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倪博洋:中古二等介音的语音性质
1
前言
中古二等字可能带有特殊介音。(郑张尚芳,1987;许宝华、潘悟云,1994;黄笑山,2002;杨剑桥,2013等)黄笑山根据二等字“牙喉音小韵用唇音字作反切下字时,开合口混淆不清”,认为“/-r/介音可能有某种圆唇的色彩”(黄笑山,2002)。这一研究思路提醒我们,要解决二等介音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发掘文献中的反切行为、异读材料等内部证据。
2
王三本《刊谬补缺切韵》体现的二等介音性质
,奴版反”,其中“打”“冷”互用,自成一类不与他字系联。“
”所属的“潸”韵,除了“板”小韵外,其他小韵切语的切下字都是“板”,比较特殊,可能与其常用字少有关。“类隔”切用字极为整齐,可对比一等如豪(含上去)的舌音小韵15个,牙喉音切下字只有6个。这些切语之所以选用牙喉音切下字,是因为牙喉音发音部位与ɯ对应的半元音ɰ同是velar,又都具备[+high]特征,故最容易拼切。而牙喉音的发音部位加上后面元音的元音性特征,或许在语流中能够带出这个二等介音。
3
其他中古文献体现的二等介音性质
4
内部文献中的演绎论证
5
音系格局、域外对音与当代方言的旁证
6
中古二等字的介音与二等合口字的演变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20年第5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