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到南阳郡的宛城县巡查,却看到街上冷冷清清,曹丕心里很不爽:''杨俊你这南阳太守,终于让朕抓到你的把柄,这回可以把你搞死了。''
曹丕为啥那么恨杨俊?这其中的原委还要牵扯曹丕和曹植间的世子之争。许多年前,曹操曾就世子人选向杨俊征询意见,杨俊谨慎地把曹丕、曹植二人评了个半斤八两。遗憾的是,就因为杨俊没刻意帮曹丕说话,让曹丕认为杨俊乃曹植派系,从此遭到曹丕的嫉恨。
返回洛阳后,曹丕开始追究宛城事件。
'宛城集市冷冷清清,是怎么治理的?'随即,曹丕向廷尉吼道,'把宛城县令和南阳太守都抓起来!'
处理宛城县令也就罢了,这么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居然要牵连南阳太守杨俊,于是廷尉谨慎试探:'陛下打算怎么处置杨俊?'
曹丕没正面回答,他阴着脸反问:'你可记得,当年汉明帝杀过几个二千石的官员?'汉明帝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庄,他以对臣子严苛著称。而杨俊的年俸正是二千石。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曹丕想置杨俊于死地。
公卿听罢,一片哗然,因为集市不热闹就要处死所属郡的太守,这也太小题大做了,然而,曹丕是个强势皇帝。一些跟杨俊私交深厚的公卿纷纷求情,在这批人中,就有杨俊的挚友司马懿。
'陛下三思!'司马懿扑通跪在曹丕面前。司马懿与杨俊是同乡,二人颇有渊源。东汉末年有个金牌品评师许子将的'月旦评',通过名家赞誉,便等于拿到仕途的敲门砖。杨俊与许子将是同道中人,身为河内名士的杨俊,早年曾给过司马懿极高评价,令其声名大震。所以,杨俊对司马懿有知遇之恩。
司马懿看出曹丕是公报私仇,他心里想说:'杨俊不算曹植党羽。'可这话没法说出口,他只能反复哀求,'陛下开恩,饶了杨俊吧!'不消片刻,司马懿额头就磕得通红。
曹丕完全没打算卖司马懿面子,'我不想再谈这事了。'说罢,曹丕起身往后宫走。
这时,散骑侍郎王象踉跄爬到曹丕脚下,一把扯住曹丕的衣角。'请陛下再考虑考虑!'这位王象小时候是一介放羊的奴仆,要不是杨俊帮他赎身又供他安身立命,他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的地位。
曹丕瞪了王象一眼,怒道:'我知道你们跟杨俊的交情,但这事由不得你们。今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话说到这份儿就算绝了。王象只好哭着松开了手。
司马懿抬起头,眼前一片模糊,泪水流过他的脸颊,滴在地上。他悲愤地望着曹丕。我想让你死,让杨俊活!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
翌日,杨俊在牢里自杀。几天后,王象也忧愤而死。
杨俊惨死已有些日子,但这事始终像块巨石堵在司马懿的心头,憋得他喘不过气来。这天,司马懿借口要打理老家琐事向曹丕请了个短假。
临行前,司马懿把长子司马师叫到跟前:'我要离开京城几天。'
司马师年仅十四岁,眼神中透露着同龄人罕见的睿智:'万一外人问起来,我该怎么回答?'
'我要去探望一位老朋友,但这事绝不能告诉别人,唯有你知我知。如果旁人问,你就说我去温县打理家务事了。'
司马师谨记父亲嘱咐。
司马懿离开京城去往河内郡。他没有去温县,而是悄悄来到附近的获嘉县,这里正是杨俊的故乡。不多时,他走到一处坟墓前,这是一个年俸二千石官员的坟墓,但看上去与旁边的平民坟毫无二致,遵循曹操提倡的简葬风俗。这里没有修建墓室,地面微微隆起一个小土包,坟头前也没有高大的石碑,仅有一个小石碑,上书'大魏南阳太守杨俊字季才之墓'。
司马懿坐在杨俊的坟前,轻轻拂去石碑上的尘土,喃喃低语。
曹丕登基短短两年间,司马懿从一介世子幕僚蹿升到侍中(皇帝近臣)、尚书右仆射(尚书台二把手,尚书令是陈群),成了朝廷举足轻重的重臣,曾仰仗和曹丕的关系,司马懿一度认为自己能一直这样安枕无忧。然而杨俊的死,让他醒悟,踏上仕途,永远不可能安枕无忧。从此,司马懿凡事变得更低调,更察言观色,更隐忍。
从杨俊被杀,可以看出曹魏政治生态含义。
第一,南阳街市不繁华,实际上是汉末群雄混乱导致人口锐减的结果,人丁稀少,城市自然不可能繁华。曹丕心知肚明,甚至自己也时常把'汉末丧乱'挂在嘴边。可见,杨俊被杀,与南阳繁盛毫无干系,本质是曹丕打击政敌的策略。
第二,曹丕220年即位,即位伊始,并没有过分打击曹植势力,而是在自己羽翼丰满,根基稳固之后才大举反攻倒算,可见曹丕心术之阴刻,正如陈寿所言:'魏文帝玩弄权术,矫情自饰;不虚言也。'
第三,曹丕诛杀杨俊时,司马懿,王象等重臣曾痛哭流涕,替杨俊求情,除了与杨俊私交外,都与杨俊一样,是河内人(属司隶校尉部),属于乡党政治势力。这种州郡乡党宗族关系,在汉末势力非常大,盘根错节,密不透风。
曹丕其实也借打击杨俊,来观察臣下结党营私的情况,考察幕僚对自己忠诚度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