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在广阔的亚欧大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生活着两种并不相同文明的人群,即游牧文明人群与农耕文明人群。在新时期时代来临时,农业和畜牧业本是同时发生的。由于地理条件和降雨量的不同,一些民族便从植物的种植、培育发展到了农耕,而另一些民族便从动物的驯化、饲养发展到了游牧,从而开始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分野,进而逐步产生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地理分野

在广袤的亚欧大陆偏南一边,是适合农耕民族生活生产的地理带。从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经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中亚的伊朗、阿富汗和安纳托利亚、地中海南北两岸和乌克兰,再到伊利比亚半岛及西欧边缘的大不列颠岛,这是一个长达20000公里的巨大弧形的地理带。在这个地理带上,排列着古埃及和米诺斯—迈锡尼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文明及华夏文明,他们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有着稳定起居生活的农耕文明生存和发展的地带。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

游牧民族的居住帐篷

在上述农业地带以北,东起西伯利亚,经过中国东北、蒙古、中亚、咸海、里海之北、高加索,南俄罗斯直到欧洲中部,因雨水较少而形成的半干旱草原地带,种植业很难发展,只能以驯化动物,发展畜牧业为主,产生了一个与农业带并行的游牧带。在这个游牧地带与农业接壤的地区,许多高原和沙漠常常穿插于农业带与游牧带之间,例如,在里海之北的伏尔加河流域与顿河流域为重要产粮农业地区,而位于农业带的阿拉伯半岛和西奈则是浩瀚的沙漠。在两个文明地带之间并不存在一个界限分明,不可逾越的地带。

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特点

(一)农耕文明特点。

在时间上,农耕文明稍早于游牧文明,其文明的特点也不同于游牧文明。主要有以下特点:

1. 农耕文明稳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农耕民族从事种植经济,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因此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对稳定,世世代代也离不开土地。农作物的生长受季节变化的制约,农业耕作虽然劳动繁重但有规律。《史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形象概括了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2. 农耕文明闭关自守,顺应天命。农业属于自然经济,以家为本同时兼营手工业和小商品,带有很大自给自足的性质。农耕民族世代守望田园,辛勤劳作,顺应农时,安于天命。沉重的农耕生产耗费巨大体力,加上天灾人祸,锤炼出农耕民族保守又坚韧性格。

3. 农耕文明具有地域多样、民族多元、历史传承和乡土民间特点。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农业东西向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南北向广泛分布于华北平原与南方的丘陵山坳,凡有土有水的地方就有农耕;几十个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在华夏大地,通过辛勤种植种养为生;因为农耕生活的相对稳定,“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农耕文化世代相传;各地的地域相对封闭导致交通不畅,使得各地形成和保存了自己独特的农耕文明特点。

敦煌壁画—农耕图

4. 农耕文明温和敦厚,乐天知命,安土重迁,不尚掠夺。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与乡村管理制度等,必然导致农耕民族相对于游牧民族性格上温和敦厚与乐天知命,在对待土地与家乡的态度上安土重迁,在对待财富与领土的价值上不尚掠夺。

5. 农耕民族具有远比游牧民族更先进的文化。农耕文明以农业为主,政治体制一般实行君主制或君主专制,社会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形。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发展起来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与璀璨明珠;农耕民族创造出的青铜器、铁器与天文历法,是工业文明的摇篮。

6. 华夏农耕文明的格局主要为南稻北栗。北方的原始农耕以旱地农业为特色,这与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春秋冬三季干旱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该区域普遍存在的黄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所以选择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南方的原始农耕以稻作农业为特色。长江中下游地区雨多湿润,所以选择了喜水作物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区

(二)游牧文明的特点

游牧民族以草场丰瘦为转移,追逐水草而穴居,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正如《史记·匈奴传》所说: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以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 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游牧民族对农业世界的多次入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 政治上的军政合一与兵民合一。游牧民族为马背上的民族,实行全民皆兵,全民皆战,平战结合,区别于农耕民族军民相分,各守职分的特点,其战争动员能力是农耕民族无法企及的。

