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节气,赋予了白茶不同的美,《暮春》,一款专供会员的春寿眉

《1》

今天收到山上寄下来的一箱寿眉。

春寿眉。

采自那片还没有取得有机证的生态茶园。

采自春夏之交的暮春。

暮春是什么季节呢?

从节气上来看,是即将“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时节。

用红楼梦里的日历来推算,是抄检大观园后宝钗搬回家去了,黛玉生气了,湘云订了亲待嫁不出门了,迎春嫁去孙家天天被家暴,邢岫烟定给了薜蝌,晴雯死了宝玉与袭人间埋下猜忌种子的那段时光.......

距离姐妹们莺莺燕燕,倚红偎翠,丫环婆子挤了一园子,热热闹闹过节的日子,才不过几个月。

从春来到春去,有些人,却已经耗尽了一生。

故而,在初春的时候,人们是欢欣鼓舞的,而到了暮春的时候,人们是惆怅的。

惆怅旧欢如梦。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已尽,夏将来。

这一个和风瑞畅的花期,算是要结束了。

《2》

春寿眉,通常我会把它们分为两种。

不是一级和二级。

不是特级和一级。

是仲春和暮春,两种。

采得早一些的寿眉,叫做仲春寿眉。采得晚一些的寿眉,叫做暮春寿眉。

仲春寿眉,顾名思义,生在仲春。

是春季的中间那一段,最春暖花开,最春光明媚的时节。

是韦庄的《思帝乡》里描写的那种美好: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这种“春风十里马蹄疾”的晴好天气,最适合人类思春。

这种天气情况下生长起来的春寿眉,也特别地清郁,特别地清冽,特别地冰凉沁人。

只觉得汤感清纯,每一口,都鲜嫩爽口、鲜香无比。

而暮春寿眉,顾名思义,生在暮春。

生在那个“无限残红著地飞,溪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东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的春尾。

这个春去太匆匆的季节,林中的花儿,都掉落了。草儿长得葳蕤茂密。柳树丰神俊朗,杨花也被风给吹到了海角天涯。

这时候,人们怀念着明媚的春,却也欢迎着热烈的夏。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晴好。

暮春时节阳光充沛,日照时间拉长,茶树接受的光照更多,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更长。

光合作用生成的能量,储存在细胞内。再通过日夜不停的呼吸作用,将这些能量,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叶片细胞深处。

于是,暮春的寿眉,它的叶片更宽一些,绿色更浅一些,没有那么春深似海的感觉,反而有了夏的热烈与激越。

同时,它的叶片又更厚实一些,更有弹性一些,摸上去,表层的蜡质层,更厚更硬挺一些。

《3》

在暮春,我们拍生态茶园,会发现,叶片都长成了反光镜——在正对着的阳光的角度,每一片叶片都有可能在阳光照射下,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来。

这便是因为叶片更厚实,蜡质层更厚实的缘故。

同时,生态寿眉的叶片,又比台地寿眉的叶片,略小一圈,略厚一些。

因为是吃羊粪长大的缘故,生长缓慢,发育缓慢,远远望去,整株茶树枝条虬劲,叶片略稀少,采摘完毕之后,还有一点秃顶之嫌,按外貌协会的标准来看,这棵生态白茶树,还真的不怎么美观。

而身体结构上的这些不同,令暮春寿眉们,获得了明媚的阳光味道,与甜美的花香——既有春的清丽多情,又有夏的靓丽奔放。

像秦可卿,兼职了钗黛之美。

是位不可多得的妙人儿。

《暮春》2021生态春寿眉

品鉴笔记

第一冲:

第一冲的盖香就颇有层次,先是晒干的青草的味道,接着是袅袅的花香,再接着居然是立秋季节出产的迎秋拥有的鲜妍明媚的甜花香——似杨槐,似榆钱,鲜中带着香,香中带着甜,另具一股别样风流。

第一冲的盖香就层次如此丰富,让人不由得充满期待,后面几冲,这款春寿眉会绽放出怎样的光芒呢?

