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唐诗《秦妇吟》:“乐府三绝”之一,真实再现千年前的大灾难
公元880年,已经45岁的书生韦庄,又信心满满的来到长安,可是运气太差,不但没有参加成科考,还赶上了黄巢的起义军攻占了长安。
书生韦庄被困在长安城,有机会亲眼看见世界第一大繁华都市长安,如何在战乱之中变成了人间地狱。
两年后,侥幸逃脱灾难的书生韦庄,借用一位萍水相逢的女子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公元880至882年黄巢起义攻占长安期间的那一幅最真实的人间大灾难场面。
由于韦庄高超的描写技巧,这首诗就像一部电影大片一样,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实震撼的战争灾难画面:
镜头一
画面一开始,是灾难过后的洛阳城: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君能为妾解征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时间是中和癸卯的春天,也就是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地点是在洛阳城外。花依然盛开,四方路上行人都稀少,更没有车马扬起的尘土。
忽然看见一个女子在杨树下休息。她披头散发,眉头紧皱,似乎很悲哀。
诗人上前询问。女子没有说话,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她哭了一会,对发问的诗人说:“因为兵乱流落到这里来的。在沦陷的长安城里待了三年,至今还记得那边的情况。如果你愿意为我解鞍下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我也可以为你停留一会儿(讲讲我的经历)。
镜头二
灾难开始之前,生活还是那么的美好宁静。富饶的都城,生活优越的贵族女子,正在上班的官员,不知道幸福安逸的生活会瞬间会改变。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诗中的这个女子大概是长安贵人家里的一个女子,那天早上起来,她正在靠着栏干,教鹦鹉说话。镜盒打开了,但她还还没有梳头,生活过得慵懒惬意。
忽然就看见门外尘土飞扬,又听见街上有人在打鼓。居民们都慌慌张张地走出门来,上朝办公的官员都赶回家来,还怀疑他们听到的消息是不是可靠。
这时西边有官军开拔进城,好像打算调到潼关去担任警备。同时有消息传来:京都禁卫部队已顶住了敌人,敌人一时不会打进城。
不一会,家里的男主人回来了,人都有点懵逼了。他说:看见皇帝已逃难出城,敌人的白旗已经遍地都是,应该是乱军冲进城来了。
镜头三
可是战争能放过谁呢?下面是一个大场面的描写,就像是电影的全景,也许读完会让我们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它却比历史对战争的描写更具体和生动和真实。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轰轰崑崑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日轮两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前八句写长安城中景象,人们先是慌乱,都互相呼唤着东躲西藏。屋子里是一片混乱,门外是兵马驰突。
后八句写皇城里起火,夜晚的天象也显示着灾难。长安皇城中南北七条街,东西五条街,都是政府公署仓库所在之处。宦者星共有四个,在皇位左右,这里用以比喻拥护皇帝逃难的内官。皇帝所在之处,天上有一股紫气,皇帝改换居住的地方,紫气也跟着迁移。台星是三台星,共有六个,是三公的天象。现在台星也被敌人的妖光所拆散了。这是用以比喻朝廷官员都逃散了。
最后四句作概括:家家流血,处处冤声,伎女小孩,都被抛弃。大难来时,谁又顾得了谁呢?
镜头四
下面是一个一个的分镜头,都是些活生生的悲惨画面。这些人的战乱遭遇,一千年以后读到也让人惊心,也想愤怒的大喊,也要同情的落泪。
分镜头之一
被掳作贼妇的东邻妻子: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这是一个刚刚结婚的新娘子,因为美貌,保住了性命,被乱军掳走。屈辱的活着,说起来都是泪。
分镜头之二
不愿被玷污而被杀的西邻少女: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分镜头之三
与家人一同投井的南邻新娘: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分镜头之四
活活在梁上被烧死的北邻少妇: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所有美好的女子,都在这场灾难中罹难幻灭,而讲述这个故事的女子,她的命运和东邻的那个女子差不多,被乱军掠走。那些死掉的就已经结束了,幸存活下来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分镜头之五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蓬头垢面眉犹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跟着乱军的这三年,不管是精神心理,还是生活都痛不可言。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都记载有黄巢的军队有吃活人肉当做军粮的事情。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为骇人的记录,在这首诗中也有所反映。
这个女子自诉白天吃的就是“人肝脍”,晚上还要对着蓬头裹面,眉毛画成红色的乱军首领,这种身心都遭到摧残的生活,苟活着,也真是不容易呀。
镜头五
是不是官军来了就好了?随着官军的反攻,连基本的生存也渐渐无法保证: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黄巢占领长安大约有两年。这期间官军曾经暂短的收复了长安,但是后来黄巢又反攻回来,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包围着,阻止了黄巢的粮食运输。
这种情况,造成长安城中米价飞涨,食物供应困难。尚让(黄巢的丞相)家的厨房里止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
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
