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历史科普系列二——他死后,整个北方迅速土崩瓦解,中国的混乱又持续百年

   一起来读《资治通鉴》  

   No.240

2019.12.20     

大家对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大多比较陌生,这里选取10篇优秀历史文章进行科普,欢迎点击系列文章链接阅读:

也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中国和欧洲同样分崩离析,为什么中国在隋朝重新统一了?

1、听《彪悍南北朝》作者云淡心远讲述前秦帝国统一北方史

2、他死后,整个北方迅速土崩瓦解,中国的混乱又持续百年

(太元八年八月)甲子,(苻)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廿七》

今天来讲淝水之战。

这场改变天下局势的大战,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千军奔腾万马震动,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的。它仅仅是一场很小的战斗,小到比赤壁之战都还要小——赤壁之战最起码还放了一把火,淝水之战却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

前秦号称有百万大军,但事实上,这百万大军根本就没有对战局起到任何作用。最后真正上到前线的,应该只有前秦多年以来东征西讨、赖以立国的精锐部队,但可惜的是,这些部队也没有发挥出战斗力来——不要说跟他们以往的正常水平比了,他们在前线的表现,甚至比乌合之众都不如。

这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近二十年来,前秦几乎一直都是百战百胜的。它们已经击败强大的前燕,一统北方。而且就在淝水之战发生的同时,前秦名将吕光也都还带领大军横扫西域,最终把西域纳入了前秦的统治之中。

那为什么在与东晋的战场上,这支百战之师会如此不堪一击?雄雄百万大军,为什么竟然毫无用武之地?又为什么在淝水河畔发生的这一场战争,最后竟然直接导致了这个大帝国的轰然倒塌?

今天,我们就来试做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解释这一切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个简短的回顾,看一下当年西晋灭吴的大体过程。

为什么要做这个回顾?

因为当初发生在西晋初年的这场南北之战,战略正确,举措得当,是后来几乎所有南北战争的标准模板。

前秦最初的战略构想,也就是实现这种局势,只不过最终没有成功。

如上图,西晋当时灭吴,共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大军(此处的三路,并非当年西晋的实际分兵路线,仅为叙述方便用,请注意):

西晋彼时已经占领益州,所谓西路,就是由益州刺史率领船队出三峡,顺流东下,一路抵达建邺(今南京)城外。

这一路的意义在于,水军对于东吴水军而言,是俯攻。在这种情形之下,东吴所依仗的长江天险,其实已经不复存在。

而西晋的船队能够顺流东下,离不开其他友军的支持,比如说靠岸补给、通信联络,以及牵制敌军,等等等等——这些,就是其他各路大军存在的意义了。

中路,从襄阳出发,一路南下,攻克吴国在长江上的重镇——江陵,并且协同西路克另一重镇——武昌。只有有了中路的支持,西路才能够顺利的顺流东下。

此后,中路大军继续南下,攻击东吴在荆州的残余势力,使之无法对西路部队的后方造成干扰。

东路。这路大军直接从青州、徐州一带南下,一直到达长江岸边,与建邺隔江对望。

在这三路大军的夹击下,东吴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在不到一年内便迅速亡国。

这个方案总体看来,对于前秦的可借鉴意义很大。如今北方实力强于南方,只要能想办法抵消长江天险制造的障碍,再加上同时出击,使南方首尾不能相顾,那么灭亡南方政权便指日可待。

这,也正是前秦的战略谋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于这样的战略谋划,事实上,早在淝水之战前五年,前秦便与东晋打过一仗。

战争由前秦一方发动,目标是攻克东晋所占据的襄阳。这次军事行动,并不能看作是苻坚对王猛遗嘱的违背,而更像是前秦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南征所做的准备。

这一战,前秦也参照了当年西晋伐吴的历史。走的,就是当年西晋中路大军从襄阳带兵南下的套路——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番外会做详细解释,此处先忽略。总之,前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一定要夺取襄阳。

当时襄阳的守将是朱序在死守了近一年以后,襄阳城破,朱序被俘。

苻坚还是一如既往地滥发好人卡,对朱序予以重用,任命其为度支尚书——这是类似于财政部长的职务。

此时距离淝水之战的爆发,还有五年。苻坚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番善意,完全没有换回任何好报:在前秦多年的生活,并没有给朱序带来归属感。而正是此人,在淝水之战中成了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

