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治疗湿热感毒型痤疮医案
肺风粉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伴皮脂溢出。因多发生于面颊、前额,亦可见颈、胸背部,影响颜面部的美容。陈彤云老师临床上尤善治损容性皮肤病———痤疮,临证中常将痤疮分为:湿热感毒、肺胃热盛、痰瘀互结、冲任不调4 型。其中湿热感毒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型;此型临床上可见颜面、胸背散在或泛发皮疹,皮损多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或脓疱、囊肿,红肿疼痛,颜面油腻;多发于口周,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陈教授应用茵陈蒿汤配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湿热感毒型痤疮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典型病案
例1 患者,男,21 岁,2010 年1 月13 日初诊。面部反复起疹5 年余,加重2 月。患者5 年前面部起疹,时轻时重,近2 月加重,遂来就诊。现症见面部出油多,额部、下颌部可见丘疹、结节、囊肿,纳食可,夜寐差,小便调,大便不爽,2 日1 行。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常食辛辣及甜食,其父有同类病史。皮科情况:颜面脂溢明显,双颊部毛孔粗大;额部、下颌部粟粒大小红色炎性丘疹,下颌部可见较多的结节、囊肿及暗红色色素沉着斑。辨证:湿热感毒,痰瘀互结证;立法: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处方:茵陈20 g,连翘30 g,丹参30 g,野菊花15 g,黄连10 g,黄柏10 g,当归10 g,川芎6 g,虎杖20 g,北豆根6 g,百部10 g,大黄3 g,泽兰10 g,夏枯草30 g,浙贝母10 g。14 剂,水煎服,日1 剂。复方化毒膏外用丘疹结节处。中医人www.tcmer.com
二诊:2010 年1 月20 日。药后新生丘疹不多,无新发囊肿及结节,双颊部炎性丘疹部分消退,下颌部可见结节、囊肿及暗红色色素沉着斑。纳可,大便2 日1 行,偏干。舌边尖红,苔白腻,脉滑。于前方加山甲6 g,僵蚕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三诊:2010 年2 月3 日。病情缓解,药后新发皮疹少,面部油脂减少;颊部丘疹、结节部分消退部分较前为平,鼻部结节略多。纳食可,大便调。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继服前方14 剂。三周后病情平稳,症状进一步改善,皮疹无新生,原面部丘疹、结节基本消退,双颊部囊肿大部分吸收。纳可,大便调,1 日1 行。舌质淡红,苔白,脉弦。前方加生牡蛎30 g、土茯苓2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例2 患者,女,29 岁,2008 年10 月22 日初诊。面部反复起疹2 年余,加重6 月。患者2 年前面部起疹,时轻时重,近6 月病情逐渐加重。现症见面部出油多,面部多数红色丘疹、脓头。下颌部,双颊散在小的结节,月经量少,纳食好,夜寐安,小便调,大便干,数日1 行,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嗜食辛辣及甜食。皮科情况:颜面脂溢明显,鼻头毛孔粗大;面部密集粟粒大小红色炎性毛囊性丘疹,双颊、下颌散在小的结节。辨证:湿热感毒,大肠积热证;立法:清利湿热,解毒通便。处方:茵陈20 g,连翘20 g,丹参20 g,野菊花15 g,黄连6 g,黄柏10 g,当归10 g,川芎10 g,虎杖20 g,北豆根6 g,百部10 g,益母草10 g,大黄5 g,枳壳10 g,茯苓10 g,黄芩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中 医人www.tcmer.com
二诊:2008 年11 月19 日。服药后新生皮疹减少,无新发囊肿及结节,面颊部丘疹部分消退,遗留暗红色色素沉着斑。纳可,大便仍干,2 日1 行。舌边尖红苔中黄厚,脉滑。前方加芒硝3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中 医人www.tcmer.com
三诊:2008 年12 月3 日,病情缓解,药后新发皮疹少,面部油脂减少;面颊部丘疹大部消退,部分区域可见暗红色色素沉着斑,余无不适。纳食可,大便干,2 日1 行。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滑。前方加草决明15 g,生知母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2周后,病情平稳,面部油脂较前轻,皮疹无新生,面部丘疹基本消退,色素沉着为主。纳可,大便1 日1 行。舌质淡红,苔白,脉弦。前方减茵陈,黄连,黄柏,生知母等苦寒清热之品,加用生山揸、神曲、胆草6 g。14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例3 患者,女,26 岁,2010 年1 月7 日初诊。面部反复起疹5 年余。患者5 年前面部起疹,时轻时重,近月加重。现面部皮肤轻度油腻,双颊部散在炎性丘疹,患者皮损常于经前加重,近几月伴月经后错;纳食可,夜寐可,小便调,大便1 日1 行,偏干,舌尖红,苔白,脉滑。常食甜食。