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端午【李冬梅】
(玉老师炸油糕)
入夏,一旦老妈支起了油锅,那绝对和一个节日有关,又到端午。
家乡的端午,习俗和南方有着异同,同样喜欢挂艾草,戴花绳,做香囊。可饮食上却大不相同,粽子不是主角,鸭蛋不是配角,雄黄酒不是添头。炸油食是家乡端午的最爱,也许是对麦收季节辛苦的犒劳,也许是对那缺油少食年代的弥补,也许是走亲戚的最佳馈赠,反正,端午不吃炸油食,那就不算过节。
大清早,老妈就起来忙活开了,先要烫面,炉上坐上一锅水,把雪白的面粉舀到瓷盆里准备着。一旦水沸腾开锅,就得把滚烫的热水倒到瓷盆面粉里。这项工作最好两人配合,一人倒热水,一人拿擀面杖赶快使劲搅拌。炸油食全在烫面上,面太硬炸出来不松软,太软炸出来又太黏糊,软硬适中恰到好处全凭经验。作为资深炸油食高手,老妈鲜有失手的时候,在村里如果她算老二,绝对没人敢称老一。
面烫好之好,要摆在案板上凉透,然后盖着保鲜膜饧着,趁着这功夫,把其他工作准备一下。油食分糖糕和菜角,菜角需要准备馅料。自家绿豆发的小豆芽,自家菜园里割一把鲜嫩的韮菜,摘一把饱满的四季豆,拔几根碧绿的小葱,择好洗干净,豆芽、四季豆焯一下水,用热水泡点粉条和晒干的槐花,然后把这些像拌饺子馅一样准备好,馅料的鲜香决定着菜角的受欢迎程度。糖糕少不了白糖或红糖,以前老妈都是把糖和少许面粉拌在一起,包在烫面里,有时油过热会让糖糕鼓起泡,难免糖会流出来,再者就是吃的时候,里面的糖汁会流出来烫手。经过摸索,老妈发现把白糖和在面里要好得多,另外为了起酥,还得用热油烫一点面,揉进已经烫好的面里,这样炸出来的糖糕焦酥掉渣,香甜可口。
一切准备妥当,那就“开炸”。锅倒上大半锅花生油放在灶上,慢慢预热。把饧好的烫面揉搓光滑,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拍成两头尖的长椭圆形。生坯做得差不多了,油锅也有五六成热,然后把生坯顺着锅边放进去,然后要用筷子轻轻的推动一下糖糕,防止粘在锅底,糖糕浮起来后翻一下面,表皮定型,微微发鼓后改成中小火慢炸,还要不停的翻动,这样才能受热均匀。炸到两面金黄,表皮用筷子敲一下,发硬时就可以出锅捞出来控油。
菜角稍麻烦一点,把面剂拍成圆形,包上调好的馅料,然后用手锁成花边状,下锅炸成金黄包。手脚依旧麻利的老妈,一边做,一边炸,有条不紊绰绰有余地忙碌着,一会平底锅里就堆成了小山。
看着那些焦黄的油食,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小时候。俗话说:割罢麦,娘瞧乖,端午又称闺女节。家乡的端午,有娘瞧闺女的习俗。每到这时,妈妈就要早早提前几天开始忙活。那时走亲戚不像现在,超市里买好东西,一天能转完全部亲戚。那时地里活多,妈妈炸好油食后,由爷爷负责走亲戚。摘几片梧桐叶,铺在篮子底,糖糕菜角各拾上十几个,再提点别的东西,一走就是一天功夫。那时老姑娘、亲闺女,家家都要去,于是妈妈得支好几次油锅,爷爷得转好几家。
我记得小时候喜欢跟着爷爷走亲戚,每到一家,见面都亲热的不得了,中午要么手擀捞面条要么包饺子,一边闲话着麦天的收成,一边品尝着饭菜,一聊就是大半天。吃过午饭,因为天热,怎么都不让走,非得留下来歇歇晌。一觉醒来主家也熬好了甜汤,配上新鲜腌黄瓜,就着油食烙饼,舒舒坦坦地吃完,正好日头也不毒了,这才告别亲戚往家回。那时走亲戚像是仪式,拿的东西不贵却是自己动手做的,吃的饭菜普通却是亲自下厨做的,总觉得亲戚间透着热乎劲。而今走亲戚像是任务,东西买现成的,一家呆不了多长时间,要么聚在饭店一吃就完事。省事了方便了,却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没多大一会儿功夫,老妈就忙活完了,便招呼着把炸好的油食,用碗装着给左邻右舍送一些。村口聚着纳凉闲聊的人,看到碗里的油食,有人才恍悟又到端午节了。现在生活好了,过节时人们大都不愿再费时费工做这些吃食,再者平时都有卖的,想吃了随时买,不必非得等到过节,况且现在很多年青人对于传统节日不是太再意,更不用说做那些传统吃食了。老妈是个守旧的人,还恪守着过什么节做什么吃的老思想,也不怕麻烦,喜欢把做好的送人吃。虽然买的方便,可自己做的毕竟货真价实,怎么都比买的实惠许多。老妈的手艺经过这么多年的浸润,不说炉火纯青,也算技高一筹吧,在邻里在亲戚间都是好评如潮,不少都巴着端午能吃上这一口。
记得十多年前,关于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曾谣传一时,说是被韩国抢先申遗,简直是国人的奇耻大辱。后来中国也进行申遗工作,端午成为第一个申遗成功的节日。其实那些只是误传,两国申遗的虽是同源却不是同一节日。不过我记得在电视剧里看到过韩国过节时的隆重,全然不像国人过节时的应付。超市里卖包粽子食材的地方少有人问津,大都喜欢买现成的。这样做虽说方便了,却少了动手的快乐和幸福,何况速动的口感,又怎么会比现做的味道好呢?想起小时候自己搓花花绳缝香袋的快乐,又岂是在小摊上挑选时,让人觉得珍惜珍贵呢?
社会进步的太快,快得让那些传统的逐渐被忽视遗忘,不知道有一天,那些传统的东西会不会真的成为遗产,成为记忆中的美好。作家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他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端午的鸭蛋》,成为先生与往昔岁月相纽结的一个通道,将绵长的生活真味凝固在了这平淡的生活之中,从而成为隽永的回忆和怀恋,成为挥之不去魂牵梦萦的乡愁。
而我们的端午呢,会不会只剩下一个有关屈原的故事,会不会只成为一个放假的由头。有人说节日的喜庆只能在超市感受得到,节日的喧嚣只能在菜市场体会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局限于物物交流了。
的确,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统的喜庆气氛离我们越来越远,逐渐飘渺成一张苍白的纸,在时光的记忆中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