此后,前秦沉寂了五年,着力解决内部问题。

直到太元八年。

这一年,在经过了长达十个月的漫长内部讨论后,大秦天王苻坚的个人意志终于变成了国家行动,前秦朝廷达成共识:

    发兵南征 。

这个新近统一了北方的氐族政权,动员能力异常强大:按照苻坚的预计,能投入战争的兵力大约有97万。但实际上,真正动员起来的兵力,最终达到 112 万。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八月,由前秦阳平公苻融率25万大军做先锋,苻坚亲率60万步兵、27万骑兵为后继,前秦正式出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了如此漫长的讨论和大规模的征发军队,前秦的战略意图自然早已为东晋所知晓。

在前秦发兵前的三个月,东晋为了减轻下游所受到的压力,便已命晋荆州刺史桓冲倾十万荆州兵攻打襄阳;同时,另派偏师溯江而上,仰攻蜀中

对此,苻坚一方面派兵支援蜀中与襄阳,一方面继续征发部队,推进战争。

战事终于一触即发。

在谢安的居中指挥下,东晋一方进行了积极的防御,并在各方的配合下,将战场设定在了寿春一带——是的,淝水之战的主战场,是由东晋选定的。

到这里,我们也终于可以接着上一篇文章留下的话头,来详细解释谢安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都做了哪些努力了。

先上个图,请放大查看:

前秦与东晋,都是在循着西晋灭吴的现成经验,来做战前准备。因此前秦的目标,就是要尽量实现西晋当年的局势。对此,前秦准备得颇具成效:上游占据了益州,可以顺江东下;中游占据襄阳,也达成了西晋当年的战果。

而东晋作为防御一方,自然就得竭力避免西晋灭东吴时的局面了。只是现如今开局不利,前秦已经在西线和中线上取得优势。既如此,那谢安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东线下功夫了。

在前秦统一北方以后,秦晋两国在东线的边界,基本上就是沿淮河一线。当初前秦攻打襄阳时,在东线也曾发生过战争,只不过前秦的军队被谢玄击败,东晋牢牢守住了淮河防线。

而这,便是谢安的优势所在。只要守住了淮河防线,前秦三路夹击的规划就根本不可能奏效:当下游的长江两岸都在东晋的控制之下,前秦的船只就算能从上游和中游沿江而下,到了扬州(指扬州刺史部)境内,也只是孤军深入,很容易就会被围歼。

那为什么又一定是淮河呢

/ 这就要从水系的联通说起了。

中国的大江大河,几乎都是东西走向的,水系之间很少能有联通。但淮河却不同,淮河和长江之间,在春秋时期即已被吴国所勾连。

当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在今日的淮安与扬州之间开凿运河,修筑了著名的“邗沟”。这条“沟”,成为军队北上或者南下的通道(而如今勾连淮河与黄河之间的运河,是到明朝才开凿的)。

因此,北方最好的南下路线,就是经淮河进入邗沟,然后直抵长江北岸。如果前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三路合围大势立刻便成,东晋将回天乏术。

如今前秦倾百万大军而来,东晋的优势与劣势一目了然。劣势,在于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整个东晋在东线上能投入战场的,只有谢玄麾下的六万北府兵——这支部队,是谢玄六年前在谢安的支持下创立的。但对面的前秦,兵力却有上百万之多。

可优势也很明显,就在于淮河。东晋只要守住了淮河,前秦就无法形成三路夹击之势。这也正是东晋固守淮河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 此外,固守住淮河,还有另一个原因:前秦军队聚集在长安、洛阳一带,想要到达淮河岸边,也得走水路,一来速度较快,二来省脚力。

而前秦在行军途中经过的水路,是自曹魏以来,中原政权从东线运兵南下的必经之路——汝水与颍水,这又是淮河的两条支流。

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东晋在失去了西中两线的战略优势后,谢安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防守住淮河。只要守得住淮河,就能把前秦的百万大军顿于国门之外,使局势不至于倾覆。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推演,既然南北大战会沿着淮河一线展开,那么在淮河的支流——淝水(今东淝河)开战,就将是最有利于东晋一方的选择。

