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北李”手札真迹欣赏,李大钊笔道沉稳,陈独秀笔意奔放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已成为党史中的佳话。

寻找陈独秀和李大钊之间的缘分,彼此之间的兴趣共同点,才能了解他们二人为何如此合拍。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校友,回国后都在北大任教。仅有这些,尚不足以解释他们的志同道合。毕竟,两人性格差异很大。陈独秀性格刚烈如火,李大钊脾性朴实温和,有一点是共同的,骨子里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视名节如生命,宁折不弯、宁死不屈。当他们面对国家危难、民族衰亡的沉疴之状,奋发图强,积极寻找出路。

陈李二人最主要的情谊来自于撰文办刊,有共同志向和共同语言。陈独秀1914年7月东渡日本,以文会友,结识了安徽同乡高一涵,当时陈独秀“穷得只有一件汗衫,其中无数虱子在内存活”,高一涵亦“为穷所迫,常断炊”。患难见真情,两人结下真挚的友谊。高一涵将李大钊的名作《青春》推荐给陈独秀,被安排在《青年杂志》第2卷第1号上发表,并从这一期起,将《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继而又率先介绍马克思主义。

对比陈李的书法,能够清晰地看出性格差异。李大钊笔道沉稳,静气可嘉,整体上不拘小节,陈独秀笔意奔放,跌宕磊落,逸笔草草,有时甚至天马行空。李大钊书法有碑学烙印,陈独秀书法见帖学余韵。总的来看,陈独秀更具有明确而强烈的“书法意识”。从南京出狱之后,他曾卖字维持生计。在办刊过程中,陈独秀也通过卖字来筹措经费。按照陈的说法,“除却文章无嗜好”。说到本质,无论李大钊还是陈独秀,乃至鲁迅和胡适等,能够在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中脱颖而出,都是学养深厚的大文人,笔墨脱俗,是一般书家望尘莫及的。

言及陈独秀的书法意识,还表现在他和书法专业人士的交往上,最典型的有台静农和沈尹默,曾批评沈的字“其俗在骨”,当头棒喝。陈独秀著有《小学识字教本》,他的一些信札和作品,乃是篆书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可谓绝无仅有。陈独秀擅长真草篆隶多体,成就最高的是行草书。草书明显受到傅山的影响,落拓不羁,纯以气胜,有很多传世精品,在近代书法史中有一席之地。

释文:略。

补注:此信虽谈胡适较多,但其旨远不只因与胡适“神交颇契”,而是着眼北大文科教师结构之更新,让“久留欧美起居勤洁之教员”,“以为学生之表率”。陈独秀与蔡元培的交往,蔡元培在《独秀文存·序》中有着明晰的阐述。蔡序里叙说了他与陈的两次重要交往。一是1904年蔡在主编《警钟日报》,陈在创办《安徽俗话报》,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表面普及常识,暗中鼓吹革命”,这是辛亥革命的前奏;二是1917年初蔡刚出任北大校长,即聘陈为文科学长。

释文:一涵兄:你回国时及北京来信都收到了。《互助论》听说李石曾先生已译成,就快出版。如此便不必重复译了,你可以就近托人问他一声。西南大学早已宣告死刑了。你想做的《社会主义史》很好,我以为名称可用《社会主义学说史》,似乎才可以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分别开来。听说李季君译了一本Kirkup的《社会主义史》,似乎和你想做的有点重复。《新青年》八卷一号,到下月一号非出版不可,请告适之、洛声二兄,速将存款及文稿寄来。兴文社已收到的股款只有一千元,招股的事,请你特别出点力才好。适之兄曾极力反对招外股,而今《新青年》编辑同人无一文寄来,可见我招股的办法,未曾想错。文稿除孟和夫人一篇外,都不曾寄来。长久如此,《新青年》便要无形取消了,奈何!弟独秀白,七月二日。

补注:此信笺为横排书写设计,上有“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八个大字,下有“劳工神圣社制”字样。1920年7月,陈独秀发起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成立期,此信笺成为一种历史见证。“劳工神圣社”并非实有,不过是一种掩护方式。高一涵和陈是老乡。陈独秀1914年7月东渡日本,帮助老友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陈独秀以文会友,结识了高一涵,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倾心交往。

1924年2月29日

1924年1月27日

释文:(1924年1月27日)适之兄:数寄书均未获复,不审何故?蔡和森兄卧病在床,医药无费,弟不忍坐视其困贫而死,特函求吾兄即将他的书稿函告商务结束,余款早交,使他得有医药之费,或可活命。弟仲甫白。(一月)廿七。(1924年2月29日)适之兄:蔡稿款望速速结束,因弟为彼代借之款催还至急也。此弟事,非蔡事,求吾兄务必提前办一下。切记切记。弟仲甫白。二月廿九日。

