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动画片,你永远也等不来第六集……
眼睛瞪得像铜铃
射出闪电般的机灵
耳朵竖得像天线
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
20年前的夏天,坐在电视机旁,吹着吊扇或落地扇,吃着西瓜或冰棍,准时收看动画片的场景很多人都不陌生。
那个年代,有一部国产动画叫《黑猫警长》。其实用“部”这个字是不准确的,因为《黑猫警长》总共只播了5集,每集只有不到20分钟,加起来甚至不到一部电影的长度。
那个年代的国产动画不乏优秀之作,有很多卓越的动画制作人奋斗在这个行业。
时至今日,《黑猫警长》在豆瓣的评分仍高达8.4分。
现在回想起来,该片有一些相当“血腥”的画面,比如新婚之夜螳螂夫人吃掉丈夫这种,童年看的时候完全不在意(或许是涉世未深,压根没看懂)。现在奔三的“老男人”重温,反而感到有点难以接受。
这让我想到小学同桌给我讲的一个“笑话”:她表哥比她大五岁多,她读小学二年级时,她表哥就初三了,偶尔寄宿在她家楼上。有一段时间表哥迷上悬疑小说,写完作业不敢一个人上楼,就拉着她一起上楼;后来,她读初二时,她表哥作为高三复读生,仍偶尔寄宿在她家。这时换她不敢上楼了,就喊她表哥一起陪她上楼……
说白了就是,小学之前因为太小,对鬼怪、妖怪这些都没概念,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自然也不害怕,就算听了什么“张震讲鬼故事”也完全无感(因为太小了,听不懂);读了高中后,心智开始逐渐成熟,对这些东西自然就不害怕了。
《黑猫警长》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很卓越的动画厂商,大闹天宫、宝莲灯、舒克和贝塔、阿凡提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等都是该厂的杰作)于1983年下半年至1987年改编出品的5集系列动画片。该动画自1984年播出以来,立即受到少年儿童们的喜爱,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黑猫警长》讲述了机智、勇敢、帅气的黑猫警长率领警士痛歼搬仓鼠,破侦螳螂案,消灭一只耳等一个又一个危害森林安全的案件,令森林中的各种动物得以过上安枕无忧的日子的故事。
这故事主线太简单了,故事发生地就是在森林(国产动画经常把故事主线背景设定在某某森林,比如蓝精灵系列)。
《黑猫警长》的导演戴铁郎原籍广东,1930年生于新加坡,1940年回国,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曾在30余部美术片中担任动画设计。
事实上,创作《黑猫警长》的时候,戴铁郎的整个创作团队都是刚进厂没多久的年轻人。有人质疑年轻人的资历不足,戴铁郎说“年轻人不做事,怎么学习?”他非常看重年轻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年轻人的想法“更有孩童的味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动画片总是以画面上一个大大的“完”字结束,黑猫警长却举着手枪“砰砰砰砰”打出“请看下集”四个字。还有黑猫的造型,戴铁郎设计了许多不同的黑猫形象,拿到幼儿园和少年宫向孩子们征求意见,才最后确定了一个头戴“大盖帽”的警长形象(有争议说黑猫警长的制服造型类似纳粹的军服,或许也是导致戴老先生受到压力停止制作续集的原因)。
许多80后至今对黑猫警长使用的各种先进武器记忆犹新,殊不知,“热追踪导弹”、“喷气式摩托车”都有其真实的“原型”,它们来自戴铁郎特意订阅的国外流行科技杂志。为了让团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许多人物和场景,也是他自己一笔一画描绘出来的。
《黑猫警长》为何当年只拍五集?原因有很多,甚至比知乎上描述得更复杂曲折,远非“那个年代人心险恶,被逼退休”这么简单。可以说,既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也有版权纠纷的因素,还有商业利益的考量,以及团队人手的配置,甚至还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内部的人事斗争……
原来,童年的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被“包装”出来的理想世界……就算看似单纯的动画片背后,也离不开各种负责的利益博弈和斗争。
戴老先生年届九十,爱人、女儿都已过世,唯一的儿子身体状况欠佳,一直没有成家立业,如今戴老先生一边料理50多岁的儿子,一边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如今整个生活状况淡泊,不希望被打扰,也无心翻陈年旧账,当然也不太愿意接受外界的一切采访。
“世界上有很多原因,很多事情会把你困住,可如果你心里面装着一个世界,拿起笔,世界就是无穷大。”戴老先生2014年唯一一次接受访问时,只简单说了这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