战场,东晋就这么选定了。

再放一遍图,帮大家加深印象

然后再来看前秦的这一百万大军。

晋太元八年八月,秦建元十九年,前秦发兵一百万,正式南征。这一百万人,不是现役部队,而是征发来的。也就是说,他们连预备役都不算,是临时征兵凑成的。

苻坚之所以搞这么大的动静,是想一战功成,毕其功于一役。这么想,也算是理所应当:南北地理条件不同,如果最后变成了一场持久战,那么北方军在南方的领土上客场作战,成功概率只会更低。与其如此,还不如一次性动员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一次搞定。

从后面的历史来看,这确是最优选项。之前西晋灭吴是这种模式,往后隋灭陈也是这种模式。苻坚的选择,并不为错。

而且前秦的动员能力也确实是惊人的,1000000人,居然真的也就动员出来了。

  只不过,

  受限于行政效率,

军队的集结成了大问题。

命令从首都长安发出,到达各地的时间却不一样;而且,各地执行朝廷命令的力度也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各单位征发的速度参差不齐。

最终,前秦虽然确实动员出了一百万大军,但这些人却从来都没有同时上过战场。

史书对此的描述是这样的:

(苻)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自(黄)河入石门,达于汝(水)、颍(水)。

朝廷八月份决定南征,苻坚十月份到达前线,最后,大军十二月兵败回退,前后一共四个月时间。可等苻坚都已经败回洛阳了,还有没有到达前线的部队。

这种高能低效的动员能力,是时代的限制。在没有电报电话、没有通讯网络、没有铁路飞机的时代,苻坚即便再雄才大略,也无力改变。

更何况,这个漏洞,在战争中还被东晋一方给敏锐地抓住了。

还记得文章开始我们提过的朱序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开战前,苻坚曾派人去劝降东晋。找来找去,最好的人选,当然是他的度支尚书朱序:朱序曾经在东晋为官,和对方沟通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朱序也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只是到了东晋的军营后,朱序说的却是下面一番话:

若秦军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

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等他们兵力集结,只怕将难以抵御。

如今,应该趁着大军尚未集结,迅速进攻。只要能击败他们的先锋部队,百万大军就会不战自溃。

这条消息,最终成为秦军大溃败的关键:东晋采纳了朱序的建议,随即开始主动出击,挑起战争。

而这里,又牵涉到了苻坚的另一项重大失误:

   亲自上前线。

动员了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苻坚亲自上战场,这是必然而且必要的。否则这么大一支部队,不管是考虑到指挥调动的顺畅性,还是基于安全的角度看待,交给别人都是不妥的。

但是,上战场和上前线,这是不一样的。

前秦朝廷在之前的讨论中,群臣对于苻坚的固执束手无策。后来,曾经提出过一个折中方案:陛下你出征可以,但最好不要上前线,坐镇洛阳居中指挥就好。

因为御驾亲征,有利有弊。好处,是能极大的激励士气,让士卒奋勇杀敌;但坏处,却是不能撤,御驾一旦后撤,军队立即就会四散。

可御驾的撤退,又是很有可能的,如果战场形势不利,那么苻坚肯定得先走,怎么着也不能把自己折在战场上。

但这个提案也被苻坚拒绝了。

如此,在前秦的策略错误以及东晋的主动防御之下,一场决定天下局势的大战,最后的胜负关键,就变成了这么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而且,还是在北府兵的优势环境下进行的。

这就是狭义上的淝水之战。

整个过程,

说来十分简单:

十月

苻坚抵达前线,命朱序劝降。

十一月

谢玄派刘牢之出击,取得洛涧大捷。随后,两军对峙于淝水。

十二月

谢玄派遣使者,向前秦的前线总指挥苻融提议,希望秦军能后撤,让晋军渡河后决战。苻融同意,并暗地里准备在晋军渡河时袭击。

可结果秦军刚刚后撤,朱序就派人在后方四处造谣,说“大军已经失败,正在后撤”。

秦军当时在前线有25万人的军队,朱序这么在后方扰乱军心,后方根本就无法查证。他们能确认的,只是前军的确是在后撤。而在消息不通的情形下,苻坚的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苻坚也随即后撤。