补注:这两封信说的是同一件事。陈独秀找胡适解决蔡和森的医药费,催促很急,也说明陈胡关系铁;陈作为党的领袖,很穷又别无他法,只能指望稿费,将朋友事当自己事。最终商务印书馆解决了蔡和森的稿费,陈独秀因此回信感谢胡适。

原标题:逸笔凌云

来源:北京晚报 石翁

流程编辑:l004

(0)

相关推荐

  • 《觉醒年代》里谁是真正的高人?若能学其洞见力,投资水平必惊人

    <觉醒年代>里,若抛开善恶好坏价值立场,单从见识眼光高低长远的角度看,高人很多,正派里陈独秀李大钊自不用说是高人,反派里的国会议员张长礼,也就是张丰载的二叔,绝对是顶尖级的高人,其远见绝对 ...

  • 彭劲秀:陈独秀与鲁迅

    陈独秀出生于清末光绪五年(1879年),鲁迅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比陈独秀仅小两岁,是同时代人. 陈独秀与鲁迅既有交往和情谊,亦有误会和隔膜.然而,他们都是文化巨人,在彼此的评价上尽管有时 ...

  • 陈独秀书法欣赏:灵气、才气和狂气迸发,堪称一枝独秀

    陈独秀的书法创作形态非常丰富.手札.诗文稿乃实用为主,随手写来,可以不拘绳墨,天真浪漫,最见性情.陈独秀公私事务繁忙,交际广泛,笔耕不辍,故而这一类墨迹数量很多,虽然主要行草书,但风格多样,蔚为大观. ...

  • 凌云健笔意纵横-----从陈独秀行草对联说起|宋康年

    作者简介 宋康年(1925--),望江县城内人,笔名白菲.抚云.雷子,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原县博物馆.县文物管理所长,第二届县政协委员,县钱币学会顾问,县收藏协会秘书长.安庆市考古学会理事.安庆市收藏 ...

  • LeonRun书法小组第43周训练日志

    LEON短评:这是书法小组训练日志中断后的第一次复盘,感谢晓兵的用心.持续去做一件事情,并且不断寻求进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书法小组的小伙伴做到了!我心生佩服.她们的字进步明显,这是持续行动的红利. ...

  • 1927年,李大钊牺牲时的预言准确无比,南陈北李终将天地换气

    1989年李大钊降世,诞生在了一个封建腐朽几欲坍塌的晚清. 河北乐亭县距离北京仅250多公里,正属于封建王权漩涡中心之下,李大钊得以感受最深切地体会到了满清腐朽无道的统治给人们所带来的疾苦与荼毒. 从 ...

  • '南陈北李'的李大钊陈独秀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建党百年的一段历史佳话. 早在北大共事之前,陈独秀与李大钊就曾同在<甲寅>杂志上有过关于爱国主义问题的对话.陈独秀早于李大钊到 北京大学 任职 ...

  •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 电影《1921》里谁演“南陈北李”?也是“南陈北李”!

    3月23日,在距离7月1日还有百天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电影<1921>官宣了陈坤和李晨的出演,二人在电影中分别饰演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 ...

  • 七一晚会:南陈北李破防了,韩红暴瘦40斤高歌,中国式浪漫太动人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这场央视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七一晚会里,深深读懂了中国式的浪漫. 当凉山彝族的娃娃们开口唱出<唱支山歌给党听>,当100面大鼓在鸟巢上空飞舞,当五星烟花配合 ...

  • 欣赏 | 近代工笔大师“南陈北于”的花鸟画25图 太惊艳

    近代工笔大师的传统工笔花鸟画,"南陈北于"即指陈之佛和于非闇.陈之佛,号雪翁. 瑞雪兆丰年 鹌鹑 草虫 高瞻远瞩 花石雪禽图 茶梅寒雀图 红叶八哥 梅花绶带图 枝头小鸟 艳寒香冷 ...

  • 厦门“科举巨族”,同安苏、集美石、海沧颜,盛过“南陈北薛”

    厦门,总让人觉得在沉甸甸的历史中缺点文化的元素,殊不知,这块土地却是彻底的朱子过化之地.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年仅二十四岁,刚刚考中进士的朱熹,仕途的第一站便在同安:绍熙元年,六十一岁的朱熹重返闽南,担任 ...

  • 厦门老家儿南陈北薛 (下)

    厦门夕阳下 来自网络 莫看如今厦门成了无限风光的旅游城市,人挨人人挤人,没来过的心存向往,其实早年它也荒凉,翻遍了全岛也没几户人家.所以当年陈邕一家老小发配过来,不亚于某司机元旦被扣12分,世间最狠的 ...

  • 厦门老家儿南陈北薛(上)

    俯瞰厦门岛 来自网络 您听<清·道光·厦门志>有这么句话:"厦门人物,以南陈北薛为最古".那意思说很早以前有两家人,分别姓陈和姓薛,他们举家来到厦门搞开发了.后来陈姓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