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陈曼生紫砂壶?知道这个鉴别要点,你也能成专家!
曼生壶的制作年代始于何时虽无法确认,但是在曼生任溧阳知县之前,就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尝试了,至于曼生壶制作的年代下限,狭义地说,止于曼生的卒年,也就是道光二年(1822年)。不过,有一个实际情况不能忽略,虽然道光二年后不再有曼生本人亲自铭刻、监制的曼生壶。
陈曼生的为人十二分的聪明,这是反观其艺术作品所得到的印象。我们再把这印象来分析,去体会他何以聪明,聪明又如何反映?也就是说去体会他才艺最集中的特点是什么?那应该就是“趣”。清人的书画总体感觉是有“趣”的,这与前朝的传统有些不一样,八大有“趣”、金农有“趣”,而曼生之趣则是他自己的,那是一种轻轻松松的意味,是好玩才得“趣”。在曼生的小帧画页上经常能看到标题上的这段题跋,“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不禁令人追想西湖渔隐既热情洋溢,且幽默调侃,是一位很有意味的人。他是连把画上的文字也要弄得好玩而热闹生趣。
曼生尝言:“书画虽小技,神而明之,可以养身,可以悟道,与禅机相通。宋以来如赵、如文、如董皆不愧正眼法藏。余性耽书画,虽无能与古人为徒,而用刀积久,颇有会于禅理,知昔贤不我欺也”。可见其自信有加,但光凭自诩无用,只有别人称道方可明解。
陈曼生,名鸿寿,号曼生,又号:老曼、曼寿、曼公、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种榆仙客、种榆道人。清代著 名篆刻家、书画家、制陶家。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道光二年(1822年)卒。浙江钱塘人。嘉庆二十一年,陈曼生在宜兴附近的溧阳县做知县,结识了同期紫砂名家杨彭年与杨凤年兄妹,并对杨氏的制壶技艺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更因自己酷嗜砂器,在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自此,文人壶风大盛,将紫砂创作带入另一境界。
陈曼生广泛学习汉碑,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陈鸿寿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的特点,说明他有创新的勇气和才能,但在结字和章法上,用笔仍然属守古法,笔笔中锋,力透纸背。
陈曼生时代,恰好处于乾嘉两朝的文物收藏鼎盛时期。当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也较为富裕,关键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收藏书画文玩。如此上行下效,必然引发上 流社会官场人物以及文人墨客对秦汉以来碑碣、墓志、金石等文物的关注,收藏之风日渐浓厚。随着“盛世收藏”的序幕拉开,紫砂收藏当然也不能例外。
嘉庆十六年(1811 年)左右,陈曼生任溧阳县宰。任职期间,他雅好紫砂,买壶藏壶,进而参与制作。他自绘紫砂壶图样,请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并邵二泉等制壶,且在壶上刻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曼壶”“曼生壶”。在其《壶菊图》一页的题记中,陈曼生就自述其“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墨林今话·卷十》“桑连理馆主客图”载:又令宜兴人制茗具,创式制铭,名曰曼壶,盛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