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精品唐三彩赏析!
唐三彩历史悠久但仿烧史不长,这就引发出一个有关唐三彩的鉴定常识:要么是真的,有上千年历史;否则即假,年代只在百年以内。那种将一些不伦不类、半真半假的唐三彩冠之以所谓的宋仿、元仿、明仿、清仿等名目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唐三彩仿品的上限不会早于1908年,下限呢?——随时随地、无止无休——谁又能说清楚这股仿古狂潮的截止日期。
唐三彩其中一个被大量使用的地方就是用来随葬,我国自古流行厚葬,到了汉代厚葬习俗到达了巅 峰,而唐朝厚葬之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雍容华贵的唐三彩,是作为官宦贵 族最 好的随葬品,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唐三彩在当时是极受人们喜爱的陶器。
唐三彩是低温铅彩陶器,烧造温度大约850℃至950℃之间,它与瓷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胎质使用的是粘土,而瓷器则使用的是矿石,即含有石英,云母,钙,镁,铁,铝等的瓷石。除了烧结温度不同,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唐三彩胎质疏松,因而吸水性较强,而瓷器吸水率极低。
唐三彩的出现,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种类繁多、釉色绚丽、装饰表现丰富,在八世纪就出口到日本等国,在九世纪远销亚非一些国家,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并对当地陶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于是各国陶工争相仿制,出现了“埃及三彩”、“波斯三彩”、“奈良三彩”、“新罗三彩”等。
哪怕到了唐朝后期,经济衰退,人民流散,唐三彩逐渐没落,但它本身对工艺美术发展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本身的历史价值都是超越时空,熠熠生光的。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诞生有着文化的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厚葬之风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其最 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在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三彩的用途之一是作为陪葬冥器。唐三彩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也很差,本来也就不适宜作用家具,因而多作为随葬的冥器,如今出土的唐三彩也多出自唐代的墓葬。唐三彩的用途之二是作为宗教用品。唐三彩除了作为陪葬的冥器之外,还用作宗教用品,在陕西临潼庆山寺设立的传经室就展示了出土的一个唐三彩的宗教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