然后,就变成了秦军的大溃败。

秦军就此大乱,过河的晋军趁乱追击,大败秦军。苻坚负伤而逃。

淝水之战,结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淝水之战的失败,对前秦而言是灾难性的。

在此后几年间,这个曾经统一北方的大帝国迅速分崩离析,走向灭亡——这部分内容,我们下篇再做展开。

历来有一种评述,认为东晋赢得淝水之战,纯属机缘巧合;谢安与谢玄能曝得大名,也是偶然。如果没有前秦军队的溃败,那么东晋根本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胜利。

对此,在下不以为然。

如果单纯从战场上发生的事情来看,那么的确偶然因素很多很大——朱序在后方的扰乱,可能是最重要的偶然因素。

但试问,哪一场战争不是如此呢?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的偶然来降,曹操怎会去乌巢烧粮?赤壁之战如果曹操不相信黄盖,怎么可能点火成功?

可我们只要仔细的再看问题,就会发现偶然背后的必然:为什么战争会在淝水发生,为什么这一场小战役的失败会造成整个前秦大军的崩溃?

又或者,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看,如果淝水之战时失败的是东晋一方,那么东晋也会像前秦一样分崩离析吗?

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东晋真的失败了,那么淝水之战就真的只是一场小战役——谢玄和前秦交战了七八年,败了也不是一次两次,也没有说东晋因此就一败涂地了,相反,东晋还总能屡败屡起。

只有前秦败了,就万劫不复了。

考察当时前秦君臣的心态,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想到决战会来得如此之快。他们想着的,应该是先等后方的大军在前线集结,然后再“以石击卵”,而根本没有想到就这么一次普普通通的阵地战,居然会会敲响帝国灭亡的丧钟。

这才是这一场南北之战的真正关键所在:淝水之战的胜败,对于双方而言,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而这个决战的时间点和地点,

   不要忘了,

   可是东晋主动选定的。

前秦南征,从一开始就有太多的漏洞和破绽存在。这既与苻坚自己的好大喜功有关,也与前秦国内的局势有关,还跟淝水之战时前秦一方的战略失误有关。

但东晋一方,却能精准的找到前秦军队的最大命门所在,并敏锐的抓住机遇,予以致命一击。

这,就是隐藏在偶然背后的必然。

下一篇,我们就来做一个盖棺定论,看看大秦天王苻坚的功过成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番外

 我们的

 说书时间

在这里,我们要解释一下正文留下的小尾巴:

襄阳,一座傍汉水而建的城市,为什么会屡屡成为南北战争的焦点?

这当然还得从南方立国所倚仗的长江说起。问题的关键,其实在于:

   北方政权要如何渡江?

很多人可能以为,长江绵延六千多公里,即便从湖北宜昌往下,也有三千公里的长度,哪里不能渡江?

但这只是一种想当然。事实上,渡江对于北方政权来说,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其中的关窍,在于船。

长江上固然有渔舟出没,也有常年以打鱼为生的渔夫,但如果是北方大军压境,那么这些小船根本就没有办法承载起运输任务。

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

一艘小船载五个人,一个时辰跑两个来回,一天到晚人歇船不歇。如此,一天能渡多少人过江呢?

也就一百二十人。

而且这简直就是在给南方的水军当靶子,来一艘灭一艘,来两艘灭一双。

因此,北方政权若想要渡江,

就必须建立起一支水上部队。

但水军不是陆军的简单翻版,船舶得依水建造——可南岸的水军,又不可能等着你在北岸造船,怎么办?因此对于北方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境内能找条河造船,而且,这条河还有水路与长江联通——毕竟不管在黄河把水军练得再好,你都不可能让士兵们扛着船走陆路到长江边。

这意味着,北方若想要南征渡江,就必须控制一条水道,既能够修造船只,水系还能够联通长江,以便水军可以直接进入江中。

这时候你再翻开地图,就会发现满足这种条件的水道相当稀少,只有两条:

一是发源于汉中,在武汉汇入长江的汉水(汉江);

二是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邗沟,在广陵(今扬州市)连接长江,在淮阴(今淮安市)连接淮河。

