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为何难入门?历代都一样,孙过庭早就言明,问题就是答案

书谱,六

继续聊孙过庭《书谱》。

写文实在不算差事,当一阵子懒汉后,又爬回了劳模的阵营,倒与我练字时别无二致,要么不练,要么死练,美其名曰“劳逸结合,科学修仙”,实则就是想像猪一样享受懒到极致的快乐,却未能做到像猪一样快乐的心安理得。

若不是时常被尿憋醒·····

我这神奇的脑袋瓜子多数时候机智的一片空白。

孙过庭在书谱第四段讲学书感悟,第五段讲学好书法应具备的要素,第六段讲什么呢?

总结可以称之为:难入门的原因

得亏孙过庭是个文采不错的伙子,也得益于唐文尚骈俪,这段内容表达的比较隐晦,如只看“直译”白话,一般体会不到他“虾仁猪心”的语境。

有益一面在于,此举有力的保护了爱好者们靠“云参与”积累的一点书法自信;残酷一面在于,一朝会其意,如同被打着屁股,骂着蠢,还要大声隔空回应“孙爷爷打得好,孙爷爷辛苦了”。

开始:

1,方复闻疑称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绝,无所质问;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闻疑称疑,得行末行末”:简单理解就是,某人还没弄明白书法是怎么回事,就开始满嘴大谈自己的理解,你信了,结果他的水平粗通皮毛,你学的也是皮毛。

当然在原文中指的是某些古论和粗浅的实践方法。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我傻吗,他说我就信?我几十年政商管理经验,我双博士,我XX大学著名教授,没点辨别能力?

还别说,谁来都傻,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智力水平,上述这些犯傻的我都见过。这些人一犯傻,我首先怀疑的居然是自己。。。。

一个新领域,尤其是书法这种多认知层面的领域,专业学还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认知,有些层面甚至学一辈子都达不到,爱好者更不用说。

之所以每个人都会产生“我行、我可以”这样的错觉,就是因为我们自小就写汉字,“写好方块字”都能跟“书法”俩字扯上关系。所以,潜意识里我们认为自己是能懂书法的,起码能看懂。实则谬之千里,这就像“黑夜”与“黑天鹅”一样,都有“黑”的模样,却是不同的本质。

书法本身与格斗、下棋、炒股一样,都是看着简单,听着简单,上手就完。区别就在于,后三者是可以不服就干,能以成败论高低。

书法不行,所以最出名的书法家未必是水平最高的书法家,今人如此,历代如此。

这段是题外话,意思是大家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有何种成就,到书法上都是同一起点,这是书法唯一公平的地方。

要想不傻,唯一的途径就是找老师,找个靠谱的老师,可以缩短犯傻的范围和时间。

至于杜绝犯傻,入门阶段不可能的,把王羲之挖出来上私教课都没用。

这段话很长,之所以啰嗦,乃是因为看文章的爱好者大多数自学者,虽未必会看那些分不清对错的古论,但想来也有不少会加群交流、看文章。

闻疑称疑,得末行末,古今阻绝,无所质问。

这事我以前干过,也信过,后来发现他们也没入门,交流多了反而被带偏,因为初学建立认知体系的时间就那么几年,时间一长就定型了。

书法在不同层面有不同认知,所以无论处于什么水平,都能听到一些自己认为有道理或者有用的方法。

看似受益匪浅,实则都没入门。

我写的文章也如此,专栏中好多次说过,我写的东西只适合恰好处于某一阶段的人看,只有那个阶段的人看了才有用,其余水平高了或低了,当一乐呵就行,看了也白看。

何必瞎耽误工夫?

设有所会,缄秘已深;遂令学者茫然,莫知领要,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虽然有人对书法领悟颇深,但总像找小三儿一样藏得很深,所以初学者更加茫然,理解不到要领,只能看到好的样子,不知道因何为好。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大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大朗如果不卖炊饼,一心练字的话,也就学会“缄秘”了,窗户都得钉死,何至被绿后又遭喂药呢。

古人说笔法像武功秘籍一样秘不示人,其实是有些夸张了,甚至以讹传讹。

那为啥高手闭口不谈呢?

