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书法大家,曾任陕西书协主席,篆书雄浑老辣

刘自椟

刘自椟(1914-2001),号迟斋,也署自读、自犊、自独、嵯峨山民。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东里堡一个名医世家。曾任西安工业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常务理事、陕西省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馆员,曾被中国书协授予“终身成就奖”。

刘自椟书法

刘自椟以书法名世,擅长诸体,尤以篆书成就最高,粗犷、雄浑、劲健、辛辣是其篆书风格特色。读刘自椟先生的篆书,有几点令人印象深刻:

01整体上雄沉、苍劲、朴茂的书法意象

一是整体上雄沉、苍劲、朴茂的书法意象,这是其篆书(包括隶、行草等)普遍呈现的精神气息及个性风貌,这种风貌远接金文、石鼓朴质厚重之气,近承吴昌硕、齐白石诸家之风格。刘氏篆书阳刚正大气象乃上追三代朴茂书刻而得其真谛的反映。

刘自椟书法

魏晋以降,人们孜孜以求的汉魏古法即包涵秦汉篆隶古法,而其来源自然是之前(先秦)之篆法,即上面说的殷、周、秦一脉书刻传统,其精神是古质浑厚的、苍茫大气的。刘自椟熔铸秦汉,更上追商、周,对三代及秦汉书法、特别是篆书系统下足工夫,故能得上古书刻三昧。

02内含多种篆书技法的自出新格

刘自椟书法

二是内含多种篆书技法,是以石鼓文为基、糅合大小篆之上的自出新格。具体地说就是用笔上以石鼓文粗浑苍茫的点线笔画为主,结体上综合金文、小篆、卜辞等技法,根据文本或单字做具体发挥、即兴变通,字形体势则常取小篆、石鼓文纵长之态。

刘先生注意一幅作品内书体的统一性、气韵的一致性,虽常做几种篆体的融合,但力避不合规律、无统一感的多体“拼盘”,如他的篆书八言联,选择了小篆与金文的结合,即点线上、字形上及整体面目上运用小篆法,单字结构上参入金文意趣,如此重点突出一两种篆法而达到全篇风格统一。

刘自椟书法

03创变有度,自出新意而不逾篆法规矩

三是创变有度,自出新意而不逾篆法规矩。篆书创作中一个可发挥处是字形、结构上的可变性,乃篆书独特魅力所在。但篆法之变、字型之变须依据篆体构形原则,不能无所依据地随意发挥或“创新”。

刘自椟在古文字方面多有研究,稔熟于上古字形的由来与规则,他的篆书构字多变而有据。如篆书“醉高歌二十章”条幅,以石鼓、小篆等为体,在此基础上加以字形变化,“醉”“章”等字取甲骨文、金文结构并加以发挥,并略取楚简书笔意,使篆书形式上有了新意。

刘自椟书法

04总结

篆书创作离不开对篆书发展史的全面了解。商—周—秦是书刻(篆书系统)的主要时期,殷、周、秦由大篆而小篆(也即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演进之路,基本包含了篆书体系演进的全部。近两千年后的清末民初,篆书又再度兴盛,出了多位名家。

刘自椟书法

刘自椟先生篆书的研究、取法系统正是大体涵盖了上述范围,他走的是由秦代至近代、再大幅度上追并定格于三代的路子,这也是伴随他学识、眼界、书艺逐渐提高、开阔而实现的。这一取法之路、借鉴方式,特别是对传统精神的理解和化古为新的意识,颇值得习篆者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