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珠市口是老北京人的分水岭?
从南到北中轴线57御路、珠市口
北京南城,更准确地说,是当年北京的外城,原本并没有明晰的北京中轴线的概念,因为以前从前门箭楼到永定门的道路,非常狭窄,并且周边买卖铺户、住家户林立,使得这条中轴线好像淹没在市民百姓的生活之中。随着永定门城楼的复建,中轴线南段相继建起了永定门公园、天桥景观等,2019年9月底,从珠市口到天桥的一段御路,也宣告竣工并向市民开放,使得北京中轴线南段一下子清晰了起来。那从复建的天桥景观到珠市口,这一段中轴线蕴含着怎样的历史文化呢?
2019年9月底,从珠市口到天桥路口的一段中轴线御路正式贯通,住在周边的市民,对北京中轴线感兴趣的旅游达人,文化达人,我想都已经走过这条御道了吧,可以说是体验了一把超级VIP的嘉宾待遇。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条御道,中间是青白色的大青石石板,微微拱起,有一点小弧度,两侧铺着青砖,再往外两侧是绿地,种着绿草。沿着御道抬头远望,从天桥可以毫无遮挡地看到正阳门。
这条御道虽说是新修复的,但特点鲜明,修旧如旧。首先:这条御道以及御道两侧的斜墁条石完全遵循古制,中间采用的青白石,单块重量高达1.8吨,有很强的的排水功能;两侧的斜墁条石一尺厚两尺宽四尺长,条石表面每隔1.1厘米还雕凿有一条小凹槽,这个防滑凹槽都是人工雕琢而成,即防滑又有沧桑感。第二:这条御道古已有之。在明清两朝,从正阳门到永定门这条中央御道是皇帝驾临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扶犁的必经之路,早在清雍正七年,也就是公元1730年,为了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出行方便,专门修了一条石砌御路。在古代,没有水泥,没有沥青,所以,要想让道路硬化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难事。没有别的方法,只能是石头拼接。可是,从山里采下石头,经过打磨、运输、铺路,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费时费力费钱费工,所以,皇帝修石板路,都要写入正史的,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国字号的大工程。
现如今,在永定门公园靠近永定门城楼的道路两侧,还保留着约200米乾隆年间修建的原装古御道,如果您想对新修的御道和原装的御道做个对比,那可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说过了这条御路,咱们就得说说珠市口。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沿前门大街往南,和两广路汇合的地方,就是著名的珠市口,现在,这个珠,是珠宝的珠,如果您按照字面上的意思,以为这里是珠宝集市,那就错了,因为,这个地名是当年雅化的产物,原本啊,这个珠市口,就是贩卖生猪的集市。当然,说到珠市口,老北京人都知道,那可是老北京人的分水岭,并且,有道南道北一说。那什么叫道南道北呢?为什么说是老北京人的分水岭呢?
为什么说珠市口是老北京人的分水岭
《地名里的老北京》杨舒
珠市口位于北京前门大街与两广路的交汇处,以前,东为崇文区,西为宣武区。现在,东为东城区,西为西城区。以前,这里是外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由于它正好处于南北中轴线与东西珠市口大街交叉处,人来车往,十分繁华。北京地铁7号线,特别有珠市口一站,就在珠市口基督教堂的西南边一点,您看看,这座车站的造型,可和一般的地铁车站不同啊,珠市口站的设计重点体现前门、大栅栏一带商铺林立、青砖灰瓦的特色,浅棕色立柱和仿木斗拱浑然一体,看起来如同高大的古牌坊;进到里面,珠市口车站借鉴南方园林小品设计的菱形万字图,同样的图形,在站厅层的墙壁上,又被演化成了八角形,颇具北方特色。
老北京的中轴线北端起点在钟鼓楼,南端终点在永定门。其中靠近永定门的珠市口,是中轴线上一个重要的街口。
珠市口是从猪市口演化而来的,明朝时这里只是买卖生猪的集市。清朝时期,前门地区经济文化愈加繁荣,乾隆年间更达到高峰。从那时起,原来中轴线北端后门桥一带的繁华热闹,已经被这里所替代。
