此送刚出锅的美食:一盘泡菜一碗汤的,邻里之间的美食分享,自动自觉就变成了“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在普普通通的食物分享中,点点滴滴的诠释着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
以前很喜欢买一个日本牌子的糖果,叫“不二家”。日本商品起名字很特别,他们用汉字造词的能力颇有些与众不同。当时对这个品牌名称的理解是:不想当老二,或者,强调自己是最好的选择。
直到最近听于晓非老师讲《金刚经》,我才突然知道,原来“不二”是佛教用语!百度对“不二”的解释是:无彼此之别。记得于老师在课程里讲过,“凡夫总是喜欢落两边”,大概是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吧?
在佛陀眼里,凡夫真是令人着急啊,永远踩不到中间。龙树菩萨在《中论》里提出著名的“八偈”帮助凡夫破除我执: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写到这里,想起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此“中庸”与佛门的“不二”,可有链接之处? 《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里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佛学大辞典》解释: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我还真是小看了这枚日本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