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线】张勇--《我们的团队与三线建设研究》
2019年7月8日至9日,“全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第二届代表会议暨弘扬三线精神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大邑雾山农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国防科工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四十多家单位的专家及三线建设的亲历者150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三线建设遗址的保护利用开发和弘扬三线精神展开深入研讨。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教授、三线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勇做了《我们的团队与三线建设研究》的发言。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我们的团队与三线建设研究
(发言提纲)
四川外国语大学 张勇
一、我们的三线建设研究团队
1.研究机构
201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三线建设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勇教授担任所长。这是国内外首家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机构。
2.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包括2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其中2名为三线子弟,涉及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二、我们的三线建设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
已主持三线建设的纵向研究课题9项,其中2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国内名列前茅。
2.研究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编写著作3部。
其中,近期出版了张勇主编的《多维视野中的三线建设亲历者》。本书采用口述历史、回忆录、调研札记与学术论文等形式来谱写“三线人”的生平史,记录三线建设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及家庭的生活轨迹和生存状况,触摸他们灵魂深处的声音,探寻时代变迁的历史脉络。
三、我们的三线建设宣传与普及
1.普及
除了学术研究外,我们还做了大量三线建设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包括口述作品、调研札记、漫画创作、新闻报道、学生竞赛等多种形式。
2.合作
我们与许多三线建设亲历者以及三线企业、地方政府、博物馆、传媒公司等有广泛的合作。
四、未来的三线建设研究
1.长远目标
和目前中国当代史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三线建设研究具有诸多潜在的优势,近些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效。未来学界应通力合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研究和推广工作,将其打造成中国当代史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中极具影响力的研究领域。
2.实现路径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形成一个旨趣相近、联系紧密、互动频繁、学科交叉的三线建设研究学术共同体。其次,要秉承学术之用、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通过三线建设研究拓展当代史研究,发挥服务社会的现实作用。再次,要具有多维视野,从大历史的视野进行古今中外的比较,从大交叉的视野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从大合作的视野进行学界与三线企业、三线亲历者、政府部门、媒体以及普通公众的对话与合作。最后,还要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研究、资料整理与理论研究、本学科与他学科、学界与社会的关系。(本段为笔者在“首届中国三线建设史研究工作坊”上的发言,后经人民网报道)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定价:68.00元
从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却又鲜为人知的经济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
对于这个数千万人的庞大群体,国家和社会理应给予更多关注的目光。这些建设亲历者或成就显赫,或默默无闻,或经历坎坷,或平淡如水,但他们的人生故事及其映射的那段历史,都同样值得铭记。
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如同大江大河中的点点水滴,在历史的洪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浮浮沉沉。当代的中国人,个体的命运时常裹挟于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城乡变迁等历史事件之中。倘若将每个人的生平史都汇集起来,便能勾勒出更为宏伟且鲜活的历史画卷。
本书采用口述历史、回忆录、调研札记与学术论文等形式来谱写“三线人”的生平史,记录三线建设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及家庭的生活轨迹和生存状况,触摸他们灵魂深处的声音,探寻时代变迁的历史脉络。
口述历史是以访谈的方式搜集历史亲历者的口传记忆。受精力、身体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三线建设亲历者不能亲手撰写回忆录,通过口述访谈可帮其记录下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家庭、社会的变迁。本书精选出的10篇口述史作品,尽可能地保持了三线亲历者讲述时的原汁原味,更为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生命历程和生活轨迹。
回忆录是当事人记录历史的一种重要形式。本书从数十篇回忆录中挑选出11篇,作者分别来自重庆、四川、上海、辽宁、山西、甘肃、贵州等地,他们中既有第一代“三线人”,也有三线“二代”,甚至“三代”。开卷品读,您就能发现,三线建设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调研篇则集中展现了三线建设研究者们的调研过程和理论探索。前6篇为田野札记,是研究者赴三线企业实地考察、到“三线人”群体中采访调查时的见闻、感悟与思考。后5篇为学术论文,分别从三线工厂的筹建、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三线职工的婚姻生活、建设者的饮食生活、三线建设历史书写中的公众参与等角度做了深度剖析。
书中的32篇作品虽角度不同、观点有别,但殊途同归,都旨在记录各自真实的人生历程和书写这段不应忘却的历史记忆。
(以下内容可点击放大查看)
(以下内容可点击放大查看)
2019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