从前门楼子前面,由北到南,好几条重要的胡同,比如东侧的布巷子、果子市、蒋家胡同、冰窖斜街,西侧的粮食店街、煤市街、王寡妇斜街、陕西巷……南口都是开在珠市口大街上。到了清末民初珠市口以南,天桥、红桥和万明路、香厂路一带才形成阵势。
陈宗蕃先生所著的《燕都丛考》引《顺天时报丛谈》中说:“盖以珠市口大街为经,用以区别雅俗耳。”这话进一步说明,珠市口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仅是南城一道贫富之分的分水岭,也是雅俗之分而难以迈过去的一道梁。
那时候,有“道儿北”和“道儿南”的俗称,只有老北京人知其含义,这个“道儿”,指的就是珠市口,足见珠市口地位的重要。从清朝到民国,好的店铺,都在珠市口以北;好的戏园子,也都在珠市口以北。就像一般的有钱人,不愿意到南城买房子住的心思一样,那时有钱的主儿,可以到“道儿南”的天坛城根下跑马踏青,射柳为戏,是断然不会到“道儿南”的天桥去看戏的,虽然天桥也有不少家戏园子、落子馆。《啼笑因缘》里到天桥听沈凤喜唱大鼓书的樊家树,是落魄穷酸的文人。
同样,一般在“道儿北”演出的演员,也是不会到“道儿南”去演出的,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不得不真的到“道儿南”去了,再想回到“道儿北”来,可就难了。民国初,有个叫崔灵芝的,是个秦腔旦角,红极一时,和梅兰芳齐名,无奈之中去“道儿南”演出,便再也没有回到“道儿北”来。相反,如果“道儿南”的演员,要想出名,必须得使出吃奶的劲儿到“道儿北”来演出。珠市口,就是他们鲤鱼跳龙门的龙门。当年,侯宝林、新凤霞、小白玉霜,还有唱河北梆子的李桂云,一个个从天桥出来,都是必须跳过这道龙门,先得跳到珠市口的开明戏院里演出,得到认可,方才可以再到“道儿北”的其他剧场里演出而最后成名。珠市口,当时就这么“牛”,像如今演员上“春晚”似的,必须得从那里蘸一次团粉、走一遍油,才能够把自己像干炸丸子一样,炸得一身金黄,抖擞着出名。
|珠市口的显著标志:基督教堂
从前门楼子正南往南走,是北京城中轴线南端最为重要的一段儿,走一里来地,遇到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便是珠市口。如今的珠市口,最显著的标志,是坐落在两广大街南侧的那座哥特式建筑的基督教堂,1921年建,原来是和墙砖一样的灰色,被涂抹成鲜艳的葡萄紫。
当初珠市口的十字路口,被人们称之为“金十字”。一些有钱却在前门找不到地盘的商家,一些缺钱想找便宜一些地方的商家,便把目光投射到这里。前门如果像是一顶大礼帽,珠市口就是那帽檐儿。当时,庆仁堂药铺,就是把它的分店南庆仁堂开在珠市口十字路口的东侧;森泰茶庄老板王子树也是看中了这块地盘,特意请清末翰林张海若书写了牌匾,把茶庄开在了这里;功德林素菜馆,也是这样的心思,从石头胡同迁到这里;开明戏院和第一舞台(今丰泽园饭庄的位置)选择在这里,就更是这样的心理期冀的效果。
王文林先生曾说过,1958年,他们家从菜市口搬到了珠市口西大街,那时候还叫西柳树井。那年他11岁,正好也记事了。他们刚搬进来的时候还有有轨电车呢,搬来以后第二年才给撤走的。现在的报刊都写“铛铛车”,其实不对,那会儿都是叫“DiangDiang车”的,那是按铃儿的声音。小时候睡觉早,九、十点钟就躺下了,铛铛车收班儿晚,晚上都是听着DiangDiang声儿入睡。所以,如果您现在去前门大街,要想判断一下谁是正宗的北京土著,您就问他这“铛铛车”应该怎么念。
现如今的珠市口西大街是1952年时由虎坊桥、西柳树井、西珠市口三段大街组成的。这里在民国的时候是非常热闹的,特别是原西柳树井大街有个第一舞台,很大,有二千五百个座位,是演义务戏的所在。偶尔杨小楼、尚小云在那里演营业戏,别的班都不敢进去。当然,说到这西柳树井,不仅住过王文林先生,著名导演凌子风也曾经在小时候住过,在他的个人传记中,曾经这样写道:奶奶去世以后,凌子风和她的妈妈一起搬到了外婆那里去住了。外婆住在靠城墙根的西柳树井3号。
在晚年凌子风的记忆中,西柳树井3号的外婆家有几棵比房子还高的果树:石榴树、杏树、枣树。每年,每当果子成熟的时候,妈妈、外婆就领着凌子风,在院子里打果子吃,一颗颗果子纷纷打在妈妈、外婆和凌子风的头上,大家嘻笑着、采撷着,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就装满了一篮子、一铜盆,凌子风捧着一大盆、一大篮的红枣、杏子,有多开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