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发热就说明病情在恶化吗?不要慌,处理措施全在这!

发热是癌症患者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家属会误认为是感冒发烧所导致的体温上升,其实癌细胞所导致的。这时,有人会问癌性发热是在恶化
肿瘤热”其实是肿瘤引起的人体机体反应,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 、由于肿瘤生长,使肿瘤组织相对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坏死或由于治疗时引起肿瘤细胞破坏,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导致机体发热;
2 、由肿瘤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
3 、肿瘤内的白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内源性发热;
4 、肿瘤细胞释放出抗原性物质,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出现体温过高;
5 、对部分肿瘤细胞,如果浸润到体温调节中枢,也可导致中枢性发热。
除上述情况,肿瘤患者还常见另两种发热情况,即肿瘤压迫导致的局部感染,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导致的显性或隐性感染。出现这些情况,患者均需接受积极的抗感染处理
话题推荐:

癌性发热症状
1、癌性发热的患者热程或长或短,有的患者可达数月之久,呈间歇性
2、癌性发热以低热为主,少见高热,体温常在37℃-38℃。或患者仅自觉身热,而体温并不升高,或尽管发热,有时体温可高达40℃。
3、少数患者以持续性高热或不规则间歇发热呈首发症状,发热通常比较规律,常表现为午后发热,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用药,在夜晚体温能逐渐恢复正常
4、癌性发热运用抗感染治疗无效,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
5、癌性发热患者由于体温高,患者常有全身不适、乏力感,有些患者伴有自汗盗汗、精神不振、纳差等症状。
6、血液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大多正常
不同原因肿瘤发热的处理措施
1

普通感染

①肿瘤患者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由细菌、病毒、霉菌感染。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尤其常见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
②特点: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多有伴随症状,如咳嗽咳痰,尿频尿急等等。
③处理:肿瘤患者普通“头痛脑热”,就是通常说的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担心,多休息,多饮水,或者吃点抗感冒药就能好转
2

药物热

①肿瘤患者常常会用到一些特殊的药物,如博来霉素顺铂干扰素白介素唑来膦酸等等,这类药物常见副作用就有发热。还有输血及血制品有关的致热原性反应也会导致发热,比如输注白蛋白、输血等。
②特点:一般来说,与输血或者药物有关的发热持续时间短、发热常在治疗后24小时内自行消退
③处理: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停药后24小时内热会自行消退。一般处理方法是多饮水,停掉可疑药物,也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常规退热药。
3

脑转移后中枢性发热

①当癌转移至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这类发热不多见,可作脑CT或者核磁确诊。
②特点: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虽然高热却无颜面潮红等表现,反而可见皮肤干燥、四肢发凉。
③处理: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疗效欠佳。
4

放化疗后发热

①放疗后发热主要由放射性肺炎引起。食道癌,肺癌,纵膈肿瘤患者往往可能会进行放疗,射线剂量和累积可能会造成放射性肺损伤,继而引发放射性肺炎,可根据病史、体检及胸部X线而诊断。据估计,化疗后9成以上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患者中约70%的发热由感染引起。
②特点:均有近期治疗史,放疗、化疗后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容易合并感染,放疗同时存在射线组织损伤,应激性炎症等。
③处理:多数合并感染,而且往往感染较为复杂。据报道,在感染的患者中约40%有菌血症;35%发热由细菌引起但无菌血症;还有15%由霉菌或者其他真菌感染引起。所以这类患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
5

肿瘤热

①当排除上述原因而未发现感染性病因时,必须考虑肿瘤性发热的可能性。
②特点:
(1)每天中至少有一次体温大于37.5℃,且多数不超过38.5℃;
(2)发热超过2周;
(3)各种化验检查无感染证据;
(4)无过敏情况;
(5)用经验性及合适抗生素治疗7天后发热仍不退;
(6)用萘普生后发热可迅速而完全消退。
③处理:几乎常为间隙性,发热可达数月。各种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及扑热息痛对肿瘤性发热无明显退热作用,非类固醇性抗炎药如消炎痛萘普生对肿瘤性发热有效
肿瘤患者如果出现发烧症状,建议:
1、判断是哪种类型的发热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发热,要规范使用抗生素;如果有留置导管在病人体内,要排除是否是导管引起的;放化疗期间的患者要定期复查血常规,当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低的时候,会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这个时候要暂停放化疗,提升白细胞。
2、及时退烧
用常用的退烧药,比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或者辅助物理降温的方式,例如温水或酒精擦浴都可以。用温水或25-40%酒精溶液150-200毫升,用布浸时候轻轻的搽摩表皮肤及四肢,特别是大血管(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及腋窝)所经处,时间5-15分钟,直至体温降至38℃即可。
3、补充水分
退热之后会出现大量的排汗,引起人体脱水,所以发热的病人需要大量的补液。此时的饮食原则也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
温馨健康贴士
1 、抗肿瘤治疗后患者可根据既往出现的不良反应,配足辅助用药,如止吐、止痛、退热、升白或升血小板的药物,减少来院次数;
2 、化疗期间患者免疫力较低,为避免感染,建议尽量在家活动,少去人流密集地。如需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接触人群时要有2米距离;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身体状态可以,建议室内适量锻炼与运动;
4 、保持良好心态,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规范治疗;
5 、化疗期间如需入院,尽量减少在外停留时间。

End

【重要提示】本公号【家属说】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