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亏39亿,曾经的“时尚王者”也太惨了!

作者:大江

疫情的寒冬,还在零售行业蔓延!

继裁员关店,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之后,ESPRIT母公司思捷环球(以下简称“思捷”)也于近日发布了盈利预警。

来源:香港01

8月12日晚,思捷发布公告称,预期截至6月底的全年业绩录得除利息及税前亏损约34亿港元,而去年同期的相关亏损则约为20.8亿港元。

全年净亏损也在扩大,从去年同期的21.44亿港元的净亏损增长为约39亿港元。

思捷还表示,由于疫情带来的重大不利影响,集团的年度收入按年下跌了约24%,仅为约99亿港元。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这个曾经一度被视为时尚标杆,被张国荣、梅艳芳等明星争相追捧的时尚品牌,也是节节败退,亏损严重。

来源:香港01

市值更是从巅峰时期的1715亿港元跌落到如今的18亿港元,从“蓝筹”降为“毫子股”,也让人唏嘘不已。

这个曾经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时尚品牌,终究还是在时间里褪去了亮丽色彩,只剩如今回忆里的寡淡了。

全面撤出中国
一再收缩市场
思捷上半年有点忙

然而思捷的败退,由来已久!

这个昔日的时尚品牌,早已沦为了过时大牌!

来源:网络搜索

自2008年金融危机起,传统零售步入低潮期,此后快时尚的崛起,也加速了思捷的衰退,盈利能力不断下滑,并且还在2013年首次交出了亏损的成绩单,全年净亏损达48.33亿港元。

后来还曾多次刷新自己的最差业绩,彻底走上了没落的不归路。

谋求自救的思捷也曾经历重组,调整品牌策略,还高价挖了竞争对手Zara的墙角,把Zara的主帅马思浩给请了过来,但依然难抵颓势,马思浩也于2018年卸任。

而对于中国市场,思捷也是不想错过,在2018年11月公布的集团未来5年战略计划中表示,到2023年要在中国开出220家分店。

没想到没等来细细布局,却等来了个拦路虎,2020年开年的疫情黑天鹅,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也加速了思捷的重组计划。

为了重组中国业务,思捷在2月发布的2020财年中期业绩中就明确表示已经准备好了5500万的裁员成本,撤出中国计划提上了日程。

3月底德国大本营也宣布失守,思捷旗下位于德国的6家附属公司都申请了启动财产保护诉讼程序,德国业务溃败。

4月开始加速撤离中国市场,大规模清仓,在线上和线下同时推出了低至1折的促销活动,并且在5月31日全面关店,正式撤出了中国市场。

来源:香港01

上半年为了重整业务与时间赛跑的思捷,下半年也依然还在调整的路上。

7月初思捷公布了裁员计划,将在全球裁员约1200人,其中包括1100名德国员工以及100名香港员工,还打算在11月底关闭50家德国门店以优化店铺。

并且还由于慕尚集团违约没能成立合资公司,与慕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也告吹了,思捷于7月底宣布与慕尚集团终止了合资协议。

尽管整个上半年思捷看起来很忙,但是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而现在不断收缩市场、一退再退的思捷,撤出各国市场的时候干脆利落,此后再想打开,是否会顺利可能也得打个问号了。

曾经的香港时尚标杆
巅峰市值达1715亿港元
现在却无人问津

思捷的败退,也让人不甚唏嘘,这个曾经的潮牌,一度成为时尚标杆,在香港80年代掀起了一阵ESPRIT风尚,成为时尚潮流的重要指标。

甚至曾经在香港,没有穿过ESPRIT的衣服,没有去过香港铜锣湾兴发街ESPRIT店,都会被视为不入流,不时尚。

巅峰时期的思捷股价更是高达133港元/股,市值达到了1715亿港元,让当时的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

相比之下,现在的思捷境遇不可谓不惨淡,股价只有0.96港元/股(截至8月13日),总市值只有18.12亿港元,还被投资者称为“毫子股”,没有投资价值。

而失去了消费者青睐的思捷,也越来越沉寂,甚至就连退出中国市场也是悄无声息,没有溅出什么水花,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只有1万,讨论也只有7个人。

但商业市场向来不进则退,思捷的衰落,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冲击。

曾经的时尚界王者没落,尽管可惜,但也不是无可代替,终究会有一茬又一茬的“后浪”赶来,替换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

勾搭小mall,
入商业地产交流群!
关注独角MALL
get零售商业前沿资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