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
摘要
患者女性,61岁,主因“左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2h”于2019年12月25日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患者平素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病史,就诊时血压165/110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初诊时NIHSS评分为10分,完善头颅CT平扫未见出血,于发病后3.5 h接受了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溶栓后2 h NIHSS评分6分。患者急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期间完善入院常规实验室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21 mmol/L,总胆固醇6.16 mmol/L,空腹血糖5.9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6%。患者在院期间完善头颅MRI结构影像学检查提示右侧脑室体部旁、放射冠及基底节区超急性期梗死灶(图1A);完善头颅MRA和CTA检查进行血管评价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存在重度狭窄(图1B、C);脑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检查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提示右颞顶片状区域低灌注改变(图1D)。患者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对于该患者,应如何制定二级预防策略,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图1 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 A: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右侧脑室体部旁、放射冠及基底节超急性期梗死灶; B: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提示双大脑后动脉环池段、右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多发管腔局限性狭窄; C:弓上CT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混合斑块,管腔未见明显狭窄,左侧椎动脉起始部迂曲,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局限性重度狭窄; D:头颅CT灌注成像提示右颞顶片状区域低灌注改变 Figure 1 Patient′s brain imaging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表现为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体征,症状持续不缓解,头颅MRI提示右侧基底节急性期梗死,故脑梗死诊断明确。患者虽既往无明确危险因素,但入院时血压偏高,完善影像学检查可见颅内外动脉多发狭窄及斑块,同时患者否认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病史,在院期间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等心脏结构和节律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故病因考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发病机制考虑低灌注栓子清除能力下降和动脉到动脉栓塞。患者合并存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出院时继续给予双联抗血小板、强化降脂稳定斑块及血压管理等治疗,择期完善介入评估。
卒中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第一位病因。中国卒中现患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年龄标准化后的卒中发病率最高(每年354/10万人)。缺血性卒中作为卒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我国卒中比例高达80%。缺血性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中国的卒中调查数据分析显示1年卒中复发率约为8.2%~16.0%[1, 2],5年卒中复发风险高达41%[3]。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需要制定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的措施和标准化策略,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包括抗栓治疗、降脂治疗、血压管理、血糖管理等,这对降低卒中复发至关重要。此外,通过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和戒烟限酒等措施干预缺血性卒中的行为危险因素,对预防卒中复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缺血性卒中正确的临床病因分型对患者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不同的病因需要采用不同的二级预防策略。因此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病因评估与筛查,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制定的基础。目前,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的卒中分型系统是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 TOAST)分型[4]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 CISS)分型[5](图2)。通过患者在院期间标准的病因筛查与评估流程(图3),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从而为指导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方案制定奠定基础。 图2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 Figure 2 Etiology classification of ischemic stroke 图3 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内筛查与病因评估流程 Figure 3 In-hospital screening and etiological assessment process 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但尚遗留许多问题,对于病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策略有待探索,需要未来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发现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面对形式严峻的卒中疾病负担,危险因素的有效干预以及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精准治疗管理有助于降低卒中复发。此外,未来结合新技术的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策略,发现新的治疗干预靶点,智能化健康管理等可以对改善患者预后带来重要帮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