皮科情况:颜面轻度脂溢,颊部散在粟粒大小红色炎性毛囊性丘疹,散在小的结节。辨证:湿热感毒,冲任不调证;立法:清热解毒,调理冲任。处方:茵陈20 g,连翘15 g,丹参20 g,野菊花15 g,黄连6 g,黄柏10 g,当归10 g,川芎6 g,虎杖15 g,北豆根6 g,百部10 g,泽兰12 g,益母草12 g,柴胡10 g,白芍15 g,大青叶15 g,生大黄3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二诊:2010 年2 月23 日。药后症减,经前新生丘疹不多,无新发结节;颊部丘疹大部消退,残留数个小的结节,皮肤油腻明显减轻;纳可,大便1 日1行。舌尖红,苔白,脉滑。前方加夏枯草2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中医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三诊:2010 年3 月23 日。患者服药后,面部皮疹全部消退,近日因食辛辣之物,精神紧张,颊部又起数个丘疹;月经后错,纳食可,大便1 日1 行,偏干。舌边尖红,苔白,脉滑。前方祛夏枯草。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例4 患者,女,20 岁,2009 年12 月22 日初诊。面部反复起疹3 年余,加重2 月。患者3 年前面部起疹,时轻时重,未予治疗,近2 月加重。现症见面部出油多,面部尤以额部、下颌部丘疹较多,散在结节,纳食可,小便调,大便不爽,2 日1 行,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嗜食辛辣及甜食。皮科情况:颜面脂溢明显,双颊部毛孔粗大;额部、颊部、下颌部粟粒大小红色炎性丘疹、散在结节。辨证:湿热感毒,湿重于热证;立法: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处方:茵陈20 g,连翘20 g,丹参15 g,野菊花15 g,黄连6 g,黄柏10 g,当归10 g,川芎10 g,虎杖15 g,北豆根6 g,百部10 g,生山楂15 g,大青叶15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外用药:斑赛涂于患处,30 min 后清洗,每日1 次。
二诊:2010 年1 月19 日。药后患者面部油脂有所减少,额部、颊部、下颌部皮疹部分消退,下颌部遗留暗红色色素沉着斑;新生丘疹不多,无新发囊肿及结节。纳可,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白,脉滑。前方加泽兰12 g,凌霄花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三诊:2010 年2 月2 日,病情继续好转,面部油脂减少,无新发皮疹,颊部、下颌部残留少许小结节,部分区域可见色素沉着斑,纳食可,大便1 日1 行。舌边尖红,苔白,脉滑。继服前方14 剂。喜辽妥(DAJCHI SAYKYO EUROPE GMBH,批号:201006)1支外用色素沉着处。
例5 患者,男,19 岁,2009 年9 月16 日初诊。面部反复起疹3 年余。3 年前面部起疹子并逐渐增多,间断外用“祛痘之品”,效果不显。患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性情急躁,大便干,舌质红,苔白腻,脉滑。皮科情况:前额、面颊、鼻部皮肤大面积潮红,散在或密集炎性丘疹,未见脓疱,部分区域可见扩张之毛囊口,皮肤油腻。辨证:湿热感毒,兼有血热证;立法:清热利湿,解毒凉血。处方:茵陈20 g,连翘20 g,丹参20 g,野菊花15 g,当归10 g,川芎6 g,泽兰15 g,黄连6 g,黄柏10 g,虎杖20 g,北豆根6 g,百部10 g,大黄6 g,凌霄花10 g,玫瑰花10 g,大青叶15 g,生石膏15 g,桑白皮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二诊:2009 年9 月30 日。药后皮肤潮红症状有所减轻,面部油脂较前明显减少,前额、面颊部红色丘疹大部消退,鼻部残留少许皮损,大便偏干较前好转。舌质红,苔白腻,脉滑。前方加黄芩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三诊:2009 年10 月14 日。服药后潮红症状进一步减轻,皮肤油脂不重,前额、面颊部红色丘疹基本消退,鼻部可见色素沉着斑,大便可。舌质红,苔白,脉滑。前方去黄芩,加生地榆10 g。14 剂,水煎服,每日1 剂。
2 病案分析
痤疮属于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以上几位患者均为年轻人,正处青春期,为机体旺盛之时,阳热偏盛;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致中焦湿热内盛;皮肤脂溢明显,肺胃热盛,循经外发肌肤致病发。肺主皮毛,热性炎上,肺热向上熏蒸肌肤,壅于面部,故见面部多数炎性丘疹;饮食不节,肺胃之热上蒸,又感风邪,血瘀凝结则见囊肿;肺与大肠相表里,湿热下移肠道,故见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滑均为肺胃蕴热,湿热感毒之象。中医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茵陈蒿汤为《伤寒论》名方,原用于治疗瘀热发黄病,《金匮要略》以其治疗谷疸。病因皆由于邪热入里,与脾湿相结合,湿热壅滞中焦所致,该方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肺风粉刺(湿热感毒型)是由于湿热内蕴,兼感毒邪所引起,故应用该方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而治疗之。