2. 军事技术上战马优良,战法多样。马镫的发明让他们能够直立起来作战,骑兵与战车让他们对农耕民族的战争长驱直入,又迅速回撤。

中国的基本农田

3. 经济模式上游牧经济与掠夺经济合二为一。平时放牧,逐水草而居,战时跨马南下掠夺农耕民族财富,掳掠人口和牲畜。军事行动大规模、高强度、高机动、高反复与高速度。

4. 精神上尚武好战,民风勇悍。游牧民族一般都具有浓厚尚武好战精神,身体素质非常强悍,在恶劣环境下生存能力很强,不怕流血牺牲,吃苦耐劳精神更强。

5. 文化上相对落后,生产力低下。游牧民族长期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部落族群形式存在,文化的积累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无法形成发达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组织,科技发展水平远比农耕文明落后。

三、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翻开欧亚近代以前早期的世界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不断冲突与融合的历史。在欧洲,他始于来自中亚与中国北方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西进,终于奥斯曼土耳其对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在亚洲中国,他始于公元前2世纪前秦汉时期北方草原匈奴人不断南下中原与华夏民族长达800多年的缠斗,终于1911年满清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结束。在这广阔的亚欧大陆上,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冲突与融合的活幕剧。

(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第一次冲突与融合

有关第一次两个异质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历史的文献记载,只有根据考古资料进行复原与有限想象。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冲击的序幕,是由属于印欧人进入安纳托利亚和希腊半岛地区拉开的,但是他们最初并没有对这些地区原有的农业文明构成威胁。游牧文化对农耕世界的第一次大冲击始于公元前1700—公元前1100年之间,人侵者主要就是印欧语族的游牧民族赫梯人、喀西特人、胡里安人、闪米特人、亚该亚人、雅利安人等,结果除古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外,米诺斯文明(位于希腊克里特岛属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青铜时代)、苏美尔文明(两河流域中下游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哈拉巴文明(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均被灭亡了,但同时也促成了巴比伦、希腊古典文明的兴起和印度文明的更新。

1. 赫梯人洗劫巴比伦文明。大约公元前6000年,生活在北高加索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古印欧人开始向南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半岛(即小亚细亚半岛),在前3000年后,这支进入小亚细亚的古印欧人被称之为赫梯人。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进入阿拉伯半岛的两河流域,巴比伦第一王朝结束。赫梯人建立的赫梯新王国与巴比伦第二王国总共持续800多年,直到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人吞并,赫梯人创造的安纳托利亚文明也被湮没。其间操印欧语系的游牧民族喀西特人、胡里安人及闪米特人对包括埃及、两河流域的文明均进行了大肆蹂躏。亚述人之后的波斯人(从中亚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前600年—前200年征服了从西面的尼罗河到东面的印度河的所有地区,并对之前的尼罗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及印度河流域文明再此进行了覆盖。

2. 亚该亚人入侵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游牧民族亚该亚人不断侵入克里特岛,并建立许多小王国。公元前1500年位于克里特岛最近的迈锡尼人与亚该亚人一起洗劫了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事实上至前1150年已经灭绝。

3. 雅利安人毁灭古印度河流域文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游牧部落凭借拥有的铁制武器和马拉战车,轻易地打垮了还在使用铜制武器和牛拉大车的当地人,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消失,印度历史进入“吠陀”时期。

四大文明位置示意图

(二)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第二次冲突与融合

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第二次冲击始于公元前2世纪,人侵者主要就是来自中国北部阴山和祁连山的匈奴人,其结果是促成了秦汉帝国、萨珊王朝、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印度笈多王朝的衰落,同时在这些旧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了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并间接导致了基督教文明在西欧的兴起。

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一般是由西向东,欧亚大草原西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正好吸引来自中国北方长城沿线以北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沿着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走廊,止于中欧的匈牙利平原,以此为基地,不断袭击周边的欧洲各国家民族。