第一,没必要谈。

笔法需口传手授,口传可一天完成,手授却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能完成的,不是亲戚好友根本没那机缘。这也便是唐前名家笔法家族传承有序,唐后名家多为师友的原因。书法史上的高手,99%都当官,剩下1%乃著名文人,就是个小圈子。

第二,不想谈。

书法分多层次,大多数人过不了“笔法”这一层,过了笔法一层的人能见变化之无穷奥妙,这时候再谈笔法,太基础了,跟加减乘除一样基础。

现在的名家文章,几乎没什么谈笔法的,都是像孙过庭一样谈经验的,连孙过庭都不谈笔法,历代书论也很少谈。

把笔法写成文章的事,在我写完《书法心法》这专栏后,打死都不想写第二遍了。因为好多细分的条条框框我已经融为一体,成了一个浅意识,再让我逐条分析其逻辑,脑子疼。高手融的更透彻,所以他们脑子更疼,除非是专职教学的,教出肌肉记忆来了。

最受伤害的还是初学者,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问题就在于,只能看见好看,不知道为啥好看,有哪些技术手段。

2,或乃就分布于累年,向规矩而犹远,图真不悟,习草将迷。假令薄能草书,粗传隶法,则好溺偏固,自阂通规。

有些人为了学楷书结构就浪费了几年时间,即便学会了,离入门也很远,楷书都悟不透,草书更得糊里糊涂一团糟。

有些人倒是能写点草书,稍微懂些正书规矩,最可怕的就是这样,不是不懂,而是半知半懂,所以最容易不入门。

先说学楷书就学了几年这件事,这看似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其实纯粹浪费时间。很多人学书法,一张嘴就是楷书,一张嘴就是十几二十年专攻楷书。

其实吧

专业来看,瞎搞。业余来看,大神。

学楷书,是因为要通“楷”则,而不是要规定年限。楷书的法度通了,对行草书由裨益。练二十年楷书,写的也着实不错,但楷法不通,行草也写不好。所以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某开宗立派的楷书大师,写着一手几近硬笔的连笔字。

这种人很多。

楷法,与练习时间关系不大。关键要理解,通汇。

笔法的变化,势态的变化,布白的变化,结构的变化等等。

这些东西有两三年基础就够了,够够的。不够说明没人教,自己也没钻研。

写二十年楷书,不会变化。让换种笔法,换种结构风格来创作,不会?

这算懂楷法吗?

差得远,比二三年楷书基础的爱好者,只多了些熟练工而已,还谈不上水平。因为楷书的水平高低在一方面也取决于行草。

孙过庭说,楷不悟,草将迷。说的是楷、草的关系。有些人学草不学楷,认为二者无关,所以被称江湖体

反过来,专学楷,不学草,楷书也会死气沉沉。

所以学书法一样要先正书(楷隶篆),再行草。

老生产谈的废话,必然是有道理的。

孙过庭说假令薄能草书,粗传隶法,则好溺偏固,自阂通规

最怕半知半解,能写点草书楷书的人,这样的人最固执,最不容易入门。你说他不懂吧,还会写。说他懂吧,没入门。说他不入门吧,他还急,说你不懂。

自阂

注意看这俩字,自己关上了门。

这就是孙过庭最杀人诛心的地方。

3,詎知心手会归,若同源而异派;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加以趁变适时,行书为要;题勒方幅,真乃居先。

心手相通之后,书法就只是一种源流下的多种流派。转折之法(笔法),就是一条大树上的多种分支,解释成人话就是“一种笔法下的多种变化”。不同时期、领域有各自适合的书体,日常以行书为主,写匾写碑,楷书为主。

这句中,后半句没啥可说的,关键在第一句。

心手相通后,会同源而异派。

入门,是一个无形的标准,讲不清道不明,但入门的人都会感觉到一种“层次”上的提升。

当你了解到书法是“同源异派”的,这就算半只脚在里边了。

同源,就是魏晋之源。二王钟张就是源头,如单论行书,王羲之就是根源。

以前常说后代诸家均只得大王一面,米芾的迅捷,赵孟頫的肥媚,王铎的跌宕,王宠闲散等。

当能看到这个地步,说明就已经不把关注点放各家外形风格上了。

向内走了一步。

不看脸,看内涵,这是一个好信号。

当然,这点很抽象,还不如笔法好量化。

“转用之术,犹共树而分条者乎”

转用,也就是用笔。

笔法如共树分条,意思就是笔法本质上就是一套,后人只是不同用法而已。

专栏中讲过,笔法七个字“起、行、收、提、按、转、折”

