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夏卷•文学星座•散文篇◇《刻在碗底的记忆 》||□ 邹仁龙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 难忘岁月 □
刻在碗底的记忆
(散文)
文/邹仁龙(江苏)
常言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瓷器活,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得。要拿得起,放得下,得有金刚钻。
小的时候,常常能够听到一个挑着木箱的手艺人走街串巷地吆喝:“补~碗~喔~”。那个“喔”字听起来,声调被夸张得拖得好长,好长。而这个喜欢夸张地吆喝其有能耐的人,他就有金刚钻。
补碗是个冷门行当,现在的人可能见都没见过,但在那个处处都以节俭持家,一草一木都很珍惜的岁月。一口碗、已然是很贵重的家私。虽然这破碗,有时被说成是“讨饭碗”。但对于身处清贫之中的人们来说,往往这样的“讨饭碗”也不敢丢弃。因为它就像新老大、旧老二、补补掇掇老三穿的旧衣、旧鞋一样,补补还能凑合着用。
所以说,特殊的年代,才会有特殊的行当。也只有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中,才能见到补碗匠的身影。
补碗匠有一把十字架似的木手钻,用两根细麻绳从竖杆顶端连在横板两头,便能将竖杆在手压横杠时不停地转动起来。那枝竖着的杆头,装了一个像洋葱似的扁圆木球,为的是增加惯性而加速转动。而下端的杆尖、则像是一枝削尖了的铅笔头。笔尖就是那无坚不摧的金刚钻。
碗要是破了,或是出现裂缝。此时的金刚钻便派上了用场。杆上的这个铅笔头似的细钻头,在补碗匠的手中,用力均匀地、一点一星地在裂缝的两边,钻出来一个个对称的眼。钻眼时,补碗匠很细心,总是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因为洞眼只能钻到碗壁的一半,不能够洞穿。
间隔着,师傅还要将钻头不时地提起,放在舌尖上沾点唾沫星子润一润,降降温,再继续钻。直钻到碗壁过半。
这时候,补碗匠便用一个金属的铆钉锔在缝口两边的钻眼上,然后再在缝口、眼口抹上一种像白水泥似的稠糊粉。最后再用手指在戳出的星点和缝口位置抹一抹,这补碗的程序便算是告一段落。这个时候,他才轻手轻脚地将补好的破碗,像宝贝似的用双手捧着放到一边晾干、凝固后,才算大功告成。
补碗匠更多的时候是给人家的碗刻字。字一般都刻在碗底上,少数也有刻在碗的正面底处。一口碗一般只会刻一个字,一来花费少,二来便于区分,避免混淆。
我第一次看到碗底刻字,是从一次感冒时无意间发现的。
小时候治疗感冒的良方,就是喝一碗姜汤,然后再捂着被子发汗。然而那一次的感冒貌似有点重。捂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好,还发着烫。
第二天,母亲急了,下了血本。拿出二两粮票,另加八分钱,急急忙忙地去饭店买回来一碗阳春面。回来时,母亲将面碗用盖子盖着,碗身用棉焐子焐着捧回了家。
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太诱人。再重的感冒也抵挡不住这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诱惑。一骨碌爬起身,手捧着还烫手的面碗,也不听母亲在一边说着“慢点,慢点,别烫着”的提醒,三扒两咽、连汤带水地一阵咕噜咕噜地狼吞虎咽,便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一扫而光。
吃完后,心满意足地将空碗递给母亲时,我忽然发现碗底刻着“西反”两个字。便知道了这碗珍馐玉食来自西饭店。因为那时候镇子的街上有两家饭店,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而这碗来自“西反”的阳春面,其阳春暖融从此也就成了我毕生难忘的一段记忆。它被刻在了碗底,也刻在了我的心底。
岁月无痕,人生有忆。长途如磐,亦如碗碟。
碗是令人羡慕的,细细想来,有时真的羡慕到了嫉妒的地步。因为它不但可以尝到日常的粗茶淡饭、清汤寡水,它还可以尝到美羹佳肴、珍馐玉食。当然,也会尝到酸甜苦辣,甚至苦口良药。一口碗里装着的,已是人生的大半。一口碗,盛着的不但有饭菜,还有怀念、温馨、欢乐,甚至命运、旅途、思想。
记得有一次,我家的碗也给那个补碗匠刻字。我们家的碗,在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打的打,破的破,像黄鼠狼偷鸡似的越来越少。少到有时已经捉襟见肘,来人到客时已然不再够用。这时父亲才从供销社拎回了一摞子用草绳子码着的碗来。
这些碗,品相看上去就不甚惊艳,平平常常。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
那天刚好又听到补碗匠“补~碗~喔”的吆喝声。母亲便对父亲说:“也刻个字吧”。父亲说:“行。”
于是补碗匠便在家门口放下担子坐了下来。他小心地从父亲的手中接过那刚买回的被草绳捆扎着的碗,然后放在地上轻轻地解开绳子,将每只碗依次取出,抓在手中,一口一口地轻轻地对碰,听着碗壁发出的轻微响声。
我饶有兴趣地蹲在一旁,双手托着下巴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其状酷似在监视着这个补碗匠会不会将我家的碗碰坏了似的可笑。补碗匠像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说:“怕偶碰坏了你家的碗是不?”他的一句问话,问得我直瞪眼,又直摇头,也问笑了一旁站着的父母亲。
这时补碗匠手拿着一口碗说道:“这上好的碗啊,瓷壁润薄,剔透似玉。这碗,有时候还真像人。光看表面的釉、是很难区分出瓷质优劣的。只有将这碗与碗碰碰,要是听到发出的是清脆的金属声,听上去干净、明朗,那一定是只上等的好碗。”
父亲笑着点点头,母亲也笑而不语,只有我一脸的木讷。
“那你说偶家的碗好不好?”听到我这幼稚一问,补碗匠边低头刻字,边答非所问地应了一句:“老百姓都用这种碗。”
这句应答,太深刻。深刻到在我那个年纪根本无法体会。直到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才粗略感到这句话,像我家碗底刻着的、那个父名中带着的“善”字一样地无法抹去。从此,也就成了我刻在心底的记忆!
2021年3月25日作于苏州
当代文学家
2020.07.02 started publication
作者简介:
邹仁龙,公元一九六四年五月一十生于水乡兴化,现居水乡姑苏,水是魂,乡是家……
入过职,下过岗,上过山,下过乡,经过商,务过工…..
有小说,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泰州日报》,《兴化日报》,《九天文学》,《芙蓉国文汇》,《品诗》,《速读》,《当代文学家》,《神州文艺》,《作家》微刊等。作品入选《今古传奇》传媒出版社《2020优秀作品年鉴》。
微信、邮箱投稿皆可。邮箱投稿需同时加总编微信告知。
——总编微信:cmj86188;
收稿邮箱:1030221204@qq.com
——投稿细节,六素齐全。
◇第一行:题目
◇第二行:文/作者(省份)
◇第三行开始:正文
◇文末:个人简介+邮寄地址(含手机号)
+风采照。
——邮箱投稿:粘贴,并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文档后发送。
本刊顾问团队介绍
文学顾问:
孔灏
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连云港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
文学顾问:
相裕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文学顾问:
徐继东
文学顾问:
李锋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刊法律、书法、摄影顾问及主播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