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 德国德累斯顿宫的瓷器

資訊。品鑒。 交流。

古玩艺术雜誌

商品交换最大化效益这条经济学原则在公元前3世纪就为中国人熟稔。在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上,中原地区的商人 用贵重金属、瓷器、丝绸等作为主要交换物,商品交换的同时也传播了古老的文化艺术。
德累斯顿宫外景 德累斯顿宫位于德国萨克森州,是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序
中亚、西亚及非洲一些国家是最早与中国通商的地区。
自葡萄牙人于1557年在澳门设立永久贸易中心起,欧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才拉开帷幕。
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在17世纪初被荷兰人夺走,长达一个世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同东方的贸易,并从中获取巨大利润。
在中西方众多交换商品中,瓷器的影响最为持久深远。上千年过去了,丝绸会腐烂虫蛀,贵重金属可以被重铸,但瓷器生于土与火,易碎却不易毁,至今仍被全世界的收藏家追捧。然而在最初的交换中,瓷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商人购买瓷器是作为压舱物,海上运输时以保持船舱的平稳。但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一见钟情,从普通平民到君王,无一不被中国瓷器所迷倒,每有商船到港,便万人空巷,倾囊抢购。
从16世纪中期葡萄牙与中国通商开始,欧洲皇室 就热衷于中国瓷器的收藏,各国王公大臣都争先恐后地收藏远东瓷 器,将其视为瑰宝。但当时运往 欧洲的瓷器和中国本土文人青睐的瓷器有所不同。
欧洲的审 美趣味体现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好奇与幻想,文化在碰撞的同时充满误解,但又在误解中相互影响,甚至影响到中国本土的瓷器生产。
于是“外销瓷”便应运而生。波兰国王奥古斯都大帝(1670~1733年)对中国瓷器的痴迷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他主要从荷兰商人手中购买瓷器。17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末清初的政乱和战争,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被迫中止,为了满足欧洲对瓷器的需要,荷兰商人将购买渠道转向了日本,直至1683年康熙大帝重建景德镇瓷器业,荷兰商人才再次转向中国。
荷兰人的远东瓷器拍卖会吸引了欧洲各地的买家, 包括奥古斯都大帝和他的“艺术顾问”。虽然奥古斯都大帝开始收藏瓷器的具体时间不明确,但资料表明1709年他已经收藏有中国瓷器。直至1715年,奥古斯都大帝的瓷器收藏已经很系统化、规模化。
1717年,他将荷兰皇宫专门用来陈列他的瓷器收藏,并更其名为日本宫。日本宫里的大部分瓷器收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并作为战利品转移到前苏联。
1958年,这批瓷器被返还,并于1962年重新入藏德累斯顿皇宫中的Zwinger (茨温格宫)宫殿,即为如今的德累斯顿瓷器收藏馆
如今的德累斯顿瓷器收藏馆内部
器陈列尽量还原日本宫里的原陈列方式,豪华奢侈的装饰风格明显区别于淡雅保守的中国艺术。
被欧洲工匠再次加工的花卉盘,原为中国白瓷盘,后在维也纳的 Du Paquier瓷器厂被施以釉上彩并再次烧造而成
奥古斯都大帝的收藏几乎涵盖了 17世纪中国和日本瓷器的所有门类,不仅包括外销瓷,也包括体现东亚审美的其他瓷器。这些外销瓷当时在欧洲价格昂贵,有时甚至超过黄金,是欧洲上流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
成套或系列的罐、瓶也是中国外销欧洲的瓷器的典型类别,一般以3个,5个,甚至7个作为一套,在外形上和谐互补,欧洲人把它们作为装饰品摆放在屋内的壁炉、书架、墙头等处。
清康熙时期成组合的中国外销瓷 罐、花觚
从明代起,中国人就开始在陶瓷缸里喂养金鱼。当金鱼缸首次出口到英国时,立即引起了英国人对金鱼的喜好。1691年,第一批中国金鱼隆重登陆英国。
法国路易十五也曾经将金鱼作为礼物送给蓬皮杜夫人(蓬皮杜夫人真名Poisson, 法文意为 “鱼”)。金鱼以及金鱼缸在欧洲成为了声望地位的象征
中国小说里的人物故事自明末开始也广泛出现在外销瓷装饰图案上,但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背景,他们看瓷器上的《三国演义》《红楼梦》图案,就像中国匠人把耶稣画成中国人一样,充满了好奇和不解。可以说外销瓷融合了中西文化,成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帮助我们解读中西文化首次碰撞时的火花。
外销瓷上的中国传统故事题材插图
中国艺匠把自己理解的耶稣绘制在外销瓷上
中国外销瓷、日本外销瓷和迈森瓷器的传说已经成为过去,奥古斯都大帝也已长眠两个多世纪,留下的瓷器却安静地守候在德累斯顿宫,却作为历史的见证,代代相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