1. 文明强弱力量的不断转换。匈奴民族与华夏民族的关系就是强弱力量不断互换,前者最终融入后者的漫长过程。每当中原王朝强盛的时候,匈奴民族就被迫游向西方;每当中原王朝处于衰落的状态,他们又从西方游向东方。就这样,中国历史上强弱周期性变化,导致游牧民族在亚欧平原上东西向来回迁移,同时也连带导致了中亚其他游牧民族不断地向欧洲迁移,欧洲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就与这种长达几个世纪的民族迁移有关。

2. 秦汉王朝对匈奴的打击。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派遣蒙恬将军击败匈奴收复河套平原。公元前202年刘邦推翻秦帝国建立西汉王朝。崛起于北方的匈奴就凭借它不断增长的实力,于公元前200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率四十万骑兵,将出兵抵御入侵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包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刘邦被迫采纳臣下的建议,对匈奴采取了妥协政策,听从陈平计谋贿赂单于阏氏得以脱险。汉帝国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汉高祖、文帝、景帝执政的六七十年间一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每年送去大批财物,但始终无法满足匈奴无止境的的贪婪欲望。

中国汉代形势图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执政,国力空前强大,军事将领卫青、霍去病率兵深入北方草原与西部走廊对匈奴持续强有力打击,匈奴元气大伤,并且发生了分裂。到了东汉初年,南匈奴归顺汉朝,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公元89年(东汉永元元年)夏六月开始,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北单于大败逃走,汉军追击,俘杀一万三千余人,北匈奴先后有二十余万人归附。东汉明帝、和帝时期,汉军数次攻打北匈奴,北匈奴不敌,向西逃窜。

3. 北匈奴向西导致欧洲日耳曼人南进。公元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来到了中亚锡尔河流域,经过休整后强大起来。公元374年,匈奴人向欧洲东哥特人发动进攻,导致东哥特王自杀,一部分东哥特人逃到了西哥特。匈奴人穷追不舍,西哥特人再向西逃窜至多瑙河流域,匈奴人在哪里与马扎尔人融合,演变为匈牙利人的一部分。在匈奴人不断冲击下,日耳曼部落被迫涌向罗马帝国,导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

4. “五胡乱华”与民族融合。公元207年,东汉末年曹操北破乌桓,将东胡各少数民族迁徙到河北地区;公元216年,又将北方降汉的匈奴安置在并州,分五部加以统治。虽然匈奴降汉,但匈奴部族仍保留着凶悍好斗、残忍嗜血天性。在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致国力空前衰败之际,匈奴见有机可乘,起兵反晋。公元316年,匈奴军夺取长安,西晋灭亡。包括匈奴民族在内的16个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了政权,开始了长达近300年的战乱。在混战中无论是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还是以匈奴为主的游牧民族均生灵涂炭,中原大地血流成河,一直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结束战乱。经过历史风雨洗礼和涤荡,包括匈奴在内的一部分民族西迁、一部分在历史中湮灭,一部分融入汉民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征和习俗,生活在华夏民族大家庭当中。

5. 西迁匈奴对印度的入侵。当中国陷入乱世之际,印度的“笈多王朝”正处于鼎盛之际。不过,在公元5世纪,东支匈奴人即所谓的白匈奴人,渡过奥克苏斯河,向南推进到达印度。在匈奴人的猛烈攻击下,笈多王朝于6世纪前半叶崩溃。

(三)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第三次冲突与融合

游牧文明第三次对农耕文明的大冲击始于13世纪。这次大冲击主要来自蒙古人和突厥人。 但这次大冲击与以往的历次大冲击不一样,它不仅没有直接导致众多主要文明的灭亡,反而在西方促进了西方基督教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东方则形成了元朝对中国的统治。

