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月刊•散文篇•特约作家◇】《神仙汤》||□ 邹仁龙

《当代文学家·2021·第一期(1-2月)》(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2021.02  第44期  总第568期

散文显示屏

文学顾问:孔灏、  相裕亭、 徐继东、  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华、李敬伟  国画顾问:徐开领

摄影顾问:王红军       法律顾问:吕庆根

本刊总编:清涟一荷       本刊主编:汪兴钊
执行编辑:零下(综合)      陈革非(诗歌)
魏社岗(小说)   周毓麟(小说)
雪霏(综合)   甜蜜凉爽(散文)
□ 美文聚焦 □ 
神仙汤
(散文)
文/邹仁龙(江苏)
南方人,痴迷汤。似乎喝口汤,比喝酒还要如痴如醉,神魂颠倒。
这一点,广东人尤甚。广东人的一天几乎是从一碗煲汤开始的,从日出,到日落,他们似乎都在伴随日行喝着汤。
南方人,做汤的功夫足,不但下足了功夫,也下足了本钱。
江南人对做汤讲究,一丝不苟,从不含糊。在他们眼里,这做汤,就像做人。选材必须真材实料,去杂存优。
江南人尤其喜欢做鱼汤和鸡汤,因为江南是鱼米之乡,鸡鸭鱼虾,食材优良。另外,江南的水八鲜,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才有了八仙过海,大显神通的厨艺展示机会。
江南人平时常做的,还有茶树菇鸡汤、玉米萝卜大骨汤、豆苗蘑菇汤、冬瓜丸子汤之类的汤肴。来了兴致时,苏州人还炖些藏书的羊骨汤、羊杂汤。也炖些老鸭汤、栗子鸡汤、牛腩莲藕汤、苦瓜煲猪骨汤之类的功夫汤。
喝上一口浓白汁香、细腻爽滑的功夫汤,那个滋润绵香,润人心魄滋味,别提多爽了。只要尝了第一口,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喝第二口,嘴不由己再来第三口,让你停不下来。
这就是鲜醇味美的汤水给人带来的诱惑,这种诱惑是无法阻挡的。这也就能够诠释了江南人为什么会对汤这么地痴迷,如此地钟情。
能喝上一碗江南人用三至四小时,乃至有时要用一整天细火慢炖出来的汤,那绝对是一种福份。喝了这口汤,一天的劳顿疲乏顷刻间便会溶消在一碗稠浓的、润泽身心的汤水中。烦恼和忧愁瞬间便会烟消云散,留于口唇齿舌、心头口头的只剩了盈盈的满足!
汤分红、白。但总体白汤居多。尤以蔬鲜为主。红汤主荤,肉食是主角。
江南人的厨房里,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砂锅。大的小的,瓷的瓦的,形形式式,各式齐全。少了砂锅子,那厨房就不能称之为厨房。
精心烹饪,才会获得美味佳肴。南方人坚信,付出才能获得。所以,他们才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煲,去煮,去炖!
做汤的享受,不仅在汤之本身,也不仅是尝到一口色味俱佳的八珍玉食。口齿留香的原汁原味,对于煲者来说,有时并不在汤水,而在烹饪炖煲的过程。因为,在爱汤的人眼里,这是一种成就!
记得小时候,苏北老家的水乡人也很爱喝汤。但真正想喝一口原汁原味的荤腥鲜汤,那还得是在逢年过节时,或者婚嫁喜庆的宴席上。再不然就要成为月婆子才可以享受。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开荤。母亲从外婆家抓来了一只鸭。回家后,母亲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极其用心地将这只鸭做成了两道菜。一道红烧鸭肉,一道鸭架炖汤。
母亲做菜很拿手的,那味道绝对不比大厨差。那红烧鸭块烧芋头,看上去就油光光的馋人。尝一块便舌生甘津,香浓满口。更馋人的是母亲注入了更多的耐心和细心炖出的那盆汁汁的鸭骨汤,刚端上桌子的时候,馋眼馋相地朝热气腾腾的碗中望去,香喷喷、油汁汁的稠浓汤水中,隐约浮现着那些黑木耳、鲜竹笋、嫩菜芯、脆荸荠。再加上横七竖八的鸭骨头组合于一起,像极了一幅水粉画。
急不可耐地用勺子荡开漂在汤面上,点缀其中的青翠香菜末。用舀汤的汤匙轻轻地将汤汁小心翼翼地送入口中, 一时间,鸭肉的淳香、竹笋的鲜香、木耳的幽香、荸荠甜香、青菜的清香......伴着汤料的鲜味一起,便在嘴里放肆地弥漫开来,弄得满嘴的口水都来不及咽下,只好任其丢人现眼地流出了唇角。
慢慢地嚼一口鲜鸭肉,细腻爽润。咬一下嫩竹笋,脆嫩有声。品一朵黑木耳,滑腻似玉。尝一片荸荠片,浅香甜津。最后再美滋滋地喝口汤,那个美呀!可真是尺颊生香,郏齿味盈!
这一碗母亲亲手煲的鸭架汤,那个鲜美的味道在我的记忆里珍藏了半个多世纪,于今天再揭开封口时,依然是热气腾腾的鲜味充盈。它已深深地浸入到了我的骨子里,成了我永世回味的、咀嚼的、品脍的“神仙汤”!
这个汤的味,也从此成了我人生中诠释生存与进取的一种比对。怎样用心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世界。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就像母亲用心炖出的这碗汤,便是一份值得永世品味的浓淡翫味!也是一份品不完的汤,抒不尽的情!
不过,那时候这种奢侈的享受,一年中也就能品尝到一两次。喝得多的,还是另一种“名”不符实的“神仙汤”。
平时的日子里,母亲做饭也都会做碗汤。不过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能喝到的也就是些清汤寡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通俗易懂的话,就叫做青菜萝卜豆腐汤。已经很令人馋涎欲滴。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润汤,也让我至今都念念难忘。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神仙汤”。
其实这个冠以实名“神仙汤”的味道也不错。另外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费事,不耽误工夫。并且还不讲究食材。只要有酱油、葱花,或蒜泥、蒜花、荤油(猪油)、素油即可。将这些材料放入碗中用开水一冲即得。再讲究些,加入些虾米、紫菜,要是能有虾籽酱更妙。最后再撒些胡椒粉、香菜末,一碗“神仙汤”便大功告成。
上学的那会,放学回家后,清汤寡水的“神仙汤”泡冷饭,那是家常便饭的事。也是自那时起,吃饭泡汤就成了一种饮食习惯。
那时候不讲究,能填饱肚子就行。但那个味道却再也没能忘掉,它已成了一道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汤的味道,有时候是用来回忆的。儿时的许多往事仿佛都已经溶化在了一碗汤里,现在品起来,味道似乎比酒还要浓烈。
那时候,奶奶规矩多。这不许,那不行。整天穿钉鞋,拄拐棍的,生怕偶俫细小的在好时辰,坏时辰时,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冒犯了神灵。
平常的时候,听她唠叨得最多的两句话是“吃不言,睡不语”、“嘴上吃,眼睛望,势头不对就泡汤”。但这后一条,在大年三十时又无效,因为三十晚上的年夜饭是不允许泡汤的。“泡汤了”不吉利。还有就是来年出门要逢阴雨,行路时会泡成个“落汤鸡”。哈哈!不过我这个“翻腔猴子”从来也不怕,汤要泡。不管是三十晚上,还是大年初一。这汤是无论如何不能少。因为这已成了我生命中的永恒记忆,它是母亲的味道,是亲人的味道!
一碗神仙汤,是汤,也是酒。酒醉人,汤迷魂!汤如美酒一饮尽,舌舔唇齿心品味!粗陶陋碗里鲜亮的碧绿,漂浮的金黄,隐约的奶白,滋润的汁香。都是我生命中不能遗忘的一部分。一碗“神仙汤”,虽然没能让我得道成仙,但至少让我学会了做人。足矣!
2021年2月23日作于苏州

