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天文书二

天文书序
天理无象。其生人也。恩厚无穷。人之感恩而报天也。心亦罔极。然而大道在天地间,茫昧无闻,必有聪明睿智圣人者出。心得神会斯道之妙。立教于当世,后之贤人,接踵相承,又得上古圣人所传之妙,以垂教于来世也。圣人马合麻,及后贤辈出。有功于大道者,昭然可考。逮阔识牙耳大贤者生,阐扬至理,作为此书。极其精妙,后人信守尊崇。纵有明智,不能加规而过矩也。
庶几观象,可以省躬修德,思患预防,顺天心,立民命焉。遂召钦天监灵台郎 臣 海达儿 臣 阿答兀丁,回回大师 臣 马沙亦黑 臣 马哈麻等,咸至于廷,出所藏书,择其言天文阴阳历象者,次第译之。且命之曰:尔西域人,素习本音,兼通华语,其口以授儒,尔儒,绎其义,辑成文焉。惟直述,毋藻绘,毋忽。 臣 等奉命惟谨。开局于
右顺门之右。相与切摩。达厥本指。不敢有毫发增损。越明年二月,天文书译既。缮写以进。有旨命 臣 伯宗为序。臣闻,伏羲画八卦,唐尧钦历象,大舜齐七政,神禹叙九畴,历代相传,载籍益备。其言天地之变化,阴阳之阖闢,日月星辰之运行,寒暑昼夜之代序。与夫人事吉凶。物理消长。微妙弘衍矣,今观西域天文书与中国所传殊途同归,则知至理精微之妙,充塞宇宙,岂以华夷而有间乎。恭惟
皇上,心与天通,学稽古训,一言一动,森若神明在上,凡礼乐刑政,阳舒阴敛,皆法天而行,期于七曜顺度,雨旸时若,以致隆平之治。
皇上敬天勤民,即伏羲尧舜禹之用心也。经传所载,天人感应之理,存于方寸审矣。今又译成此书常留
睿鉴,兢兢戒慎。纯亦不已,若是其至哉。是书远出夷裔,在元世百有余年,晦而弗显。今遇
圣明,表而为中国之用。备一家之方,其何幸也。
圣心廓焉大公。一视无间,超轶前代远矣。刻而列之,与中国圣贤之书,并传并用,岂惟有补于当今,抑亦有功于万世云。
  洪武十六年五月辛亥
  翰林检讨 臣 吴伯宗谨序
第一门 说撰此书为始之由
凡书中紧要之理,则备言之。其说有两等。第一等说,要知天轮行度之法,必用浑仪,并测星之物。以算法推详其理,为此,已撰二书在前,若人于此书精通,则知此为至高至实之文。第二等说,天轮七曜,有吉有凶,应世上之吉凶,其吉凶云何,必有上文所言浑仪算法,体验而后知之。然非一定之理,间有不验之时,不可因其不验,遂废此书也。如太阳性热且燥,太阴性湿润,又如四时不等,寒暑不同,或雨多,或雨少,因各星与太阳相遇或太阳与各星相遇在何宫分,或各星自相遇,以此故也。此是显然之理。自古相传至今,若人参透各星性情衰旺,及相遇度数,则知四时寒暑旱涝疾疫,又知人事祸福吉凶。既能先知,凡事可以预备。
第二门 说七曜性情
太阳性热,且燥。能热所照之物。
太阴性湿润,所照之物,亦得滋润。
土星性寒,微燥。
木星性温和,又热而润,热多润少。
火星性极燥,极热。
金星性亦温和。又热而润,润多热少。
水星性不定,遇热则热,遇寒则寒,遇润则润,遇燥则燥。又说水星属气,生风。
第三门 说七曜吉凶
木星金星,吉,性温和。因性温和,故吉。
土星火星凶,土星性极寒,火星极燥热,因极寒极燥热,故凶。
太阳太阴二星吉,太阳与太阴,或与五星三合六合则吉。相冲相会,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