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学生高中毕业后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高中毕业后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高中毕业后,再次碰到以前的老师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来相处呢?家长又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老师呢?
通过暑假的经历,我碰到过很多学生,每个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有的热情礼貌;有的迅速躲闪,要不是拿毕业证什么的,根本就不想和老师再多说一句话;有的被动等待老师去招待;有的彻底消失不见;有的家长对待老师依然热情如故;有的家长对待老师冷漠十足;有的家长对待老师的态度和学生毕业前的态度截然相反...
再反思一下那些非常热情的学生,大多是性格外向、经常跟老师接触的(无论是挨批评或者帮助班级做事),且大多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些热情的家长,一般文化水平较高,或者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乡下人。如果家长平时就和老师联系的频繁、接触的多、非常关心学生在校表现的家长,一般家庭教育就还好。当然,这里面还有高考成绩的因素在里面。
说这么多“有趣”的现象,是想分析、反思之前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一毕业,有些学生“尊师重道”的习惯就会消失不见?
除了学生家庭教育和自身性格的原因外,我最主要的是想分析自己的日常教育。
如果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那就会导致学生离开学校后会变得非常不适应,或者说变得非常的低情商。比如感恩教育、尊敬长辈的教育,这些从他们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就可以看的出来,有的家庭做的非常糟糕,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连父母都不尊重的人,你叫他毕业后尊敬老师,就得打一个大问号。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要有意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目前我班上在做的一项活动是有人专门负责提醒今天是哪位同学过生日,这个职位叫“生日管家”,开学第一天就登记好所有同学和老师的生日,并在日历上做好记录,等到了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负责提醒全班同学,并且领唱生日歌,并送上准备好的礼物。通过这项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到集体的关爱,老师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关心。
除此之外,以后还要专门开展“我想谢谢你”的主题班会,每位同学上台感谢帮助过他的同学或老师,还可以开展“我为这个班级付出了什么”的主题班会,号召所有学生为班级体多付出,因为付出才会热爱。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还可以专门开辟一块区域用来收集展示学生感恩的话语。
在日常和学生相处中,要改变模式。对待学生的问题多正面鼓励,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所有“出格”的行为都是合理的,都是意料之中的。多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人心都是如此,你真的关心我,我才会和你走的更近,你如果对我充满了敌意,我就会疏远你。怀着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这样才可能使得师生关系更融洽。
在和家长的交往中,也要耐心及时地对待家长的反馈。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这样你才能做到急人之所急。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小孩的,眼里、心里都是关心着自己小孩的表现。所以,以后可以多在家长群发布一些学生的好的表现,多主动和家长沟通,耐心回答家长的提问,必要时还要去家访。更重要的是除非十分有必要,否则不要轻易请家长来学校处理问题,那对学生而言等同于告状和威胁,这样对于解决问题是毫无帮助的。多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比如主题班会、表扬会等。需要谨记一点的是学生再不济,表现再不好,在家长眼里都是最好的。如果你总是在学生家长面前否定学生,家长可能表面上会接受,但是心里肯定对你这个老师是充满了恶意的,可以去了解一下,毕业后,你的家长群里主动退群的人有几个?那些加了你为好友的家长,有多少其实已经把你拉黑的?
把教学和育人分开的教育是非常失败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很多心理问题、不会与人相处的问题都会出来。所以,老师既要当好教书匠,同时,也要扮演好人生导师的角色。
友善、平等、耐心地对待学生和家长,与家长、学生和谐共处,这是我们老师自身能够努力做到的事。
如何对待那些成绩不好、出身不好的学生可以体现一个老师的修养,同理,如何对待毕业后的老师,体现出学生和家长的修养,教育早就越出了学校围墙而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