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绿叶止咳糖浆,真没你想的那么神
有位妈妈发给我一张图,并问:“欧医生,宝宝咳嗽喝这个糖浆行不行啊?别人跟我说效果很好?”大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我点开一看……
这应该是所谓“代购”发的朋友圈图片吧。
据那位妈妈说,朋友圈里号称“宝宝咳嗽就喝小绿叶,纯天然,无副作用,德国宝宝都喝这个”,甚至“喝了一天就见效”!
嗯,看来有必要好好说说这款风靡妈妈群的“神奇”止咳糖浆了。
说明书上写的是主要成分是“常春藤叶提取物”,也正因为成分是“纯天然植物提取物”,小绿叶止咳糖浆才会给消费者一种“绿色、安全”的印象——先别说止咳效果咋样,感觉至少孩子吃不坏啊~
除常春藤叶提取物之外,小绿叶糖浆还含有苹果汁、野莓汁等,有了这些甜甜的果汁,小朋友们喝起来应该会很开心,对吧?
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种“洋中药”而已。所谓的天然植物提取物,而不是“药物”,其实就是找不到有效药用成分的树叶、果汁混合物而已。虽然小朋友喝起来会很开心,但拿它去宣称疗效,说它对咳嗽很有帮助,这显然不合适的。
医药界对天然物质的筛选规模很大,现代制药产业发展到今天,能筛出有效成分的早就筛出来并证明疗效了。现在还含糊不清写××提取物的,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安慰剂。
插播一句题外话,包括我们平时热捧的护肤品,其实真正有护肤作用的还是保湿和防晒的成分,而那些诸如红石榴提取物、兰花提取物什么的,更多的是让消费者能延伸美好的想象的噱头而已……配上明星的美妆脸,再来几张大自然的景色照,能把女人们从担心衰老的焦虑情绪中脱离出来,想想都美不是吗?当然,想想就美之后,钱包瘦身的速度就快多了哦。
所以,你问我小绿叶止咳糖浆宝宝喝了有效吗?
答曰:“有效”(此处应手动加狗头:),能有效安抚家长情绪啊亲。
身为家长,我们都是非常紧张和担心孩子的。
当孩子咳嗽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孩子难受,哪个家长能不焦虑?自然而然地,总想着要做一点什么,才是对孩子好;如果不做点什么事情,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
所以,在孩子服用了小绿叶或者是其他什么网红药物之后,“做了点什么”的家长心情也就舒缓了,焦虑也就有所缓解了,自然对孩子咳嗽也就不那么敏感了。
孩子咳嗽,绝大部分是一些自限性的疾病所致,这些疾病本身就有自然好转的倾向。服用了“药物”之后,由于心理压力释放,家长会自然而然的觉得孩子咳的没那么多了,也就有了药物有“奇效”的错觉。
要客观评估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好转,那需要用一些准确、客观的指标。比如,用录音来记录孩子一整天下来咳嗽的次数……但这个没什么实际意义(除非是做科研),对孩子的病情也没有作用。
总之,主观觉得咳嗽服用了某种药物“一天就见效”,基本就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说白了就是安慰剂。
图片来源:foodsafetynews.com
也许妈妈会心想,好吧,咱不说止咳效果咋样,至少孩子吃不坏啊~,我就想求个安慰也不错啊~
妈妈们的心情我理解,但从医生的角度来说,这类明显是宣称疗效的“药物”并不是没有风险。除开伤害钱包的风险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可能会干扰病情观察,甚至耽误正规治疗。
我这里有一个真实的病例。
8岁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咳嗽2个月,家里人试过各种止咳偏方、“妙方”,而咳嗽依然时断时续,最后甚至发起烧来。去医院检查,医生听诊发现左右呼吸音不对称,拍片才发现,原来在孩子的支气管里有一个笔帽!原来是孩子一边咬笔帽一边说话时不慎呛进去的。然而孩子又没及时告诉家长,就这么历经周折才诊断清楚。
支气管异物不想办法取出来,就会一直兴风作浪,光靠一味地止咳根本没用。也不能靠安慰剂安抚自己的心情,必须得带孩子去看病才行。
虽然前面我也提到,孩子咳嗽的原因绝大部分是一些自限性的疾病,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刚才那例支气管异物。甚至还有一些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也可以导致咳嗽,例如妈妈们比较熟悉的胃-食管返流病,这就是由于胃-食管返流,导致呕吐,呕吐物可以吸入呼吸道而出现夜间呛咳;还有一些心脏的疾病,也可以有咳嗽的表现。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可以完全不同。所以,孩子咳嗽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处理,特别是在咳嗽原因还搞不清的时候,家长请别擅自买止咳药特别是复方止咳药,随意给孩子服用。如果感到担心,请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咳嗽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立刻去医院就诊:
① 呼吸困难 (每一次呼吸都很费力,可以看到孩子的鼻翼扇动);
② 口唇发绀(由于缺氧所致的口唇发紫);
③ 咳嗽时伴有明显的胸痛;
④ 咯血(咳出来的不仅仅是痰液,而是有血);
⑤ 伴有耳朵痛或鼻窦疼痛;
⑥ 孩子年龄小于3个月;
⑦ 咳嗽持续超过2周;
⑧ 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
如果孩子只是咳嗽,但精神反应都好,又没有以上情况,那么在家中可以根据年龄给吃一些自制简单的处方,对孩子咳嗽痛苦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宝宝小于3个月,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不要自行喂药。
6个月~1岁:澄清的温热液体(如水或苹果汁)。咳嗽的时候一天4次,每次5~15mL。
1~6岁:蜂蜜,每次2~5mL。如果没有蜂蜜,可以用谷物糖浆代替。
6岁以上:喉糖,如果没有喉糖,可以用水果硬糖、棒棒糖替代。注意避免呛到。
医生妈妈写在后面
实际上,科学界在药物研发方面所做的工作,比任何一名普通人想像得都要多得多。
《癌症传》有这样一段话:仅在1954至1964年这10年时间,美国癌症化学疗法国民服务中心就测试了约8.3万种合成化学试剂、11.5万发酵产品和1.7万种植物衍生物,每年对100万只小白鼠开展各种试验,以寻找理想的抗癌药物。
你知道吗?连我们平时做戒指的白金(铂)的化合物都在筛选范围内,并开发出了顺铂、卡铂这些经典的抗肿瘤药物。
如果真存在来自天然植物的有效且安全神药,那科研工作者绝不会让它只停留在成分模糊的XXX提取物的阶段,一定会努力将其开发成成分明确、药理作用清楚、疗效和安全性都经得起科学验证的现代药物。
所以,不论是来自中国也好,还是外国也好,那些没找有明确有效成分的产品都不应该被当做“药物”来对待,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