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距离
石门的山村里,住着一对老俩口,大概都已七十多岁了。女主人由于长年累月田间地头劳作,导致背驼的很厉害,但身体仍然十分硬朗,打柴,锄草,种菜每日忙碌不停。男主人可能年纪大的原因,耳朵听力有障碍,虽然每天戴着助听器,但是和人交流仍然十分困难。他每次路过我门口,看到我都要和我打招呼。山里人淳朴,虽然年纪比我大好多,由于辈分的关系,他仍称呼我二舅:“二舅,你在干啥呢?”“二舅,你吃饭没有啊?”... ...等等。尽管我离他很近,扯着嗓门回答,他仍然答非所问,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他确实听不见。而他驼着背的老婆和他说话,声音并不大,他却能听得到。昨晚在一起聊天,他老婆说:“二舅,你不用那么大声和他说话,大声他反而听不见。”我哭笑不得,大声他都听不见,声音小他更听不见。
由此我想到了上大学时,一次课堂上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人们在生气时不是在“说”,而是在“喊”呢?大家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因为我们生气了,我们失去了理智,所以我们会用喊的。教授又问:“但是为什么两人吵架,那人就在你旁边,你还是要喊,难道不能小声的说吗?为什么总是要用喊呢?”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说了一大堆,但是,好像没有一个答案能让老师满意。
最后老师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穿越心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喊。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导致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更大声地喊……”老师接着继续问:“而当两个人在相恋时,会是什么样呢?”答案事实大家都知道,情况刚好相反,不但不用喊,而且说话都很轻声细语,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很接近,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通常是耳语式的说话。但是心中的爱,却因此更深了,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言语,所以相恋中的两个人,只用眼神就可以传情,而那时,心与心之间,早已没有所谓的距离了……所谓眉目传情,暗送秋波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有段时间,妻老是埋怨说:”看人家谁谁俩口子天天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你怎么好像和我没话说。”我想我们俩口子的心灵之间距离应该很近吧,所以不必像年轻谈恋爱时的卿卿我我,也不必像其他俩口子整日叽叽喳喳。老夫老妻无需每日多言,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大概就是指的这个吧!就像石门山庄的老俩口,虽然一人有耳疾,但是老俩口相濡以沫几十年,有些东西早已默契到骨子里,心灵与心灵的距离自然很近,所以外人很难沟通的他们却很容易。
人与人的交流,不单是身体与身体的交流,更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有时,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心远了,就必须提高音量,确保那颗遥远的心灵能够收到讯息。心近了,就算远在天涯,心中默念默想,对方一样能收到爱的信息。所以,不论和谁交流,都把心拉近,用心交流,心近了,一切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