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为难底层技术研究者(中)
本人的毛病就是看问题比较喜欢钻牛角尖,而科技工作本身似乎也就是钻牛角尖的事情。不过这一次,牛角尖要针对牛角尖了!
我当然不能和大家们比研究的能力,但可不可以替那些有研究精神和研究思维却没有研究条件和专业训练的人士叫一叫屈呢?
这里我要谈两个比较不常见的观点:
1、没有量化的标准存在吗?
这个问题常常是科班专业研究人员责难非科班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理由,但在我们的运用实践里,如果高度细化并量化的技术成本远远高于模糊标准(没有性价比了),量化的意义在哪里?尤其是当其结果相差无几,而且质量无关乎这些量化内容的时候,量化纯粹是装门面!尤其是在农业领域,首先产品没办法一致,到食用菌这里,原料成分根本不可能量化,现在的配方不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除了原本含水量差异和称量差异外,批次、产地、原料作物品种差异,气候带差异,当然还有个体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事情,所以我们只能说努力接近某个理想状态,因此配方标准也就愈加“不标准”了。以香菇培植为例,麦麸用量从15-25%不等,如此大的差异用量化说法去界定,那又似乎很不严谨了。
所以,在食用菌产业运用的技术内容里,模糊标准常常被使用,比如现在应该算比较成熟的工厂化栽培技术的通风,就有两种基本模式,即风扇开关循环模式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模式,由于菌类适应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比较宽,两种模式并行不悖,甚至循环模式使用比例大大高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模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然是因为二氧化碳浓度模式的成本较高,而且测量误差也本来就大,如果在一个熟练的控制技术人员的调控下,最后得到的产品没有区别,那么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模式的经济意义就等于零。
再一个例子是废棉栽培草菇的配料,因为原料的高度不均匀和不确定,草菇栽培配方时如果量化纤维素比例,那简直是灾难——根本没法操作,细节就不扯远了。
2、非量化标准不等于没有标准,只是精度不高的标准而已。
我曾经在自己的著作《草菇保温棚栽培手册》里,提出过一个词汇:“感官标准”,这个标准显然就是典型的模糊标准,也就是非量化标准。这样的标准甚至没办法用语言文字描述,但如果人对人的面对对象过程传授,那又不算是很困难的事情,亦即是说模糊标准在传播方面没有障碍,也就是重现性不存在问题。食用菌行业大量使用感官标准,包括福建农林大学黄毅教授说的“与菇对话”,显然也属于感官标准
如果这样的标准不成立,那么 许多行业将无法运行,因为科学进步是渐进的,但技术发明可以是跳跃的,爱迪生时代如此,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如此。技术发明与技术完善不同,技术完善也是渐进的,但发明有很多偶然因素,甚至不必弄清楚原理。技术发明侧重于创意而不是细节完美,最早的显像管只能显示一个影子呢!
所以,在举国高喊要创新的时候,创新却被实实在在的排挤在圈外了。直接排挤创新显然没有人敢,那玩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以“格式”之类的理由排挤底层创新的文章,不仅没有不好意思,还非常有成就感和优越感。
近两年,鄙人颇用心的写了几篇东西,当然也是格式不合,被某些媒体拒之门外,只好闭门思过。而我对这种“论文发表数量”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所以便不难过,但现在看到的情况,实在有些物伤其类的感觉,不写几句是说不过去也对不住自己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