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品牌对话"(一)

在中国品牌日期间,做了一档访谈节目,与《上海质量》杂志甄总编就"质量与品牌"进行了对话。

第一个问题谈的是质量与品牌的关系。当下,"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已形成社会共识。美国质量专家克劳斯比写过一本书《质量免费》,书名不免让人费解。其实,当质量成为每个员工追求的自觉行为时,质量就会像空气和阳光一样,必需而又自然。这就对应上了品牌创立的基本逻辑:利他才能利己。唯有如此,追求质量就成为了一种内生动力。

克劳斯比强调"从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那么,怎样才算做对呢?质量的定义是"满足要求的程度",其要求是顾客的要求,这就指向了品牌及产品的定位。有洞的牛仔裤对小青年来说是时尚,对我来说是废品,说明品牌所服务的顾客不同,其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站在品牌的大格局下来看,质量就变得简单而明了了。

一个企业如何看品牌,就反映了该企业的品牌发展水平。或把品牌当作传播工具,这是最初级的;或把品牌作为营销手段,这就上了一个台阶;而把品牌认作战略资产,这便抓到品牌的核心,即价值。

怎么来提供价值?我的感悟是:品牌是一系列社会关系的集合。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组区隔符号。如张记和李记两个品牌,就要进行市场的区隔,这是厘清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关系。二是一贯性的价值承诺,这里包含了质量保障、环境保护等。这是兑现你与消费者、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无形资产。作为战略性无形资产,自然与股东、与员工也有关,需要品牌来增益与股东、员工的关系。

所以我们要非常清楚,要以“利他才能利己”为基点,建立起这个思路,然后再把品牌那几方面关系定位清楚。

品牌做到最后,质量就会变成自觉行为,变成内生动力,达到一种“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的高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