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其实可以很简单

1

还记得我第一接触量化,是看到了@张翼轸  老师的二八轮动模型2.0版。

这个模型十分简单,就是在每周五收盘前,根据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过去四周的涨幅,选择涨幅较大的指数,买入对应的ETF并持有一周。如果两个指数4周涨幅均低于0,那么就选择空仓。

就这样简单的一个模型,在2005年2月18日开始到2015年1月23日将近10年的时间,累计涨幅是1311%。如果按照年化进行计算的话,那就是29%的年化收益。

对于投资,我刚刚开始接触的是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那平均20%的年化收益率在我看来是非常高的。而我对自己的要求,仅仅是15%左右。有了这样的锚定,忽然看到一个高收益触手可及的模型,那种激动和兴奋,你也应该能够想象得出来。就差随便找个人,打个电话倾诉一下了。

毫不犹豫地,我就用通达信下载了两个指数的数据,用Excel进行了模拟,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确实如文章中所说的那样,收益高的可怕。

2

开了找个脑洞之后,我当时就在想,是否还可以将更多的指数纳入进来,选择上涨势头好的,进行轮换呢?于是,就有了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指、标普500、恒生指数、上证50、中小板指、中证100的多指数轮动模型:

多指数轮动

经过了多次参数调整,最终在2005到2016这将近11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一个年化40.48%,最大回撤25.4%的模型。

为了实现这个模型,当时实在是花了不少功夫。一开始连数据都不知道怎么下载,找了半天,才了解到可以通过券商软件下载这些数据;接着发现有些指数的数据没有,例如标普500,然后就学习了vb,利用Excel自带的开发工具从新浪财经中采集了指数的数据;这样还不够,因为需要对哪个指数涨幅高进行判断,又学习了Excel的公式。前前后后,可能花了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最终实现。

然后我就在想,有没有办法节省时间呢?了解到普遍的做法是通过MATLAB建立数据仓库,我也准备有样学样。没想到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加简单的方法,意外地发现joinquant聚宽这样的量化平台。

3

其实我第一个接触到的量化平台是uqer,当时为了能够顺利使用,还花了一周的时间来学习Python。结果因为家里的网络,常常半天连不上,最终还是弃用了。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长城宽带,不过,谁让它便宜呢。

然后,我就不得不寻找类似于uqer之类的量化平台。一搜索,还真让我找到了,就是ricequant。当时ricequant使用的语言是java,我就在想,是否再花一周的时间学习下java呢?结果没有多久,就发现它的情况uqer一样,都不是我的菜。

和聚宽结缘的原因很简单,在放弃了uqer和ricequant之后,终于让我找到了一个我家这样破网络也能使用的量化平台,当时的情绪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高兴。

使用的过程中,我还慢慢发现了joinquant聚宽的一个优点,一个当时uqer和ricequant所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回测,并且不用把网页一直开着。之所以说是当时,因为现在已经很久不用另外两个量化平台了,不知道现在改进了没有。

真想为这个产品经理的想法点赞,数据都在平台上,确实没有必要占用用户电脑的资源。对于我来说,这样的用户体验就很好。要知道,回测运行的时候,电脑就会变得很卡,尤其是多开几个的,效果更加明显。

而joinquant聚宽,关闭了浏览器窗口,照样也可以进行回测,就凭这一点,在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自己已经成了joinquant聚宽的忠实fans。

更让我惊喜的是joinquant聚宽的分享氛围。在将自己的多指数轮动策略用python写出来的过程中,我在这里遇到了一个让人惊喜万分的策略——二八轮动小市值。如果你对这个策略不了解,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曾经,我找到了投资的圣杯》。

4

我曾经不止一次幻想,要是在2015年初的时候认识量化、了解joinquant、知道二八轮动小市值策略,那该多好啊。即使是这样,从2016年6月6日至今,这样一个股市的困难模式,通过使用二八轮动小市值策略进行实盘,我也获得了将近18%的年化收益:

实盘的情况

在这里,我诚挚地将用了一年多的@JoinQuant聚宽 推荐给你。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使用历史数据回测,验证自己的投资思路;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通过模拟交易,验证策略的实际效果;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和6万+的宽客交流;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免费订阅大牛的策略。

写代码盯盘,好过把时间浪费在分时线上。即使你不会写代码,也可以通过向导式策略生成器,在1分钟内生成自己想要的策略。

之前我在joinquant聚宽中分享了动态因子策略,见文章《动态因子策略,圣杯?》,现在经过进一步的参数调优,策略收益已经翻了一倍。从2007年1月1日至今,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策略的年化收益高达69.8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