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鉴藏】唐寅传世名迹《溪山渔隐图》考析

唐寅

字伯虎,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临水芙蓉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看泉听风图》、《牡丹仕女图》、《震泽烟树图》、《吹箫图》、《班姬团扇图》、《杏花茅屋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宋]李唐 濠梁秋水图 22.7×104.7cm 天津博物馆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约30厘米,横约610厘米。原卷有唐寅自题:“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画卷引首乾隆题署“渔隐”二字,当是对唐寅诗意的概括,画名即由此而来。根据王宠题跋《溪山渔隐图》最早或归其所有。画卷结尾处的左下角有“清森阁书画印”,表明此卷在王宠逝后曾归四友斋主人何良俊收藏。此卷在明清之际不知归于何人,后归清内府,《石渠宝笈》将之定为唐寅作品中的“上等”。乾隆对《溪山渔隐图》非常喜爱,题引首及七言诗一首,并钤有多方鉴藏御玺。嘉庆和宣统也钤有鉴藏御玺。清亡后,此卷归故宫博物院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程大伦 《溪山渔隐图》题跋

[明]顾德育 《溪山渔隐图》题跋

唐寅《溪山渔隐图》的真伪,在民国之前,并无异议。1928年,故宫博物院对故宫藏品进行清理和重新鉴定。《溪山渔隐图》被鉴为“代笔”,并在包首上贴有“代笔”浮签。后来徐邦达在《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一书中,也将此图卷定为“周臣代笔”。196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鉴定此图卷为唐寅真迹。可见,《溪山渔隐图》的真伪,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唐寅画为周臣代笔说出自何良俊《四友斋画论》,明末清初姜绍书则坐实此事,何良俊稍晚于唐寅,周臣为唐寅代笔之事容或有之,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确有代笔之事,唐寅的作品未必件件出于代笔。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轻下代笔的结论。在这件作品的拖尾,有王宠、程大伦、陆治、顾德育、居节五人的题跋。王宠题跋中明言“六如此卷”如何如何,已经表明他对真伪的判断。陆治题跋云:“子畏先生此图画法苍古,出入营丘晞古之间。”已经明确此卷为唐寅所作。程大伦、顾德育、居节皆为吴人,不但年龄相仿,且都是文徵明的学生。他们不仅在时间、空间上与唐寅有交集,而且在书画上也具备很好的水平。他们对于唐寅作品的判断也不会有问题。唐、周两家的作品仍然各具面目,是可以分辨的。其一,周臣作品比较细碎,画面有拥塞之感,而唐寅作品的构图则注重留白,形成有效的空间分割。其次,唐寅作品的笔法劲洁,无论是皴法还是勾勒都是如此,这一点与他的书法训练有关,也与个人的艺术天赋有关。周臣的笔法则有僵硬、板滞之处,仔细观察,不难区别。综合以上的看法,我们认为《溪山渔隐图》为唐寅真迹,代笔一说并不成立。

乾隆将唐寅作品的主题概括为渔隐,即隐逸的主题。王宠和陆治的题跋所关注的都是此作所表达出的清趣与天机,与乾隆所题渔隐的含义是相当契合的。全卷构图采用三段式。第一段描绘一片生长着丹枫青松的山坡。第二段是全卷的主体,描绘的是溪山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第三段回到自然景物。唐寅大概通过九个不同的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现这个主题,分别介绍如下:

其一,秋季。渔隐主题的表达需要一个合适的季节。唐寅将整个画面设置为秋天的景色。秋天所具有的饱满又萧索的意味是很适合隐逸气格的表达。其二,湖海。无论是渔还是隐的主题,都离不开水的题材。唐寅将整个画面设计为一片庞大的水面,一切的主题都将在此展开。其三,山石。水对隐逸题材的表达只起到了一种衬托的作用。在山水画中,真正表达主题的仍是山的题材,在《溪山渔隐图》中也是如此。湖海中的山石构成了画面的主体。其四,树木。对于后世文人画而言,那些简单点染的树木也许无助于主题的表达。但是对于唐寅来说,树木正是他表达主题的主要题材。其五,扁舟和茅屋。渔隐主题的表达当然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道具。应该说,扁舟和茅屋是很好的题材组合。其六,烹茶。茶与酒是历代文人所不可少的。退居山林的诗翁野老,需要它们来体会生活的味道。其七,饮酒。唐寅的题画诗中没有出现酒的字样,但是程大伦的“水寒留客醉”“重阳应一醉”、顾德育的“临风一醉无余事”、居节的“酒酣月出披蓑卧”似乎都提示了饮酒的题材。我们推测,饮酒的场合是在临水的茅屋之中。其八,垂钓。垂钓在隐逸主题中是必然的题材。这也是渔隐主题的重点所在。其九,横笛。对于渔隐的主题来说,横笛的题材也许表达的是高山流水的寓意。知音总是少的。

——整理自张眠溪《中国书画》杂志2013年第9期(总第129期)

(0)

相关推荐

  •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程大伦生卒年不详,字子明,江苏太仓人,书法全摹文征明,从行书字体的结构特征来看,此人得到了文征明行书之三昧,学得很像,几可乱真. ...

  • 国宝!安徽博物院唯一的唐寅真迹《匡庐图》赏析

    不言风韵 直诉败兴--唐寅<匡庐图>研究 现藏安徽博物院的<匡庐图>是唐寅传世山水精品之作,也是安徽博物院唯一的馆藏唐寅真迹.该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以来,陆续有学者对其做过 ...

  •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太美!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程大伦生卒年不详,字子明,江苏太仓人,书法全摹文征明,从行书字体的结构特征来看,此人得到了文征明行书之三昧,学得很像,几可乱真.

  • 【欣赏】唐寅《溪山渔隐图》考析

    [宋]李唐 濠梁秋水图 22.7×104.7cm 天津博物馆藏 唐寅<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约30厘米,横约610厘米.原卷有唐寅自题:"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太平 ...

  • 王宠小楷书法《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这字写得清新雅致!

    王宠(1494年--1533年),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贡入太学.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 ...

  • 王宠小楷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

    王宠小楷书法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 嘉靖二年(1523年) 春王履吉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宠(1494年--1533年),中国明代书法家.字履仁.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为邑诸生, ...

  •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程大伦生卒年不详,字子明,江苏太仓人,书法全摹文征明,从行书字体的结构特征来看,此人得到了文征明行书之三昧,学得很像,几可乱真. 释文:溪亭四面山 ...

  • 【经典国画荟鉴赏】《溪山渔隐图》:唐寅的世界充满浪漫的烟火气息!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秋叶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唐寅 他是一代风流才子,诗.文.画样样俱佳,世人心目中的"传奇"艺人,"江南四大才子"之 ...

  • 【】 明代程大伦行书《题唐寅溪山渔隐图》

    [释文]:溪亭四面山.杨柳半溪湾.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尤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重阳应一醉.载菊助东篱 ...

  • 明代陆治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

    明代陆治行书题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家居包山,故号包山,苏州人.工诗文,善写小楷,劲健秀整,亦能画花鸟竹石及山水.据记载,他曾向当时领袖画坛的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