汤水淳和,鲜爽度极高,水中草木香葳蕤,端得是极清丽、清新的一款茶汤。

汤水干净,极度爽口。回甘里鲜香涌现,几乎要化身香草美人。

第二冲:

鲜甜的花香,是盖香的主角,这一次,鲜爽感与甜香,这两种香气,终于和谐地统一了。

再闻,发现鲜与甜,鲜草香与甜花香,两种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气息,居然如此融洽合一了,完美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共同生成一股极有记忆性,极有特点的气息。

独属于这款生态春寿眉的,没有在别的白茶身上闻到过的气息。

令人过鼻不忘的,一闻就能识别的独特DNA。

汤水芳香扑鼻,水中内质颇足,喝这款生态春寿眉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去嚼它,是的,没看错,是咀嚼的嚼。

其实人家只是一杯茶汤,是液体,并不适合嚼,但村姑陈为什么想要嚼呢?盖因汤水极稠,又极香,含在嘴里的时候,仿佛在吸食一杯花香果冻。凌凌然有晶体在汤中,须得去嚼它,才不负这般的花香,这般的稠汤。

第三冲:

一揭盖就是甜花香在汹涌,仿佛当年在海边看到的日出,平静的海平面上,霞光万丈,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盖上鲜爽气息在减弱,而尾调里,煮鸳鸯藤般的清甜草药香气,在渐渐涌现,此消彼长却不影响这款茶丰腴的香气。

又鲜又甜的花香里,伴着微甜的草药凉茶气息,这种奇异的CP,也亏了这款生态春寿眉才有。

汤水颜色显现出极浅的鹅黄色,淳和的晶莹茶汤,亭亭玉立,汤水表面的小气泡,凝在其中,仿佛琥珀中的那只小爬虫,一眼千年。

汤中鲜爽感更浓郁了,想来,盖上缺席的那一部分鲜爽气息,尽皆跑到了汤水里来,于是,这冲的茶汤,虽然没有闻到,却可以喝到,并且分外地鲜,分外地甜美甘活。

这种极度的鲜,还给了舌面极佳的刺激,于是,在汤水咽下两三分钟之后,舌面依旧是鲜的,香的,甜丝丝的,并且,还有极强的生津感。

人说好茶舌底鸣泉,村姑陈认为不够妥帖,好茶舌上生津,舌面上老早就被刺激得津液四起,哪里还轮到舌底下去?

第四冲:

盖上的香气,最后以草药香收尾,这就是春寿眉散茶的特质——以鲜爽感打头,以花香占据中场,最后还是草药香收了场。

曲终人散的时候,那曲难忘今宵,是草药香演奏的。

水中的鲜香,依旧强劲,原来它之所以在盖上不显,是因为全部落到汤水中之故,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显现在盖上了,还是尽落水中,给我们喝下肚为是。

茶汤中除了鲜香,还有花香,花香清郁而微甜,像是春花与夏花的结合,春花冰清,夏花热烈,冰与火两重天,合而为一的时候,竟然无缝对接了。

可见造物主的奇妙,可见这款生态春寿眉的神奇之处——它生在春夏之交,既秉承了春的娇美,又承接着春夏的烂漫,像是朱碧二姝,同归了北燕慕容家似的。

香汤稠滑。

含一口茶汤,遥想慕容皝的风姿,不禁醉了……

【后记】

之前上架的那款生态春寿眉,是仲春采摘的。

大约是谷雨前后。

而现在上架的这款生态春寿眉,是暮春采摘的。

它们都采自同一片生态茶园,但时间不一样,天气不一样,生长阶段不一样,故而,外观不一样,香气与滋味,也不一样。

暮春,比仲春的叶片要大,梗要长,芽头要瘦小。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美好。

它这独特的外形,赋予了它独有的风格特质,那是任何一种天气,都不能成就的,兼具春与夏的,空灵与柔美。

不同的节气赋予了白茶不同的美。

万紫千红,环肥燕瘦。

令人沉醉。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2篇:那些宣传自己收青做茶的茶商,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9篇:如何区分牡丹王、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区分的吗?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想购买《白茶品鉴手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