也就是说,北方军队只有选择汉水或者邗沟,才可能修造船只进入长江,选其他地方都不行。

这也才是历代南北战争都会集中于这两个地方的原因。

/ 曹操当年南下,是在刘琮投降,占领荆州后,才起了征伐东吴的打算。因为此时长江天险已为两方所共有,而曹操又从荆州得到了相当数量的船只。

/ 曹丕后来也曾南征,三次走的都是东路,从运河南下。只不过他运气不好,不是碰到枯水期,就是碰到寒冬——这孙子被冻住了。

再往后便是西晋灭吴,晋益州刺史王濬是直接从上游造船,才避免了这个问题。

此外,

还有一处可能存在的渡江之地,

在濡须口:

如果你读过《三国演义》,那么对这个地名应该不陌生。濡须口大约位于如今的安徽芜湖一带,是濡须水(今称裕溪河)汇入长江之处。

濡须水并不是一条河流,只是巢湖贯通长江的水道。而巢湖的水流来源,则是一条叫做施水(今称南淝河)的河流。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控制施水,那么其实也算是找到了一条进入长江的水道,虽然小归小,但有巢湖做缓冲,总归能用。

而在施水的边上,也有一座小城。当年曹操对这里极为看重,专门派出大将张辽驻守。大名鼎鼎的孙十万,也因为在这里五攻不下,而留下了一段美谈——对,这座小城就是合肥

来,再放一遍图,请放大查看:

当你了解了这些背景,你就会知道为什么襄阳能成为南北大战的重心所在了:

   控制住襄阳,

  就相当于控制住了汉江。

对北方而言,只要襄阳在手,船舶就可以顺汉江东下,进入长江;或者经由陆路,直达江陵城下——这也是江边重镇。

而对南方来说,只要控制了襄阳,北方在汉江上就无任何机会可言。通过防御一座城,就能保障整个长江中游的安全。

至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运河进入长江以后,渡江便是南京,因此就更需要南方政权加强防守了。

办法,则是尽量往北延伸边界线,不让广陵(扬州)成为前线,最好能一直延伸到青、兖一带(今山东半岛)。

如果不行,那就得守住徐州。毕竟再不济,也还有一条水路可供防守,可以参考参东晋的防守策略。

而这种防守策略最近一次被使用,是在七十年前,正好七十年前。当时,白崇禧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守江必守淮。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江由西向东奔流6300多公里,水量充沛,江面宽阔,流域面积覆盖了我国五分之一的国土。自古以来,长江数次阻隔了北方军队进攻的步伐,促使中国陷入南北对峙的局面。“划江而治”成为双方缓解政治矛盾的最佳方案。

事实上,长江受到“西高东低”的地形影响,分为上游、中游、下游等三部分。每个部分,受地形和条件的限制,防御重心各有侧重,防御体系不可能面面俱到,进攻方抓住防御弱点,顺势突破,长江防线随即崩塌。可见,长江并非牢不可破的。

长江上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尤以四川和重庆为防御重心,占据此地,可觊觎关陇,剑指中原,又可顺江南下,机动突袭。三国时期,钟会、邓艾率军伐蜀,逼迫蜀后主刘禅出降,由此,东吴侧翼洞开,奠定了三分归晋的基础。

上图_ 长江流域

长江中游,丘陵交错,植被茂密,绵延数千公里,无法进行全面防御,只能依托武汉、荆州、岳阳、宜昌等沿江重镇,位于支流的要害险地,同样不可或缺,得失之间,关乎国运。表面上互为犄角,以点代面,实际上防御体系漏洞百出。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宋蒙鏖战襄阳。双方你争我夺,相互攻防,历时六年。咸淳九年(1273年)宋将吕文焕力竭降蒙,襄阳宣告失陷,南宋遭遇重大挫折。享国三百年的宋室危如累卵,岌岌可危,灭亡已成定局。

上图_ 长江 淮河

相比之下,长江下游气候湿润,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晋室南渡和靖康之难后,经济文化繁荣,江南地区更以“鱼米之乡”著称。而长江号称天堑,下游水流减缓,浅滩遍布,如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瓜洲(今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田家镇(今湖北省武穴市西南)等地,是渡江作战的良好地域,适合大兵团渡江作战。