一日一画

YI RI YI HUA 

秦嘉业,女,汉族,画家,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南昌书画院名誉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本期责任编辑:雪霏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作者风采
江苏作家、特约作家:邹仁龙

作者简介:

邹仁龙,公元一九六四年五月一十生于水乡兴化,现居水乡姑苏,水是魂,乡是家……
入过职,下过岗,上过山,下过乡,经过商,务过工…..
有小说,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泰州日报》,《兴化日报》,《九天文学》,《芙蓉国文汇》,《品诗》,《速读》,《当代文学家》,《神州文艺》,《作家》微刊等。作品入选《今古传奇》传媒出版社《2020优秀作品年鉴》。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

文学顾问:

李锋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

法律顾问:吕庆根先生

书法顾问:

侍少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

李敬伟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摄影顾问:

王红军先生(江苏摄协会员、《江苏摄影》采编)

国画顾问:

徐开领先生(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江苏省财会学院客座教授)

特约主播:

水.寒傲似冰女士、宁静女士、清山先生、愚人先生

当代文学家协会作家理事会
各地分会主席、副主席名单

宋海红:江苏省分会主席

韩  英:宿州市分会主席

文香婵:河南省分会主席

陈石秋:重庆市分会主席

晁岳超:山东省分会主席

成泽宪:南京市分会主席

贺龙国:江苏省分会副主席

刘继平:连云港市分会主席

郭晓峰:辽宁省分会主席

邓英肇:邵阳市分会主席

陈革非:深圳市分会主席

张更桑脑乳:甘肃省分会主席

余谦:河南省分会副主席

(发展添加中......)

《当代文学家》特约作家,亦在继续招聘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