元朝时期,蒙古人的西征是欧洲的又一次“上帝之鞭”。1219年开始的成吉思汗征讨花剌子模是蒙古的第一次西征,在这场西征中,大将哲别在乌克兰打败俄罗斯联军。拔都、蒙哥攻破波兰、匈牙利,直逼维也纳城下。旭烈兀继征服波斯后,攻克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都城巴格达,以及叙利亚都城大马士革。蒙古帝国版图囊括了里海,外高加索和俄罗斯、东欧诸国。蒙古在东欧和中亚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钦察汗国四个大汗国,而在我国境内设立了元朝,由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及其后代掌握。虽然蒙古人的西迁具有巨大破坏性一面,但无意中也开启了中西直接交流的历史。自此以后,中国的火药、印刷术、纸币还有炼铁高炉及冶金技术陆续传入西方。这种东西方的交流促使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在政治、宗教、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人文思想等重要领域均产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蒙古帝国灭亡了东亚和西亚的许多国家,在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将东西方文明在版图上连在一起,人类的全球化从蒙古帝国开始,蒙古作为游牧民族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东方,从蒙古帝国分离出来的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1211年,新疆各地归属蒙古帝国,1247年,吐蕃被蒙古招降,在元朝建立后首次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276年,结束了云南长期割据于中央政府的局面。从此,分裂400余年的华夏再次实现统一,打破了封闭状态,真正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客观上说,蒙古民族为华夏的大一统做出了贡献,没有元朝就没有今日的中国版图。

十三世纪的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的瓦解已耗尽游牧民族最后的气血,以后的世界,再也没有任何游牧民族有能力重新组织新的力量对农耕世界形成世界性冲击。后来虽然还发生过满族人主中原,建立大清朝长达近300年的事件,但那只是游牧民族对华夏农耕文明的单一冲击,并没有发生世界性的影响,也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所带来的最后一击,成为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冲击农耕民族最后的绝响。

四、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启示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长达几千年的冲突与融合,塑造了当今世界文明的格局,也必将对今后的世界产生持续的影响。这种冲突与融合,也给我们许多启示:

文化的征服大于武器的征服。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对文明民族的武力征服最终会被文明民族的文化所征服。蒙古在中亚后代对印度的征服,建立了莫卧儿王朝,但蒙古人几乎完全印度化。蒙古在中亚建立的汗国也基本上伊斯兰化。在中原,元朝虽然顽固的坚持蒙古文化,但实行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了华夏中央集权制的传统,汉语中也吸收了许多来自蒙语的语音。几乎无一例外,蒙古民族在本土以外建立的帝国都与当地文明融为一体,只有蒙古本土仍然保留着蒙古地道的文化传统。

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

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融为一体,使得经济活动更为健康活跃。每一次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都使得农耕文明的空间获得了扩大。最初的亚欧农业带仅限于北回归线至北纬35度左右的狭长地带,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冲击使之扩展了 8—10个纬度,达刻 了多瑙河——高加索——锡尔河——天山山脉一线。第二次大冲击又使农业带向南北扩大了共约20个纬度,向北扩展到易北河、黑海、里海一线,而向南则扩展到孟加拉湾。第三次大冲击之后,游牧世界明显更加缩小,以致到最后收缩为一些孤立的地区,并演变成半农半牧的民族,和农耕民族区别越来越小,经济活力越来越足。

游牧民族为农耕民族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农耕民族在文明程度上高于游牧民族,但比游牧民族文静柔弱、缺乏活力。对异质文化的吸收有助于农耕民族提高自身的文明水准,增强民族血性,提高抵御外来民族武力侵扰的能力。面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袭,血的教训让农耕民族不得对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进行改革,并大力借鉴游牧民族的某些技艺, 壮大民族力量,强大国家实力。中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07年在国中实行“胡服骑射',成为关东各国中除齐国之外的最大强国,以至于公元前270年一度大败秦兵,就是一例。

封闭保守的农耕文明需要开放强悍的游牧文明给予冲击才能焕发生机活力。农耕文明的天然保守,若无外来文明的冲击,有可能逐步萎缩退化。有时生与死、血与火的冲击与锻造,不同文明刺刀见红的竞争,反而有利于文明的发展与生长。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比,虽然文化较为落后,但并不是所有游牧民族都处于野族状态。他们大多数处于氏族和部落发展阶段,伹不少游牧民族已有一定程度的文明,有的已开始由游牧转为定居并从事一定耕作, 有的在手工艺方面已达到相当水平,有的出现了国家形式的萌芽并拥有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当游牧民族侵人农耕世界后,也多多少少把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技术传给了农耕民族。事实上,后来印度的古典文明和希腊的古典文明, 都是由人侵的印欧语族创造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