此外,南昌、合肥、南京、扬州等经济中心城市沿江林立,缺乏战略纵深,北方军队一旦过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和反击,功亏一篑,遗憾落幕。南明、南唐和吴越死守长江下游,困兽犹斗,难逃战败或投降的宿命,沦为历史发展的路人甲。

上图_ 淮河流域图

面对持续增加的防守压力,兵家提出将战略前线北移至淮河流域,产生了“守江必守淮”的观点。地理名著《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淮河,中国七大河之一,位于华北平原南部,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淮河全长1000公里,横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公元581年二月,杨坚代周建隋,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有吞并天下之势。南陈后主陈叔宝对此不屑一顾,扬言:“王气在此,自有天佑。齐兵三来,周师两至,无不摧败.隋军此行,又能何为?”事实很快打脸。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初一,贺若弼军南渡广陵,韩摛虎夜袭采石,双方东西夹击,势如破竹。陈后主如梦初醒,亲率陈军御敌。仅仅二十天,南陈倾覆,后主沦为阶下囚。

上图_ 杨坚(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其实,陈后主的“王气”并非长江,而是淮河。此地早已落入隋军之手。失去淮河作为战略依托,长江不可能处处设防,难以发挥阻遏进攻的作用。隋军能够分分钟过江。可见,隋灭陈是必然趋势,无可挽回。

守江靠不住,守淮未必输。淮河的优势在于支流湖泊众多,位置适中。淮河共有58条支流,有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五大湖泊,沿岸分布着湾地、洼地和沼泽。如今,从淮河中游的安徽蚌埠到长江下游的江苏南京,坐高铁仍需一小时才能到达。这一地域成为南方政权的战略缓冲区。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四月,名将刘裕率晋朝水师,由建康(今江苏南京)出发,过长江,溯淮水,入泗水,长驱直入,利用南燕弃险恃强的失误,以车制骑,取得先手。随后,晋军围攻广固城(今山东青州西北),采取久围攻疲的战术,一举破城,南燕国灭。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刘备感叹:“南人驾船,北人乘马。”这句话道出了南北双方军队的主要特点。南方水系众多,气候温暖,冬季河流不封冻。船只运货拉人,快捷便利。北方产马,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由此带来的巨大消耗,需要车载马驮长途运输。在效率上,北方明显弱于南方。刘裕熟练运用了南方水军的优势,在淮河上频繁调动军队和物资,为战争胜利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上图_ 淝水之战

淮河的作用不只是后勤组织,以此为凭,进可攻,退可守。控制淮河,等于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既能北上中原,扩大战略空间,又能南下淮扬,威胁长江防线。在历史上,在淮河流域爆发的战争,屡见不鲜,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淝水是淮河的支流,源自淮南将军岭,著名的淝水之战在此爆发。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112万联军攻晋。谢玄指挥八万北府兵应战,双方鏖战淝水。东晋以伤亡五千人的代价,团灭前秦嫡系主力三十万,联军多有叛亡。东晋死里逃生,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作为防守方,以淮河为防线,正面硬扛对方进攻,辅以游骑骚扰敌后,迟滞了对方的攻势,以空间换时间,同时,后方调动大量战略物资,以便开展战略反击。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北魏世祖拓跋焘率六十万骑兵,来势汹汹,肆虐淮南。刘宋节节抵抗,边战边退。北魏兵抵瓜步山后,已成强弩之末,只得含恨北还。淮河再次成为南方政权的救命稻草。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制本

以淮河作为基地,东捣幽燕,西指中原,对北方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朱元璋在兼并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后,立足长江下游,兵精粮足。趁元帝国内耗之际,朱元璋提出“先江后淮”的战略。先肃清沿江元军据点,再控制淮河两岸,最后围攻元大都。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战略中正确的,稳扎稳打,效果显著,是古代北伐成功的孤立个案。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提出:南方政权“其时之盛衰,大约以淮南北之存亡为断。”这是对“守江必守淮”的最好注解。有些人妄图仰仗江淮形胜,打着“划江而治”的如意算盘。江淮虽险,无法阻挡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大势,更不是某些人谋取政治利益的工具。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心意相通,“划江而治”不过是黄粱一梦而已!

参考资料:《读史方舆纪要》《禹贡》《三国演义》《宋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