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气泡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气泡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瓷器胎外釉下,以及釉内蕴藏的气泡。
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高温会使釉层中蕴含的结晶水或液态水蒸发变成气体,一部分存留在釉层上形成小气泡。
如果釉层比较厚,气态水分子被釉质薄膜包住释放不出来,因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如果釉层比较薄,气态水分子冲破了釉质膜,在釉表面形成了许多坑凹,像麻点一样。
釉中水分子多,气泡就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就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
许多鉴瓷老手都会把气泡鉴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而科学的鉴瓷方法,通过观察瓷器下的气泡状态就能判断出真假、年代和窑口类型,可谓是非常行之有效。
不过我们也要搞清楚,哪些瓷器有气泡,哪些瓷器根本就没有气泡。
有气泡的瓷器:青花瓷、釉里红、青瓷、斗彩、唐三彩等,一切釉下彩瓷器都有气泡。
无气泡的瓷器:粉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等,一般釉上彩瓷器都没有气泡。
另外,凡是电驴烧的瓷器都没有气泡,如果是本应该有气泡的瓷器但没有气泡,那肯定就是现代电驴烧的瓷器。
因此,瓷器气泡与瓷器窑口有很大的关系,什么样的窑口瓷器就有什么样的气泡特征。
同样,气泡也像晴雨表一样,通过观察气泡的存活状态来判断瓷器的年代。
正常存放的瓷器会随着时间的流失逐渐氧化,从明亮的圆气泡变成浑浊的气泡痕迹,再从浑浊的圆气泡变成不规则形态痕迹,再从不规则形态变成有颜色的不规则形态痕迹,再从有颜色的不规则形态变成其他物质。
这就是瓷器气泡的自行消亡的变化,这一过程也非常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也为传统鉴瓷方法形成了一个突破。
那么在工具的选择上,显微镜能最大程度的看清气泡状态,并且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可达到100——200倍的手持式便携显微镜了,方便瓷器鉴定工作的进行。
以上就是大御瓷器给大家介绍的气泡鉴定法的详细内容,作为瓷器鉴定的一种手段,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