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粮油新观察:农产品价格上涨 玉米深加工是祸还是福
其他的不再多说,如果觉得信息有用,也不需要您花钱赞赏,只需点击关注本微信号,并点击一下今天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即可。
这几天关于玉米价格的文字实在是没什么可写的了,因为除了涨还是涨,从1.2元到1.3元,再到现在的1.5元,一个个顶部预期被打破,而昨天中储粮销区更是拍出了1.7元的惊人高位,让市场又在猜测:是不是顶部到了?
顶部到不到,每日粮油也就不再做预判(反向指标)了,但有一点,今年的粮食价格的整体上涨,和近几年的玉米深加工有着密切的关联。
今天我们就以此为话题,来聊一聊整个2020年的粮食运行状况,也算是对过去一年的一个小结吧。
注:文中所有数据仅为文章内容服务,目的是证明每日粮油所讲事情具有客观依据,具体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首先我们来看看进口市场。
按照海关口径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国粮食总进口量达到14262万吨,相比去年多进口3100万吨,其中进口大豆10032万吨,进口玉米1130万吨,进口小麦838万吨,进口大麦808万吨,进口高粱481万吨。
从进口规模来看,大豆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占整个进口粮食的70%,但从进口量的增速来看,非玉米类莫属。一般意义上来讲,玉米、大麦、高粱是极具替代性的作物,在过去的2020年中,玉米进口增幅达到135.7%,高粱478.6%,大麦36.3%,合计进口量达到2419万吨,仅次于2012年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3000万吨的水平。
如果再考虑到2020年各类玉米政策性粮食投放数量约8000万吨的规模,就可以看出今年整个粮食市场的大问题出在玉米——出在玉米深加工。
我们从玉米的消费来看,玉米消费分饲料和深加工两类。
虽然当前的玉米价格上涨给了整个粮食市场庞大的压力,但我们却很难评判它对粮食市场的发展是好还是坏。
我们查阅资料发现,玉米深加工从发展那天起就是带着较重的“去库存”目的,主要是消灭上世纪过度存储所引发的陈化粮问题。按照有关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起我国已经彻底消灭了陈化粮问题。
这一时期也正是在玉米深加工的快速发展下,玉米在没有任何国家政策性收储的背景下,价格一路上涨,部分时间段甚至超过小麦,由此引发了2007年以来对玉米深加工的第一次调控。
所以讲,玉米深加工的发展对于提高粮食价格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知道,在2008年以后的时间里,由于玉米深加工发展受限,而饲料养殖需求相对较为平稳,玉米市场价格走势出现低迷,不得不进入国家政策性收储的节奏中去。
从历史价格走势来看,2008-2015年之间玉米价格走势受国家临储影响,走出了一波非常艰难的行情——一面是新粮上市价格低,临储收购规模压力大,一面是临储收购结束之后市场粮源减少,玉米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这种行情在所有的政策性收储的品种中都非常常见,但却从未被引入关注——或许是主管部门找不到更好的方案。
所以,我们看到,截止2015年底临储玉米库存能达到2.6亿吨的创纪录规模,但在2020年之前玉米价格历史纪录却是出现在2014年,达到1.4元/斤,这个纪录也直到今年(2021年)才被打破。
“价低猛收粮,价高出不来”,是政策性粮食调控下的一个不算鲜明、但却非常微妙的特征。
那么,我们现在再返回头看看2016年这波玉米去库存的计划对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经历过拍卖的都清楚拍出的都是那些年份的粮食,而且一直拍了4年才拍完——尽管我们已经取消了陈化粮的概念,但没有谁会认为粮食保管时间越长、质量越高。
因此,在本轮玉米去库存时,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的玉米已经无法食用,甚至连饲料都做不了,只能用作工业用粮。如果没有这一波段的去库存,我们很难算清楚国家还要建多少粮仓、养多少粮库业务人员、拨付多少的粮食保管费。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东北作为去库存的主力,深加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自2016年国家取消临储制度以来,特别是在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实施补贴等政策激励下,黑龙江全省玉米加工产能和主要产品产量已实现倍增。加工产能发展到2978万吨,从2017年起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2位,是2016年末的近2倍;加工量1700万吨,是2016年末的2.7倍。目前,黑龙江省淀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4%,玉米酒精占全国总产量的21.5%,赖氨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苏氨酸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6%。
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东北的农民真的需要感谢玉米深加工,没有深加工的发展,东北的玉米价格绝对达不到现在的高度。
从而粮食安全的保障来看,只有农户的种植收益有所保障,才会有更多的农民来种植粮食。
当然,提高粮食价格、保障种粮收益只是玉米深加工的一个方面而已,玉米深加工之所能快速发展,还因为它能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工业原料。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玉米深加工就是燃料乙醇,实际上玉米深加工可加工成的工业产品达3000多种,广泛应用于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如果说矿产资源是有限的,那么玉米作为原料加工出的工业品可以做到无限供应。
据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会长佟毅介绍,赖氨酸在初级的时候,买一吨赖氨酸要5万块钱,后来大成做赖氨酸刚开始的时候做一吨赖氨酸不到8000块钱的成本卖4.8万,1吨挣4万,现在外国进口的已经没了。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淀粉世界第一,柠檬酸世界第一,谷氨酸、赖氨酸全都是世界第一,不仅仅是第一,而且占了全世界50%以上。
利润高,这是玉米深加工企业敢于给玉米提供高收购价格的核心因素,它一方面补充了国内工业原料,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这些都不需要国家投入一分钱,因此,从产业角度来看,玉米深加工对促进粮食价格的提高,保障粮食种植的稳定性促进作用更大。
那么,造成当前状况的一定另有原因。
就每日粮油的对市场的潜在认知下,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缺乏前瞻性的行业预判。在这里我们不清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库存、产量、需求以及产业调控,在这20年的玉米产业发展中,表现出了各顾各家的局面,没有统一的前瞻性预判。
2.基础数据研究的匮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应该是最核心的,也是最难解决的,加上一些来自宣传层面的“丰产”因素影响,缺乏相对客观独立的数据。
当然,对于拥有庞大人口和消费数据的中国而言,很多事情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事后诸葛远比未雨绸缪要容易的多,仅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