多一个字都算耍流氓。

七个字算“树”,而七个字不同的组合变化,则是“条”,也就是分支,各家风格。

你看,古论今论,但凡是涉及本质之处,其实从未有过变化。

最膈应那些把笔法讲的神乎其神的文章,用古论套古论,以古论佐证古论,都是半吊子瞎扯淡。

笔法只是用笔的动作而已,学并不困难,难在实践。

因为各家风格都是一种动作习惯,一个人最多也只能做一两种习惯,这是生理局限,想要兼通融汇,很难。

所以才会有“主帖”“副贴”的区别,主临一家,得其法度后再辅临诸家。而不是这家学俩月,那家学俩月。

这样能学着个邯郸学步。

估摸着很多人没玩过,嘿,我玩过。真是提笔都不会写字,杨伟也不过如此吧。

这篇文章好讲解,其实几百字就完事。废话多,是因为所有的错路我都走过。

对,就是所有的,阅历贼丰富。

好处是走出来后,历代诸家都通了,每个人的精华、难点都知道。当然,要是没走出也就完了。

有个老师还是很重要。也没教什么,就告诉我他当时也有过这个阶段,把字帖全送人只留一本坚持就行。

这就是经验的重要性。

4,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草书没正书的基础,没规矩。正书没草书的辅佐,难成佳品。

正书以点画为形,使转用笔为性。(意思是点画是基础,运笔过程是韵味)

草书是以使转为基础,点画的勾连、排布,为韵味。

这句解释加了东西,以便理解。

怎么说呢,这就是唐文书论的局限,为了骈而骈,也没把有用的东西完全展现给初学者。

让人去理解“点画”“使转”,初学者能理解个粑粑。

等到能理解那天,再回看这句话,还有个粑粑用。

无非慨叹一句,古人原来早就知晓了,只是我愚钝,当时未能解析呀。

说白了,这是一句经典书论。

但不是一句实用的书论。

总结为“鸡肋”书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满满都是精华,然,肠胃吸收不了的精华依然是粑粑。

这可能是我对孙过庭的不敬。

算了,不敬就不敬吧,他也没尊重我的智商,也不是吃他这口饭长大的,得亏知难而退,先看的宋明书论,要么还得饿傻了,让我本就不富裕的智商雪上加霜。

5,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回互虽殊,大体相涉。故亦傍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自。若毫厘不察,则胡越殊风者焉。

这句就简单多了。

草书离开笔法,就不是字儿了。因为草书是符号,使转笔法是草书形质的基础,上句说的。

楷书点画质量不过关,到也不影响辨识,可以记录文字。

字体虽然不同,但规则相通,所以学书法不单单要学真、草,还要学大、小篆书,汉隶八分,章草飞白。如果这些一点都不学,那就是瞎搞了。

草书要懂使转笔法。

很多人学草书还参照《草书字典》学,还津津有味,我的天。很多版本的草书字典错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简直就瞎编。

也对,正经练草书的人没人看草书字典,毕竟草法有减省规律,不用死记。

死记的人也不懂草法,所以才看草书字典,错了也察觉不了。

学草要临帖!

从简单学起,多总结多思考自然出规律。

草书是符号,所以更重笔法。很多字外形几乎一样,一个笔画之长短,转折,提顿,体势等有所区别,往往就是不同的字,这才是笔法的作用的。专栏视频好多例子。

楷书点画写不好没关系,不影响记文,草书可不行。

不能成字!

孙过庭一句话,专攻好多年草书的大师们又哭晕在厕所。

这段讲了一些不入门的特征,还有一些书体辩证的关系。

有点啰嗦。

但啰嗦的地方肯定都是经验,反正我傻我犯过,我认为别人也需要。

聪明人嫌烦不用看。

看了还抱怨,我就删评论,嘿嘿。

其实书谱全文三四千字,往厚了读可以写本书,要是像我开篇一样每段总结一句话,两三百字的小短文也就解释了。

其实书论跟笔法一样,都是通的。

说简单为了七个字起行收提按转折,说难了也能写一本。

无非是同源异派、共树分条的区别而已。

读古论,读古人“同”之处,读古人“异”之处。

仅此而已。

扯这么多没必要,必要在这些是其“同”处。

爱好者自当去思考一下废话,废话不懂,入不了门。

书法没那么多精华,99,9都是废话。

推一下专栏,有兴趣可以看看限免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