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满满的仪式感,对孩子来说,就是精神上的富养

一位粉丝在后台和我说,她是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宝宝已经上幼儿园了,这次五一,要举办了亲子活动,老师要求家长和娃穿着亲子装去参加。

她和先生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平时根本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东西,也是为了陪孩子参加活动,他们全家第一次去挑了同样的服装,在挑选衣服的过程中,三口人非常开心讨论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最后全家敲定了一款心仪的服装。

等到去幼儿园参加活动的那天,他们第一次穿的整整齐齐出席活动,孩子满心欢喜的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说:“现在谁看到我,都知道我是你们俩的宝贝了”。

孩子说出的话语触动了妈妈的心,她和先生清楚感觉到和孩子之间链接,仅仅是一套亲子装就得到了清晰的呈现。一家人,这个词语在那一刻,变得特别幸福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仪式感”,也是我们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并非矫情和做作。一份源于孩子和大人,深刻体会到的感情寄托和表达,这种仪式感特别幸福。

这位母亲在后台的这段留言,让我想起了往事,记得读初中时,每天早上我坐在饭桌旁吃饭的时候,母亲就在旁边帮我装饭盒,因为中午在学校吃要自己带饭。现在回想起那个场景,还会感觉特别温馨,从小到大,这一路走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美好。

其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感觉到最幸福的却不是什么大事,而是这些暖心的小细节。仪式感,其实很重要,也是精神上的营养。

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童年

我们经常说,生活需要有仪式感,但是这句话好像只是说说而已。我们没有因为孩子取得了成就,要在晚上给他们点上蜡烛,开一瓶香槟去庆祝。这种仪式感的教育,都被家长们有意无意的而忽略过去了。

家长总说自己工作繁忙,而且孩子们的作业也很多,没有时间去打理这些细致的点点滴滴。很多孩子满心期许,等待爸爸妈妈参加自己的家长会或者是运动会,但迎接他们的却是父母因为工作忙碌的缺席。

还会认为,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送孩子去好的辅导班,带他们去买喜欢的东西。但是孩子不希望家长缺席自己的成长过程,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仪式感。

黄磊曾说:想给娃留下甜蜜的时光,也就是很多年后,孩子回忆童年,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全家人在屋子里烤饼干,空气里都飘满香味。长大以后想起童年这些甜蜜的时光,会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

仪式感能够让娃有创造幸福的能力,这也会让宝宝感受到自己被父母重视。同样也会有安全感,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

如何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教育心理学家说,仪式感不只是追求表面的那种形式,重要的评判标准是可以让我们体会到内心的富足。

1、传统的节日聚会要参加

无论工作多忙,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赶回家里陪着老人和孩子,全家人一起吃饭,那种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会让孩子记忆犹新。

这也就看出来和平常的日子不一样,多年以后,孩子长大了,他无论多忙也会奔赴到家中陪家人过年过节,这就是仪式感。

2、家里人的生日要记得

送上祝福和礼物,哪怕是让孩子用笨拙的文字写上一句话,也充满着对这个生日的重视。

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如果不能远走,就在附近的公园或者是小景点看看也可以。

让孩子们知道,节假日会有父母陪着自自己出去玩,体会到这些日子和普通的日子是不一样的。这种仪式感让孩子有所期盼。

3、习惯和孩子们互道晚安

很多家长觉得,和宝宝说早安晚安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其实这对于培养宝宝的仪式感来说挺关键的,一句温柔的晚安,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爱,同时也可以让宝宝学会对家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阳光而自信。

枕边育儿寄语:

生活其实都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这些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平常的日子中总有一些独特和充满意义的时候,家长们多给孩子一点仪式感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