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源自何方,去往何处?(一)

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源自何方,去往何处?

在回答这样一个宏大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晰两个基本的概念,即“特色”和“理论”。

关于“特色”,在以往的语境中,往往会给人和“普适性”概念相互矛盾的感觉。而“普适性”往往又似乎是衡量是否是“理论”的一种标尺。于是,“特色”与“理论”似乎也就产生了矛盾。

其实,此种矛盾并非事实,而只是一种感觉。产生这种感觉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境界和思维与感觉的混同。

通常,“特色”往往是我们感识的产物,更多的是一种感官体验,比如特色小吃。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感识,也就是感官体验好像、似乎又是一个“抽象”。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因为感官体验并非是抽象而是“镜像”,是具体事物作用人类感官产生的镜像,类同于我们照镜子看到的影像。

而理论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抽象。是人的高级思维功能超越具体事物之上的产物,他可以脱离人的感官而独立存在。进行抽象思考形成理论,是人类的高级能力。

关于这一点,佛家说得非常清楚,佛教《金刚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认为理论与特色对立的观点就是犯了“以身相见如来”的毛病。

事实上,在抽象层面上,抽象与抽象之间必然拥有各自的特色,否则他们则没有彼此存在的意义。但是发现抽象之上的特色,需要更高层级的能力。

就像一位国家级品酒师,他不仅能品尝出不同类型的白酒,甚至能发现某种白酒被掺水的程度。换而言之,他有足够的能力发现形形色色白酒的“特色”。这是天赋和长期训练获得的能力。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可能不同的白酒在我们嘴里都是一个味道,我们并没有能力发现其间的“特色”。

理论也是如此,当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的时候,当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和看似“抽象”,实则“镜像”的感官体验混杂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没有能力直感各种理论的特异性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像色盲患者失去了特定色彩的感受能力,我么也会对不同理论的特色缺乏感受性。这个时候,我么会觉得用“特色”来形容理论本身就是一种亵渎。但其实被亵渎的是我们的思维能力。

事实上,特异性或者说特色是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否则人类自古及今就只会有一种理论。

众所周知,理论的意义在于它的普适性。那么,具有“特色”的理论是如何具备普适性的呢?

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因为理论的特色指的是此理论与彼理论之间的差异性。而普适性则是指的是理论的实用效果。这是两个层级的范畴。就象飞机和高铁都有良好的实用性,但是他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则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的管理学理论”,就是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探讨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引领世界数千年之久的,世界唯一存续至今文明背后的管理学规律,极往知来。

这就是最大的特色和最强的普适性。

这就是研究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