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形近词“谒”“遏”的用法;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水莽草》(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每日考点,小小拓展】今日考点:初高中文言文形近词“谒”“遏”的用法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古文中形近词“谒”“遏”用法

例1: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水莽草》)

解析:“谒”指拜谒、拜访、谒见等

句译:楚中人把同年出生的人称作同年,投递名帖相互拜访。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

解析:“遏”指阻遏、阻止、遏止等

句译:曾记得与否,到中流击水,(击起的)浪花阻止了飞快前行的船只。

   【第二部分】

 【聊斋短文,小小练习】 今日文章:《聊斋志异》之《水莽草(第一部分)  

        《水莽草(第一部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原文: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类扁豆。误食之,立死,即为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始代之。以故楚中桃花江一带,此鬼尤多云。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呼庚兄庚弟,子侄呼庚伯,习俗然也。有祝生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媪(ǎo),张棚施饮,趋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

练习: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   )扁豆。误食之,立死,即(   )水莽鬼。俗传此鬼不得轮回,必再有毒死者,(   )代之。以故(   )楚中桃花江一带,此鬼(   )多云。楚人同岁生者(   )同年,投刺相(   ),呼庚兄庚弟,子侄呼庚伯,习俗(   )也。有祝生(   )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俄见道旁一(   ),张棚施饮,(   )之。媪承迎入棚,给奉甚殷。

练习1:翻译划线的重点字词

练习2:翻译该段

【参考答案】

练习1:

像、好像。

变成、成为。

才、这才。

因此、所以。

特别、尤其。

把……当作/看作/称作。

拜谒、拜访。

这样。

拜访。

老年妇女。

小步快走、小跑。

练习2:

水莽是一种毒草,像葛一样蔓生,花是紫色的,像扁豆。如果)不小心吃了,立即就会变成水莽鬼。民间传说这种鬼不能够轮回投生),一定再有毒死的人,才代替他(或她)。因此,楚中桃花江一带,这种水莽鬼特别多。楚年出生的人称作同年,投递名帖相互拜访,互相)喊庚兄庚弟,子侄一辈就喊庚伯,本地习俗是这样。有一个姓祝的书生拜访他的一个同年途中感到干渴想喝水。不久看见路旁有个老年妇女,搭个凉棚施舍茶水,祝生跑过去。老婆婆迎接(进入棚内,端上茶非常殷勤。

【第三部分】

【基础积累,小小补充】文常基础积累、知识拓展蔓生同年、投刺

《水莽草》本段“水莽,毒草也,蔓生似葛,花紫类扁豆”,这里的“蔓生”指蔓延式生长,、植物伸展开,多指具有攀援茎、缠绕茎的一类植物。这里的“葛”是一种植物,茎多长二三丈,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叶子是三片菱形或盾形小叶组成的复叶,花是紫红色的;葛的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供药用;葛的茎皮可制葛布。

《水莽草》本段“楚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投刺相谒,呼庚兄庚弟”,这里的“同年”指年龄相当的人,而在明清科举时期,“同年”多指同一年考中的人。

这里的“投刺”指投递名帖,是古时候一种常见的礼节,拜见别人的时候借以通报姓名;这里的“刺”指名刺或名帖,等于现在的名片。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