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5:牛羊肉的6个家用小配方,还有一个被忽视的调味原则
延续之前的小配方文章,上一篇给大家介绍了猪和鸡两类食材的一些配比方法,以及6个简单实用的小配方,供大家选择使用。
同时也一再给大家说明,配方不是准则,可以随着应用环境的不同而千变万化,关键是要掌握基础原理和配伍方法,有了这些,就可以根据各种香料的特性,针对具体食材,运用配比和变化的原则,做出自己想要的口味。
今天的主题是牛羊肉,也是现在的应季好食材,我曾经走过全国很多地方,品尝了不同的牛羊肉小吃,在两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调味原则,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8个字原本是八卦象数里面一个术语,是指一些同类型的能量场的互相呼应的效应,而我们的调味方法,基础理论也来自于这里,自然也就具备这样方面的效应。
比如我看到的两个例子,同样是羊肉,我在陕北的时候,当地主要的调味料是附近山上的地椒草,因为羊在放牧时很爱吃这种草,所以说在肉里就有着类似的成分,在加工羊肉时,以地椒草配合一些其它香料来调味,那口味真不是一般的好,而且那种内外呼应的平衡,形成的是一种回味悠长的效果。
同样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时候,人们烹饪羊肉时用一种草原上采来的沙葱,因为羊在生长时,也是以沙葱为食物,所以用这种调味方法出来的效果,同样是类似的效果,这种口味的内外结合,实际上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一种表现。
其实很多有名的地方小吃里,都有着这个秘密,特色往往来自于当地的食材和调料的某种内在联系,离开了那一方水土,往往就失去了精髓。
所以我们可以把调味理解为狭义调味和广义调味,只在锅里的调味品变化,是狭义调味,而结合气候、风俗、风土人情等来进行的调味,是大环境下的广义调味,我们所追求的爆款、不可复制等效果,往往来自于这里。
给大家说一下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则,也是为了让朋友们在研究配方时,多一些思路,有时候我们提高一个层面去看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具体到我给大家的这些配方呢?显然是一些中性配比,可以通用但特点不鲜明,如果我们想做一些针对某个区域市场的爆款,一定要在广义调味的基础上去立体分析,才更容易完成,具体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用最恰当地做出最好的!
下面说今天的两个系列配方:
第一,实用小配方之牛肉3种:
3香配比,1+2结构:
八角8克,小茴香6克,桂皮4克;
5香配比,环环相生结构;
八角12克,桂皮8克,陈皮6克,肉蔻4克,干姜2克
7味:1-2-4结构;
小茴香12克/八角8克,桂皮8克/肉蔻4克,甘草3.5克,陈皮3克,荜拨3克。
第二,实用小配方之羊肉3种:
3香:1-2结构
小茴香6克,白芷2.5克,白蔻3克;
5香:环环相生结构:
花椒14克,小茴香9克,山奈5克,白蔻3克,胡椒4克;
7味:1-2-4结构
小茴香12克/花椒7克,草果皮6克/白蔻3克,白芷2.5克,山奈2.5克,百里香2克(白胡椒4克)。
这些配方的用量,有着一些数理方面的技巧,目的是达到更好的协调平衡,风格不同,大家自行参考使用!
自然门美食e道哥 一个致力于为大家找方法,寻门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