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题】(911)阿姆河锡尔河流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冰川,河水主要来自上游山区,中下游进入平原沙漠地带后,水量减小。
材料二:乌兹别克斯坦(图中M国)利用流经该国的阿姆河、锡尔河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因其盛产棉花,故有“白全之国”的美誉,棉花种植历史已逾两千年。但是2016年始,乌兹别克斯坦计划未来五年减种10%的棉花,以保证小麦、水稻等粮食的供给和改善当地恶化的生态环境。
材料三:下图为中亚部分地区简图。
(1)指出阿姆河中下游河段水量减小原因。
(2)简要评价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棉花的自然条件。
(3)从生态环境方面说明乌兹别克斯坦减少棉花种植的原因。
(4)为了防止阿姆河、锡尔河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
↓
↓
↓
↓
↓
↓
↓
↓
↓
↓
↓
↓
↓
↓
↓
↓
【答案】(1)降水少,支流汇入少,蒸发强,下渗多,农业灌溉等生产生活用水多。
(2)有利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流经,灌溉便利;地形平坦;沙质土壤,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不利条件: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3)可缓解加剧水源短缺(中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减轻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程度,恢复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灾害。
(4)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技术);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营造农田防护体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等。
【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中亚区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
(1)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流域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支流汇入少,蒸发量大,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的高山冰川,河水主要来自上游山区,中下游进入平原沙漠地带后,下渗多,水量减小。
该区域主要种植棉花作物,耗水量大,农业灌溉等生产、生活用水多,大量抽取阿姆河水。
(2)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分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该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沙质土壤,适合棉花的生长。由于地处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合理的灌溉使该区域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3)因为棉花生产的耗水量大,减少棉花种植,可缓解水源短缺的现状,进而减少风沙灾害,减轻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程度,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据材料可知,农业生产中不但消耗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大量的淡水,还造成极大的浪费、污染和生态恶化,可以从开源、节流的角度进行分析,所以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上下游的水资源;提高灌溉技术,发展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广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营造农田防护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节约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