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城市中心点、中轴线与城门设计的风水文化概略
北京中轴线最初设计的堪舆风水依据根本环节一直是历史文化空白,我们是不是也有义务填补这一空白呢。
研究者普遍认为:元大都城址的勘定、宫城的规划是在精通易经与堪舆学的刘秉忠以及助成其事的赵秉温等主持下进行的。毋庸置疑,大都的建设和设计与勘舆风水有密切关系。元代著名堪舆著作《平砂玉尺经》就是刘秉忠所撰,该书得到明代国师刘伯温认同作注。仔细揣摩该书言语,衔接居庸山水关城与中轴皇城,可体察刘秉忠的中轴线堪舆风水观念。如其中:“察万里之平垅而首尾当知”;“水交砂会之方,乃见真龙入首之地”;“虽四通八达之区,必有伏元归气之所”;“左关右界,为入首成胎之要”;“精灵聚于六秀之方,英粹诞于天门之上”;“天根呈众妙之门,月窟启玄机之户”;“是故博换转关,实龙行体势之真”;“所贵双兴并至”;“生气长,福重祸”;“三吉凌云,虽十数里,何嫌于远”。由此可知,元初定大都的风水理念源自于传统的杨公风水学说,应该是一整套传统的以城门为支点,罗盘为工具,阴阳五行“易”理为核心的进行生气推演的理论体系,不可用后世的其它风水概念混之。
于德源著《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谈到元大都建设:“《元史·刘秉忠传》载:'四年(1267 年),又命秉忠筑中都城,始建宗庙宫室。八年(1271 年),奏建国号曰大元,而以中都为大都’。大都城名、元朝国号,皆出自刘秉忠。参与大都城选址和规划的还有行右三部事赵秉温。赵秉温受学于刘秉忠,至元初奉命与'太保刘公(秉忠)同相宅,公因图上山川形势、城郭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经营制作之方’。”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可知大都城廓的建设和定位均严格依照“图上山川形势、城廓经纬与夫祖社朝市之位”等与风水、经纬、礼制相关的缜密计算制定的,如何将“山川形势”、“城郭经纬”、“朝市之位”三者关系处理好,元代采取了先取风水大势脉络的连接方法定方位。
先后主持设计,并监筑建设上都和大都的刘秉忠首先提出建设大都的指导方针:“盖地理,山有形势,水有源泉,山则为根本,水则为血脉,自古建邦立国,先取地理之形势,生王脉络,以成大业”。从刘秉忠这番话的含意可以理出,元初非常重视地理形势和生王脉络,首先要背山靠水,将山定为“根本”,将水视为“血脉”,首“取地理之形势”,结果才能“生王脉络”之气,形势与脉络是“成大业”战略目标的一条线。范镇之在其《幽州赋》中有一段文字,在现代有关北京城市的文章中,作为重要依据被多次引用,讲的是北京的风水大势:“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和《元史·志第十·地理一》都描述北京的地理“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外局大势。这两段记载文字分别出自元代晚期和明代,是多少年后的总结之说。证实从刘秉忠设计大都城市开始的前后时间段,“居庸”是元初在规划大都的风水形胜之地大势外局自然环境中涉及的仅有具体地名依据(也是笔者所能查到的有关大都建都唯一多次采用的最具体地名),与郝经早期所言“背负关岭”及“居庸关”是一致的并密相对应,成为元代及后世各朝共同认可的堪舆北京述说北京的具体依据。
“枕居庸”的“枕”字在易经里有解。《易·坎》中有“险且枕”像,“险且枕”是坎卦蕴涵的主要原则之一,“险且枕”的主体意思为须小心谨慎,居险而能安。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宋辽金以来,特别是元代初期的“枕居庸”地理观确定了北京城700年风水大势的依据核心,将“居庸”(今关沟)在北京风水大势外局的重要地理位置描述得十分清楚具体。我们在上都与大都之间考察,既有山水形势又有成吉思汗和中原王者脉络的地理位置非关沟风水莫属,与元代皇帝两都巡幸路线完全一致。笔者着重指出,本文引述的仅有历史记载相关用词中有多个传统堪舆风水的关键词汇,譬如“背负关岭”的“背”字即为典型的风水字义,类似文字字义需要定向诠释。
元大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先做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搬迁,体现周礼《考工记》的古代城市,处处闪现着汉与多民族的文化内涵。我们需要认可的客观历史事实是,刘秉忠设计大都城时,首先决定了大都城市的“中心点”,遵循了先中心点、后中轴线,形成自钟鼓楼至丽正门(今正阳门)的中轴线,最后再据此确定皇城的具体位置和分布。大都中心点基本在今钟鼓楼的位置上,曾经背山靠水建立大都城市的“中心台”。我们要明确的是这个中心点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而是“中心”点(台)。中心点在古风水学中又称立极点。大都城市的中心点,决定了大都城市中轴线的北部端点,决定了大都城市向南延长的中轴线,决定了大都城市所有设计和建设的基点,继而使北京都城很有道理的在元明清连续延用了700多年。可见,元代大都城市“中心点”位置的选定对于元大都建设的至关重要。中心点位置体现了中轴线风水大势王者之气的来向,是大都城建设第一位的根本要素。在中心点要素中,关沟的“居庸”地理位置占有关键性主导因素。这一主导因素存在着多个古“门”文物鉴证事实。
大都北城郭西边的健德门在中心点及中轴线设计上体现出不可或缺的必要位置。健德门城门的设计以乾为天第一,起了“天行健”重大作用,在两都巡幸统治制度留下了实际记载和必要作用的可查。《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元大都城”一节有客观论证:“《元史·地理志一》大都路条载:元大都'十一门,正南曰丽正(今正阳门北)、南之右(西)曰顺承(今宣武门北)、南之左(东)曰文明(今崇文门北),北之东曰安贞(今安定门小关),北之西曰健德(今德胜门小关),正东曰崇仁(今东直门)、东之右(南)曰齐化(今朝阳门)、东之左(北)曰光熙(今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东广熙门),正西曰和义(今西直门)、西之右(北)曰肃清(今北京海淀区学院南路西端小西门)、西之左(南)日平则(今阜成门)’。东南西三面,每面各开三门,惟北面开二门。元帝居大都,每年三、四月都要往上都开平避暑,健德门(北西门)则为其出入都城必经之地。《元史·兵志三》载:'车驾行幸上都,太仆卿以下皆从,先驱马出健德门外,取其肥可取乳者以行。’《元史·祭祀志五》亦载:'若驾幸上都,三献官以下及诸执事官则诣健德门外,皆具公服于香舆前北向立,异位重行’。元帝自上都归大都,亦入自健德门。”大都北城郭由《周礼》制约的“三门”设计为健德门等二门,说明元代大都的健德门是特殊的设计,被皇家认为是元代皇朝“取山川地理形势”、“生王脉络”、两都巡幸的“生气”必经之门。
门的礼仪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绝不可缺少的,上至天子,下至平民,都有详细的礼仪礼制规定不可违。门在传统风水理念中为气息出入、动气、通气之所,起到支点的作用,没有门作支点,堪舆风水的挂气系统则无法定位。大都都城建设的风水概略中,城门的作用最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