黄连解毒汤为《外台秘要》的名方,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二方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之功。上述病案中均给予茵陈、连翘、丹参、野菊花、当归、川芎、黄连、黄柏、虎杖、北豆根、百部等药;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茵陈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痤疮要药,黄连、黄柏清解中下焦湿热,连翘、虎杖、北豆根、百部清热解毒;野菊花引药上面部;同时又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症状,给予恰当的配伍用药。
病例1 患者患病时间较长,面部虽可见炎性丘疹,但结节、囊肿较多,陈教授认为此是“痰瘀互结”所致,病位在肺、脾、胃,是由于病程日久,肺胃积湿热久蕴不解,炼湿成痰,阻滞经络,气血瘀滞,痰与血结,结聚不散,而致面部结节、囊肿;热毒、瘀血、气滞是本病的病理基础,单纯的清热解毒不能解决瘀血、气滞的问题,故陈教授治疗时在应用清热解毒的同时配合了活血软坚法;在方中配伍了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僵蚕、山甲、当归、川芎消痰软坚,活血化瘀以消结节。夏枯草辛、苦、寒;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泄热,为治疗痰火凝聚瘰疬结节的要药;穿山甲,咸,微寒,善于走窜,性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通经;浙贝母苦寒清热解毒还可化痰散结治痰火瘰疬;以上几位药陈老常用来治疗痤疮结节。
病例2 患者患痤疮的同时长期大便干燥,陈教授认为此类患者多平素喜食辛辣或肥甘之品,致使大肠积热,不能下达,腑气不通而致大便干。湿热邪毒,无有出路,不能从大便而解,这样会加重痤疮病情。徒清热则湿不退,徒去湿则热愈炽。故治疗时陈教授在清热利湿解毒的方中加入大黄,枳实,芒硝,草决明;泻热通便,导湿热从大便而下。大黄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解疮疡热毒,攻毒尤有特效;主下淤血,行气消胀;下肠胃宿食,利肝胆之热;止吐衄,化无形之痞满,为一味治疗实证痤疮尤其伴大便干燥的常用药。中医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病例3 患者为女性,患有痤疮的同时伴有月经量少后错,月经前期往往新生皮疹较多,陈教授认为此类患者是由于湿热感毒的同时伴有肾阴不足,冲任不调,阴不制阳,虚火浮越于上所致;故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加入了养血舒肝调经之品柴胡、白芍、当归、川芎、泽兰等;白芍,味酸,收敛肝阴以养血;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泽兰,辛散苦泄温通,行而不峻,善于活血调经,诸药合用,冲任调和,湿热除,痤疮愈。
病例4 患者虽面部较多炎性丘疹,不同于其他患者的是面部油脂较重,油脂多,堵塞毛囊,更易加重痤疮;陈教授认为此类患者多因素体脾虚,或平素饮食不节,水谷不得运化,聚而生湿,蕴而化热,而成本病。故陈教授在清热解毒的同时重用生山楂来健脾消积去脂;山揸功善消食化积,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含脂肪酸能促进脂肪消化,降血脂,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促进消化;陈教授在治疗痤疮皮肤油腻较重时,爱用此药,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病例5 患者痤疮的同时面部皮肤潮红明显,陈教授认为此类患者往往素体阳热偏盛,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刺激食物,导致肠中积热,上蒸于肺,火性炎上,气分热邪日久,深入营血,循经外发于面;患者湿热感毒的同时伴有血热症状;因此陈教授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应用了凉血消斑的凌霄花,玫瑰花,野菊花等。凌霄花性寒可泄热凉血,善清血分之热;玫瑰花可和血行血,理气;野菊花“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临床上陈教授常配伍这些花类药治疗颜面红斑类皮肤病如痤疮皮肤潮红明显者,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
3 总结
陈教授临证时因人、因时而灵活的用药,不拘泥于一方一症,按个体症状表现及四诊资料综合分析后处方用药,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但痤疮的形成是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陈教授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强调生活起居的规律,重视情志的影响,加强面部清洁护理,同时也十分注意饮食调理,忌食高脂、油炸类食物,忌食辛辣、腥发之品,忌高糖类食物及补品,综合治疗,因此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