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赚钱的核心秘密(两句话,价值千万)
这些天在给金融思维训练营的同学上课的过程中,我反复提到了两句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话,至少每一句都价值千万:
1)个人认知与市场主流预期的偏离度,决定了你要承受的短期波动。
2)个人认知与未来客观实际的偏离度,决定了你多大程度上能抓住趋势。
当然,这两句话,如果没有在金融市场里交易过的同学,是不会有深刻体会的。但稍后,我把它们稍作扩展,你就会发现,这两句话对于个人成长,工作生活等其他非金融投资领域,一样适用。
ps,这两句是我自己原创的,如有雷同,你抄我的。
先讲金融市场里的投资交易行为。
以上第一句话,讲的是短期问题,是对波动的理解和把握,也是战术的问题。第二句话,讲的是中长期问题,是对趋势的理解和把握,也是战略问题。
在金融市场,要做好投资交易,这两句话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中长期的问题,解决的是能不能抓住赚大钱的机会的问题。赚大钱,几乎都离不开跟随趋势。比如牛市里为什么“股神”遍地,而熊市里巴菲特索罗斯也可以亏钱,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雷军说,顺势而为是创业成功的关键。金融市场投资交易,赚大钱的关键,同样是顺势而为。
但光看到大方向,并不能构成赚大钱的充分条件,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另外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能很好地处理短期波动。也就是通常说的,要拿得住筹码,稳得住仓位。不然,纵使你看到了接下来的光明未来,但在当下的雷雨天气里,也可能被劈死了。
解决中长期和短期波动的问题,离不开对金融市场定价和运行逻辑的深刻理解。这当中最重要的是,是深刻理解定价的两个“收敛”。
1)在短期当中,价格运动收敛于市场主流预期。
2)在长期当中,市场主流预期收敛于未来的客观事实。
因此,在长期当中,价格运动会收敛到经济金融的客观事实。但在短期当中,价格与未来的事实是完全可以偏离的,有时这种偏离的幅度不可谓不大,时间持续不可谓不长。但最终来讲,理性总会回归。理性的回归,就是价格往客观事实收敛的过程。
因此,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不难发现,要少受短期波动的影响,就要花大力气研究和揣摩市场主流预期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仓位和交易尽量往上去靠,这样就能保证自己和市场先生的舞步节奏一致。
不要忘记,任何时点的金融市场的价格,都仅反应参与者的预期。最主流的预期,决定了预期合力,进而决定了价格走向。因此,哪怕在当下,相较于未来的客观事实,市场主流预期错了,价格仍然会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运动。
既然主流预期可能错误,那么另一方面的收敛,交易者就不得不同时把握。也就是中长期价格往事实的收敛。如果交易者有较大把握,当下的市场主流预期存在较大可能的失误,那么在保证当下交易节奏不至于让自己“爆仓”的前提下,提前布局与未来事实更接近的交易头寸,则可能在未来事实发生时,大有斩获。
这里的问题有两个:
1)对未来事实的判断,必须要有足够胜算。
2)短期与主流预期的偏离,不至于让自己过分受伤,甚至爆仓。
绝大多数时候,市场的主流预期都不会与未来的客观事实偏离甚远。但在少数时候,这种偏离是明显的,甚至是致命的。
比如当年英国公投宣布脱欧结果时,做多英镑的交易员,很多输得裤衩也不剩。再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全球金融业对美国房地产市场非常稳健的主流预期,也导致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因此,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必须同时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既要盯着眼前,不能脱离主流预期太远或者太早,否则即便看到未来的客观事实,也等不到事实发生那一天。又要深刻研究未来事实可能的走向,进而在合适的时候,果断为未来事实做交易准备,埋下伏笔。
说到底,金融市场的交易,无非就是解决两个问题:个人预期与主流预期的关系问题,主流预期与未来事实的关系问题。处理好这两个问题,离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就不远了。
如果有读者读过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你可能会在书中发现一些类似的描述。这并不奇怪,因为市场的本质,永远都是人性的集合,从来都没有变过。
以上的讲解可能有些枯燥乏味,如果我们举一个实际的案例,大家就能秒懂。
以我今年交易铁矿石的过程为例。
从3月到7月,我大概持有了4个多月时间铁矿石的仓位,毫无疑问,整个价格上涨的大趋势我并没有错过,这源自对铁矿石供需再平衡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也就是未来在事实上,需要多久才能实现铁矿石供需的再平衡,这决定了大的方向。
但从短期来说,我也和很多交易者一起,经历了数次的深度回调。这些深度回调现在回头去看,显然与接下来的供需事实,严重不符。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波动在当时杀死了不少交易者。
为了应对这些波动,我不得不1)减仓;2)暂时撤出全部仓位;3)长期持仓辅之以短期交易,短期交易的方向可能是做空(长期我是坚定做多)。这些应对市场波动的方法,需要仔细感受当下市场的主流预期到底为何。
以上是这两句话在金融市场交易当中的一些解释。跳出金融这个范畴,在生活当中,这两句话我认为也非常有价值。
比如,从创业的角度来看,硅谷的风险投资机构,曾经做过研究,决定初创企业活还是死,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团队也不是钱,而是时机(timing)。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短期波动性的问题,你不能与“主流预期”相差太远。看对大趋势,进入太早就是先烈。进入太晚又只能是追随者。
再比如,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一个人思维品质的跃升,我认为最大的标志,就是让自己的主观认知与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相契合。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认清世界的真相”。认不清真相,一旦发现自己想的和事实不同,就会产生痛苦,也会阻碍成长。
当然,如果太早地认清真相,往往又会变得孤独和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厉害的人,在常人的标准看来,并不幸福。因为这些“少数人”,脱离当下的“主流预期”太远了。
以上,大概也就是叔本华所言的“钟摆理论”:人生总在痛苦和无聊当中来回摇摆。何谓痛苦,就是你在努力往世界本来面目靠的时候,就很痛苦。何谓无聊,就是你融入人群,与主流认知保持一致的时候,就是无聊。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金融市场里成为一个好的交易者,真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