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残疾夫妻求职屡遭辞退,自办工厂相互依偎

几乎每天早晨,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周棚镇刘堂社区农民刘家政的家里都会传出缝纫机“轧轧轧”的声音,周边的村民都知道,刘家政的脑瘫儿子刘强的布料加工厂开工了。图为刘强和妻子丁秀娟一起整理被罩。加工好整理被罩的活基本上都是由夫妻两人完成。

这位26岁连路都走不稳的脑瘫青年,在自己家里成立一家布料加工厂,雇用的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身体残疾却坚强执着,村民们一提起刘强都赞不绝口。图为身体不便的刘强,每次上楼梯都很吃力。

对于刘强来说,能自己开加工厂做老板来之不易,未来他想将加工厂做大,让村里的所有留守妇女都来自己这里上班。图为虽说是老板,但刘强和妻子丁秀娟也参与布料加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1991年7月,刘家政怀孕的妻子刘会珍突然大出血,医生建议取出孩子,不然母子都不保。剖腹产手术后,这个早产两个半月的婴儿就是刘强。当刘强到了两岁半时,家里人发现这个孩子站起来很困难,而村里同龄的孩子都会下地走路了。之后五年里,家人带着刘强去了北京、上海、河北、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大医院治疗,花掉了家里十多万元钱。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大脑控制下肢神经部位发育不全。面对这样的结果,家里人只能选择接受。

回到老家后,已经8岁的刘强才开始上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看到这个走路不稳的“大同学”,有的人嘲笑,有的人学刘强走路,这些举动让年幼的刘强很受打击。16岁方才小学毕业的刘强觉得自己学习不好,继续学下去也不一定会有出路,于是他向父亲提出去学门技术。之后,刘强学过修电器和补鞋,效果都不好。图为奶奶娆翠萍抚摸着自己的孙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唠叨要刘强多休息,最近又瘦了。

2008年在残联的介绍下,刘强来到了阜阳学习缝纫技术。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在学校的布料加工厂上班。图为工人下班后,刘强独自在加工厂里检查机器。自己修理可以节省一笔费用。

在这个没有歧视只有鼓励的环境下,刘强认识了同样来学习缝纫的残疾女孩丁秀娟,两人感情迅速升温,3个月后,两人结为夫妻。图为加班结束后,刘强帮妻子丁秀娟洗脚。夫妻二人同为残疾人,相互体贴成为他们的相处之道。

2014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图为夫妻两3岁的女儿刘语诺是个正常的孩子,夫妻俩为此倍感幸福。

2012年,刘强学成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出路。他曾去饭店洗碗,干了3天被老板辞退;去服装厂做包装,一个星期后也被辞退;去锁厂工作,10天后被辞退。而被辞退的理由都是一样——残疾人工作不行。刘强感到自己的生活一片灰暗,他将自己锁在家里2天不出门。缓了一阵子之后,刘强意识到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他与妻子开始酝酿自己的布料加工厂。

于是,刘强与爱人丁秀娟商量,用两人上学时在学校布料加工厂上班攒下来的钱买了两台电动缝纫机,又从阜阳进一些被套进行加工,虽然赚钱不多,但是可以补贴一些生活费。干了3个月后,刘强找到他的老师,老师建议夫妻两将加工厂正规化,办个营业执照,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招一些工人,刘强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了曙光。图为刘强的妻子丁秀娟腿部也有残疾。因家境贫困,一直没有去医院查过原因。

2014年12月,营业执照办下来之后,刘强又添置了5台二手电动缝纫机,并招收了村里的4名留守妇女,一起做布料加工生意。图为刘强的加工厂就设在自家的院子里。

为了方便工人,刘强制定的作息时间是按照孩子上下学来安排的,上午8点开工,中午11点停工;下午2点开工,傍晚5点停工。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休息。这样,员工既能安心工作,又能照顾家里,还能补贴家用。图为一单600余件被罩要整理,因为人手紧张,88岁奶奶娆翠萍也会过来帮忙。

遇到对方催单需要加班的时候,刘强夫妻两就自己加班,熬夜赶工,最迟的一次加班到凌晨两点多。

对于这个人性化的老板,员工们也很感激。40岁的刘萍丈夫长年在外打工,2014年她因腰间盘突出,手术后一直在家休养。家里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初中毕业,小儿子才4周岁。2014年12月,刘萍来到刘强的工厂工作。“离家近,照顾家里比较方便,还能有一些收入。”

20岁的姚鑫也是附近的村民,曾经在村子附近的服装厂学过3年缝纫,2016年2月来到加工厂上班,是加工厂里年龄最小的一个。“离家近,工作强度也不大,而且老板人挺好的”姚鑫说道。

刘强的父亲刘家政是瓦匠出生,看着儿子一家子,自己也倍感幸福与自豪。

刘强和妻子忙着加工被单,家里的生活都由刘强母亲刘会珍一手操办。

对于加工厂和自己的现状,刘强并不满意。自己的女儿在逐渐长大,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图为刘强出门都是骑着他的电动三轮车,送货也是自己。

刘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扩大加工厂规模,让村里的留守妇女们都来自己的加工厂上班,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图为空闲时候,一起看电视是夫妻两人唯一的消遣。寸木 文/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