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翔给曾翔、田英章的启示:不能急功近利,险绝要看时机
曾翔批田英章只知平正不知险绝,处于书法的初级阶段。这个批评虽然尖锐,但也不是毫无道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已经说过: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是传统书法学习必然经历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无论是技法还是认知都会在另一个层次上。
曾翔
学习书法的人,如果单纯为了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能够写得平正已经足够了。如果真正想要探索书法的奥秘,还是要经历由平正到险绝再到平正的过程,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就像儒化、道化的禅宗一样,强调在修行过程中,开始是看山是山,这个阶段完全在规矩当中;经过不断地下功夫,进入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打破了规矩;最终回到起点,看山仍然是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阶段。
曾翔作品
不过由平正到险绝,按照传统的要求这应该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过程。违背自然的原则,在基础功夫不足的情况,强行去创新就相当于拔苗助长。即使勉强达到了险绝的目的,也是一种假象,既入不了方家的眼,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当代丑书多数是这种情况,在平正的功夫不到位的情况下,为了早点获取名利,人为创新。结果是有了新面貌,但是这个面貌是丑陋的,让人不忍直视。
田英章作品
这次曾翔批评田英章,有一个积极的意义,就是再次把“创新该在什么时候进行?”摆在了书法爱好者的面前。在古代,书法都是师承制传承,该什么时候出新由师父把关,往往能够把握恰当时机,帮助徒弟脱胎换骨。现代师承制早已废除,创新的时机把握,只能靠个人的自我觉知和文艺批评。
孙伯翔
自我觉知这个太难了,要看天赋和修养。文艺批评则比较容易让一个真正书家突然觉醒。发生在孙伯翔先生身上的事,就很有启发意义。孙先生在1982年48岁时,才以魏碑《正气歌》获得全国第一届中青年书法展一等奖,在这之前,他已经一个人在工厂的仓库里,对魏碑下了25年的功夫。尽管获得了全国大奖,但是他的面貌还是古人面貌,结体也在平正的阶段。
石开
孙先生觉没觉知自己瓶颈不知道,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他就是书法名家石开。面对一片赞扬孙伯翔的声音,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人,他没有盲从,而是提出了自己尖锐的批评意见。他当时对孙先生的评价是:小脚老太太,不敢越雷池半步。文人的事儿,更多的心交,语言真不用多。就这一句话就点明,当时孙先生的字太拘束于规矩,其实也就是太过平正。
孙伯翔1982年正气歌
一语点醒梦中人,孙先生明白时机到了,接下来他的字开始由平正走向险绝。当石开再次看到孙先生的字时,已经是40年后,这时他对孙先生字的评价也翻天覆地。石开说:赵之谦以柔克刚,孙伯翔以刚克刚。孙先生由平正步入险绝成功了。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真有儒家的文人之风,为了学术,批评说真话,被批评自省。孙先生的成功,作为文艺批评家的石开功不可没。他的话作为外因,启发了孙伯翔先生,实际是起到了古代师父的一个作用。
孙伯翔变法后的作品
孙伯翔先生打基础花了25年,由平正步入险绝又花了40年,这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过程。当然石开在恰当时机的提醒,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孙先生的经历启示:创新,或者说由平正进入险绝,应该遵循书法规律,不能急功近利。曾翔有过传统,但走得太急了,沦为丑书;田英章,太保守了,一直没敢迈出重要的一步,沦为美术字。
·原创文章,私自转载必究·
不一样的角度,不一样的观点 弘扬传统文化,为往圣继绝学 如果说得在理,就请关注、赞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