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的茶馆文化,你真的懂吗?
在赣西北地区,也许只有万载人把茶喝出了文化——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懵懂想法。彼时,我在万载实习,发现县城有不少老茶馆,人们都爱逛茶馆,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我有限的人生经验里,发现茶馆在赣西北地区并不多见。
一日午后,步行两里,进了一家万载老茶馆。茶馆是砖瓦老屋,陈旧简陋,厅堂摆着七八张方桌,配的是长板凳。不少中老年人围桌而坐,嗑瓜子、吃点心、拉家常,聊到高兴处,端起大瓷碗送到嘴边,“咝溜咝溜”,一口滚茶酣畅入喉。伙计告诉我,大碗茶一元,喝完可续,茶点小吃价钱另算。于是,我买了一碗粗茶,坐下慢饮。茶馆墙上,挂着电视机和VCD播放机,正放映一部香港武侠片。
当地人告诉我,万载人爱逛茶馆,尤其上了年岁的人。三五好友,有事没事,都爱相约茶馆,有时一坐一天。
有文字记载,万载茶馆鼎盛于明清,古时县城东西南北的城门口、繁华街头,都有知名的茶馆,成为坊间议事、商谈买卖、亲友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茶馆都是八仙桌、长板凳,装水用锡壶,端水用大碗,泡的是粗茶,配上茶馆自制的油糍、卷饼、扁担糕、花生米、瓜子等茶点、小吃,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后来,因工作关系到万载次数多了,才似乎得到当地茶馆盛行的答案。万载从东汉孙吴黄武年间单独设县,迄今已有1700多年建县史。漫长的历史,成就了万载夏布、花炮等特色产品。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夏布,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清朝《万载县志》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夏布产额达一万八千担,全县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产夏布,“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辐辏”。而万载花炮产于宋盛于清,清朝道光以来,万载花炮“通行南北,商贾络绎”。
对于万载人来说,历史留下的东西,何其慷慨。在万载县城田下街区,有一片占地237亩的古建筑群,30余座多姓氏的古祠堂云聚于此,易家祠、张爵公祠、周文公祠、彭家祠、宋家祠、阳家祠……虽说家族林立,却是和谐共存。还有明清、民国时期老店铺60余间,民居、牌坊、考棚、粮仓、水井等遗存散落其间。昔日繁华,可见一斑。印证着万载自古流传“东门茶馆西门酒,后街雨伞家家有”之说。
显然,古时万载就是商业重镇,南来北往的商贾、艺匠、劳工,给茶馆带来了商机。人们吃着大碗茶,听着采茶戏,既歇了脚,又议了事,还休了闲,联络了感情,商机在这里交织,思想在这里碰撞,信息在这里交流,情感在这里互融。茶馆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托起了无数人的梦想,镌刻了无数人的乡忆。茶馆,以及大众茶文化,成为万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万载人生命的一部分。
当现代茶楼蜂拥而起,万载茶馆带着它厚重的历史感,带着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从容不迫地嵌入城市街巷,释放着它的包容、它的率真、它的悠闲,甚至它不羁的浪漫。我未曾想到,后来万载茶馆还迎来它幸福的“重生”,成为跨越地域空间的文化符号。
九年前,县里启动万载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复兴古城记忆,延续千年文脉,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和人文旅游景区。当地编撰了20多万字的《古城旧事》,成为古城文化填充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来源,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万载茶馆文化。经过数年建设,万载古城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栋栋古祠堂获得新生,一间间老店铺重现繁华。
傍晚时分,走进万载古城,各色灯光亮起,人流开始汇集,本地居民扶老携幼,外地游客结伴而行,融入这没有围墙的古城新景。我发现,好几栋祠堂被改造成茶馆,成为万载古城人气最旺的“景点”。一进郭挥公祠,门口放着三四十种地方茶点和茶叶供茶客选择,绕过天井,大堂内摆着十来张八仙桌,桌桌满座。人们吃着大碗茶,品着小茶点,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兴致极高。中堂大屏幕上,放映着采茶戏、万载傩戏。
茶馆里,也有装饰现代的K歌舞台、影视放映厅,或是小戏台,使它有了不一样的韵味。但是,万载茶馆的魂,永远在那大瓷碗的粗茶里。只有端起大瓷碗,吃着粗叶茶,扯开大嗓门,倒着掏心话,那才是万载的茶馆,才是万载的茶文化。庆幸,万载茶馆没有沉默,快步融入古城,但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魂,而且让它迷住了南来北往的客人。
在郭南轩公祠大厅的摇椅上,我看到了银发白眉、长须飘飘的赵启云老人。古城建成后,他从深圳儿子处回万载居住,每天在郭南轩公祠给人们画像。很多时候,他和老伙计相约茶馆,说与不说,都不打紧。在不急不慢中,凭时光流走,享幸福余年。
对老人来说,乡愁就是那一大碗粗茶,不浓不淡,意韵悠长。我在想,万载茶馆今天之所以成为外乡人必进之所,大概是那种融合着人情世故的浓烈乡愁,是每颗人心的殷殷向往。因为,它是那么纯朴、率真,而又热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