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碑》释义4

《禹王碑》释义4

《禹王碑》宋嘉定年间摹刻

摘要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又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顶禹碑峰东,与黄帝陵、炎帝陵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镌石崖壁,宽140厘米,高184厘米,碑文9行,每行9字,凡77字,未有寸楷书“右帝禹制”。字体苍古难辨,郭沫若花三年,仅识三字.有谓蝌蚪文,有谓鸟篆。系宋嘉定年间摹刻于此。1935年建石亭护之,亭侧有清欧阳正焕书“大观”石刻,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概况

湖南长沙云麓峰上的禹王碑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 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3年仅只识得3字。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其实此碑是宋代时人们从衡山拓来的复制品。真正的禹王碑唐代还在衡山 、韩愈、刘禹锡赋诗歌咏,曾被称为南岳的“镇山之宝”。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禹王碑,因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大禹继父治水,“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的美谈,流传至今。

  禹王碑(根据史料记载)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9行,共77字。碑高1.7米,宽1.4米。字形如蝌蚪,既不同于甲骨钟鼎,也不同于籀文蝌蚪,苍古难辨。很可能是道家的一种符录,也有说是道士们伪造的。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4字。

  关于禹王碑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韩愈、刘禹锡诗作,但二人并未实地考察过。亲见亲摹其碑文的,是南宋时的何致。南宋嘉定五年(1212),何致游南岳,遇樵夫导引至藏碑处,始摹碑文。何致过长沙时,刻碑于岳麓山峰。明嘉靖十二年(1533),潘镒剔土得碑,遂摹拓流行于世。明代学者杨慎、沈镒等都有释文。碑文主要记述大禹治水之功绩。西安碑林、绍兴禹陵、云南法华山、武昌黄鹤楼等处,均以此碑为蓝本翻刻。

传说故事

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镌立着一块高1.84米、宽1.40米的大石碑。碑上镌刻 着77个宇。字体奇古,有如龙蛇行走,恰似蝌蚪拳身。传说这是为纪念大禹在岳麓山治水的禹王碑。相传,大禹来南方治水,以岳麓山为营地,带领长沙先民,斩恶龙、斗洪水,终于将洪水治好。长沙先民欢欣鼓舞,感激万分,纷纷要求在岳麓山顶上,立碑为大禹治水记功。大禹十分谦虚,不肯答应,但长沙先民执意要立,否则就不放他回北方。大禹只得答应,却提出了条件:碑文要刻得奇古,如天文一般,百姓不能相识。于是,长沙先民派来最好的石匠,将大禹提供的77个字样,全部镌刻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

  过了几百年之后,有天早晨,一位云游四海的老道士路经岳麓山头,他在石壁下好奇地停下脚步,面对着碑文,一个字一个字地考证辨认起来。从早晨一直到傍晚,认出了76个字。老道士兴奋不已,正要考证辨认最后一个字,忽然他感到脚下冰凉,好像被水浸了一般。他低头一看,只见自己正站在水中;他再回身一望,洪水就要齐天了。他吓得面无人色,一下把所有考证辨认的碑文全忘记了。此时,就见那洪水也随着他的忘记,一下子全退了。老道士望着退去的洪水,想着那刚才的景象,心凉胆颤。他想,这一定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于是,下山通告全城:禹王碑文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否则洪水淹天!

  传说是美好而又离奇的,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它并没有动摇文人学士考释碑文的信心,多少人为其花费了毕生的心血。原碑石于1212年(南宋嘉定五年)最先发现于衡山岣嵝峰,后来才摩刻于岳麓山头,故又称岣嵝碑。明代杨慎、沈镒、杨时桥、郎瑛,清代杜壹,当代长沙童文杰、杭州曹锦炎、株洲刘志一等人先后作“岣嵝碑释文”。

许多考释者都没有突破“大禹治水”的框框,而近年一些学者则认为“禹碑”并非禹碑。如曹锦炎认为岣嵝碑是战国时代越国太子朱句代表他的父亲越王不寿上南岳祭山的颂词。而刘志一则认为岣嵝碑为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三年)所立,内容是歌颂楚庄王灭庸国的历史过程与功勋。千古奇碑至今说法不一。

(0)

相关推荐

  • 四千年前大禹治水痕迹

    大禹是民间传说与尧.舜时代齐名的圣帝,大禹治水是他一生最显著的功绩.大禹治水为民造福,将永远受到中华炎黄子孙的歌颂.千古传颂的大禹故事,万民仰止大禹的精神,已经升华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四千年前大禹治 ...

  • 安宁的两通碑

    安宁的两通碑 (2018.10.5) 明朝人杨慎,在京城殿堂上,是敢"抗疏切谏"挑战万历皇权的铮臣:在云南民间,是名声仅在诸葛亮之下的传奇人物:在当代社会,人们可能不记得他的名字, ...

  •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长沙岳麓山禹王碑 | 静思斋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10月16日 写了两篇岳麓山的墓,今天不妨换个脑筋,来说一个很有趣的东东,按照国保名录中的立项,姑且称之为"禹王 ...

  • 《禹王碑》释义1

    <禹王碑>释义1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 ...

  • 《禹王碑》释义2

    <禹王碑>全译文 西安谢子展译 经过二个月的辛苦,居然把全文译出,本人也未想到.文中内容之珍贵,实在惊人.这是最早记载大禹事迹的文章,也是夏代最早的一篇文献资料.能译出此文,欣慰之至! 七 ...

  • 《禹王碑》释义3

    脊躬娄沙. 第一字是"背"字还是"脊"字,认不准,但背字常见脊不常见,是脊字的可能性更大.第二字左弓右身是为躬字.第三字下边从女,上面如山二重,是背篓的篓字,没 ...

  • 《禹王碑》释义5

    相关信息 2007年7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近来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 余吨的巨石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

  • 《禹王碑》释义6

    <禹王碑>释义6 明末岳麓书院山长,人称嵝山先生的吴道行着<禹碑辨>曰: 考<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此禹碑之 ...

  • 《禹王碑》释义7

    他的释文如下: 杨慎禹碑释文 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 ...

  • 《禹王碑》释义8

    禹王碑在宋朝谜一样地消失了,如今人们看到的只是宋代嘉定年间的复制品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最初发现于南岳衡山岣嵝峰,亦称<岣嵝碑刻>,该碑唐代还在,韩愈.刘禹锡还曾为此赋诗歌咏,但从宋朝以后就 ...

  • 《禹王碑》释义9

    <禹王碑>释义9 <禹王碑>释义八 <禹王碑>释义八(第二种解释:从还原真实历史方面) 八1--3(64--66)释义: 道生育万物而不宰,事物千千万,变化万端,但 ...

  • 《禹王碑》释义10

    <禹王碑>释义10 <禹王碑>释义九 禹王碑释义 单字译:二:堪建果,居殖畜,拾孵禽.三:丁多壮,并(舞)支(技)兴.(禹时已经有曹魏等姓,齐吴等姓氏有可能在大洪水之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