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火的人,多由虚寒起,火在上,寒在下,一穴一药,古方去火有奇效

福建民族医学网 今天
中医认为,在人体内有一种看不见的“火”,它能产生温暖和力量,提供生命的能源,推动生命的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需的,但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了,就会表现出病症,统称“上火”。

中医讲火,要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是体内真正的火热较多。

而现代社会,实火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上火,都是虚火,而所谓的虚火,实际就是由于寒湿所引起的。

《黄帝内经》记载,热病者皆伤寒,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身体就会表现出热症。

就是说,体内寒气太重,就会把热排斥在外,而火性炎上,就会出现上火症状。

虚火的本质,说白了,就是寒!最根本原因就是火不归位!

比如,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口腔内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它像伤风感冒一样多见。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过溃疡的经历。

临床上说到的口腔溃疡,多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人给它总结了四大特点,即“红、黄、凹、痛”:溃疡周围会红肿,溃疡表面是黄色,

中间凹陷,通常较痛。它往往会反复发作,有时一次能长出十几个,火烧火燎的疼,但它有自限性,到一定时候会“不治而愈”。

中医认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患者多由于正气虚弱、阴阳失衡,导致虚火上炎所致。

一穴一药,引火下行

很多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上火了,就该赶紧败火。

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些方法恰恰适得其反。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很容易就解决了;

虚火,最好的方法就是引火下行。也就是下面的水(阴分)足了,火(阳气)自然就会受到牵制,不会上升太过。

吴茱萸是一味闻起来有辛味儿,吃起来很苦,有热性的中药。

在这里,主要介绍它的外用方法。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具有“简、便、廉、验、疗效迅速、使用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基本原理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三十二·吴茱萸》记载有:“口疮口疳,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新开公众号“杰哥讲坛”请大家关注!

杰哥讲坛

用通俗语言讲解中医理论,让中医贴近生活。
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是这样记述的:“又咽喉口舌生疮者,以茱萸末醋调贴两足心,移夜便愈。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

吴茱萸10克,研细末,醋调为糊状,睡前用胶布敷于涌泉穴,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取下。

可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一般外敷24小时后溃疡面开始缩小,疼痛明显减轻,大部分在3天左右治愈。

吴茱萸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辛、苦、热,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的功效。吴茱萸虽性大热,但能引热下行。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身体上,不同的穴位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

功擅主降,是升降要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足少阴井穴,

中医认为有从阴引阳、引火归元的作用。

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可引热下行,宁心安神,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

而醋为酸性,有助于增强吴茱萸的药效,增加其引热下行、安神定志的作用。

总而言之,醋调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原,调动身体的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那么换一个思维,艾灸涌泉穴能不能引火下行?当然可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