活脱脱一副人吃人的地狱画卷。
史书记载这些靠在墙边,无力行走的灾民,往往就被乱军拿走,当了军粮。
这里还有一个历史学上的争议。历史书曾经记载,黄巢用机器碾碎人肉做军粮,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抹黑农民起义军而制造的谣言,事情真相已不可考。
而这首诗中描绘了这一点。其实不管你是什么立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镜头六
除了人民的苦难,还有文化的浩劫。最让人扼腕叹息的,是繁华的长安城,在整个唐朝期间曾是地球上最伟大城市的长安城,在这样一场浩劫过后,变成了这个样子: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杏园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为军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
一切华美的屋宇、锦绣、丝縠,都已销散;朱门甲第的富贵大家已破败了一大半。皇宫里的含元殿、花萼楼,已是荆棘丛生,让狐狸野兔去游行了。
总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满眼所见,已不见旧有的人物。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天阶踏尽公卿骨'这一句,有如神来之笔,述尽了最美好的繁华,一朝沦为地狱之后的绝望。
在这样的绝望中,甚至连神祇都显得无能为力:
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庙前古柏有残枿,殿上金炉生暗尘。
于是作者也借这个女子之口,发出了'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的感叹。
在《秦妇吟》这首诗中,虽然作者述尽了黄巢军的丑态,但对于政府官兵,他笔下也没有留情。
黄巢军倾覆后,诗中女子辗转山林求神而不可得,然后在道路上遇到一位孤苦伶仃的老翁。老翁本是乡间富户,即使遭到黄巢军的破坏,但依然能够生存: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可是反而政府军来到之后,家财散尽,妻离子散: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官军比黄巢的军队还要坏。在战争灾难中,官和匪又有多大的区别呢?遭受苦难的,就是老百姓。
而像这样的苦难并非偶然,像他这样的处境,又何止千家万家而已?
大家都知道《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壁”的,其实本来《秦妇吟》这两首诗一起,被古人称作“乐府三绝”,只是到了宋代这首唐诗竟然失传了,所以这个名称也就渐渐消失了。
但是到了近代,在敦煌文卷中,竟然又被重新找回,重见天日,也算是一个奇迹。
《秦妇吟》,是一首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一共有238句1666字,字数是白居易《长恨歌》(840字)的两倍,是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它的艺术价值,表现在韦庄高超的描写技巧上,几乎全用白描,全方位展现战争灾难的残酷。它的史学价值应该更高,给后人生动再现千年前战争状况,让我们对战乱有了形象的感受。
因此,这是一首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都很高的诗歌。
这首诗的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是唐末五代诗人兼词人,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
韦庄早年的生活贫穷,经过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后,大约60岁左右科举成功,,后来他到了蜀地做官,鼓励蜀地的王建称帝,自己也成为五代前蜀的宰相,经历还是很丰富的。韦庄还是中唐诗人韦应物四世孙。
本来《秦妇吟》是韦庄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因为诗歌写成之后,在唐末曾盛传一时,韦庄还被当时的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但是晚年身份有变的韦庄似乎很嫌弃自己的这首成名诗,史书记载他“悔其少作”,意思就是年轻时候不懂事,写了这些,他非常忌讳别人谈到这首诗,在晚年出集子的时候也不收录,所以这才导致这首诗后来就在中国本土失传了。
这么好的一首诗,为什么遭到诗人自己的嫌弃,现在也只能说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秦妇吟》当时流传的很广,在当时还是偏远地方的敦煌都有传抄,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
但是为什么它又会失传呢?这是个千古之谜。目前有这样几种说法:
相传正是出于作者韦庄的主动行为。韦庄生于唐朝末年,目睹了长安的劫难,后逃到蜀地,与唐军残余的部队一起建立了后蜀割据政权。
由于《秦妇吟》在当时过于知名,诗中所揭露的一部分官兵正是韦庄后来的同僚。这些官军当然不愿意世人知道他们的丑态。
韦庄基于这个考虑,因此他主动将《秦妇吟》从自己传世的《浣花集》中删去,导致这首作品失传千年。
还有一种说法是灾难过后,唐朝的贵族们对韦庄的这个描写很不满:
'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阶踏尽公卿骨'
这句话让他们感到羞耻,内心也感到恼怒。
后来做了官的韦庄,可能也觉得这样写太直白了,不给人留情面。所以,也不想让它流传。
而当代普遍对农民起义军起肯定立场,导致这首伟大的作品也并没有获得相对的赞誉。
可是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因为谁为正义,谁又为非正义而改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秦妇吟》很伟大,不在于它为谁歌功颂德又单独批判了谁,它只是将一千一百年前的那张地狱画卷完整而生动地展现给我们看,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够为前人的苦难震撼不已。
参考资料:《唐诗百话》,施蛰存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