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来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朋友的孩子在一家公司实习,几次跟我谈心说,在单位要干好工作,都累成狗了,压根儿就没有时间复习读研提升自己。
“读大学的时候,总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很多东西压根儿没有扎实学,每一件工作都要让人焦头烂额。”
孩子说得特真诚,看得出他在单位里手忙脚乱的囧样儿。
“八小时之内求生存,八小时之外求发展,另一个八小时好好睡觉。你怎样打发时间,时间就怎样打发你。——得闲暇者得天下。”我告诉他。“不要觉得别人的成功都是靠运气的。为什么不想着自己偷懒或者游玩的时候,别人在努力呢?”
我们总安慰自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生活中,无路可走的困境是很经常的事情,时不时地就会闪出来。“必有路”是有一个先决条件的,那就是你得做足准备。对于不学无术又无所事事的人来说,绝境时时都在窥视着他,随时都想要伺机而入。
我告诉他,每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样子的,一切的业务都是陌生的,压力很大。看别人怎么做,向同事请教,更多的事情是需要自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来进行钻研的。没有谁可以不费力气就可以一下子变成“老手”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学习永远在路上。” 很早的时候有部电影《铁桥三》,里面一句台词讲的很好,“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师徒之分,大家都是程度不同的弟子。”
“你今天做了别人懒得去做的事情,明天你才可以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东西。”
我跟他讲了我的一个朋友的故事。
朋友是个医生。
“医学无止境。”朋友常常跟我说,“选择了做医生,肩膀上就压上了一副沉重的担子,跟人的健康打交道,是要对生命负责任的担子!”
在刚刚毕业走进乡村卫生院的时候,心里的惶惑,早已被一双眼睛出卖得干干净净。先是跟着老师学习,下班大家回家之后,他就骑上自行车“吱吱呀呀”地跑十多里地义务给孤寡老人把脉看病。有时候逢着下雨,路泥太滑,他就步行出诊。晚上,他会把当天病人的症状一一详细做好笔记,第二天好观察用药。十多年下来,方圆二三十里老人小孩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他的进修学习经历,一直深深地刺激着我。
十多年前,单位有了一个可以进修学习的机会。授课的是陕西省医学界很有名望的专家,他有幸被派遣去参加。
成年人的培训进修学习,多是去混个本本儿,回来好晋职加薪,这在时下的社会里太普遍不过了。可以说,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心思听讲,这给了他很好的机会。
信心和激情是可以产生智慧的。他对于医学的痴迷钻研,激发他在“偷学”过程中凸显出让人佩服的狡黠和机敏。
每次上课前,他会早半个小时到教室,主动擦净黑板,收拾好讲桌,然后去教授那里帮着拿来教授的讲义和水杯。授课的时候,他就坐在正对教授眼皮底下的第一排中间座位,笔记做的细致清晰。下课的时候,他一定帮教授收拾好东西,送回到教授办公室,并借机询问没有听清楚的细节问题。
这样的状况日复一日,一直持续了半年多,他没有过中断,教授也没有对此表示过特别的在意。只是,每当他跟在教授后面查病房,偷偷记录教授的医嘱和用药变化的时候,教授会很留意地多看他几眼。
那年年底要放春节假的时候,培训班里很多人早已请假回家,他是坚持上课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那天课后,他一如往常地帮教授把讲义和水杯送到教授办公室。就在他转身要走的时候,教授叫住了他。
“春节假你少休几天,大年初六来吧,跟着我值班。”教授虽然语气淡淡的,但脸上严肃之中多了一点儿笑意。
那年正月初五晚上,他就坐班车赶到了学校。
第二天一大早教授到的时候,他已经将办公室的东西收拾好,跟在教授后面逐一查看病房。
每查过一个病人,教授会让他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告诉他中西医对于同种病症的诊断和用药计量的细微变化......
一年的学习下来,跟教授的朝夕相处,朋友已经在中医脑血管病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5年,被评为西安市“最美乡村医生”。
朋友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学习是个人的事情。”我从他的话里读出来的意思却是,“成功是你自己的事情,想要成功,就自己多用心,与他人无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甚至都没有人愿意把同样一个问题耐着性子跟你讲第二遍!”
从来没有哪个单位或者哪个人愿意提供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从容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那些最终能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时间都是在八小时之外偷出来的,挤出来的。
我很喜欢自己二月三日的早安寄语:“我希望你努力的原因:一是当你没有成功的时候,告诉自己,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二是在你成功的时候,向他人证明,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靠运气!”
世界上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幸运,那应该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吧!
(作者简介:陈启,号南山白丁。大学本科学历,中英文兼修,供职于陕西西安惠安中学。文风力求散淡,干净,活力。诗歌《船夫之歌》获首届诗词楹联大赛二等奖,古体诗《关中汉子》、《题画诗》“繁花难掩层绿”分获第二、第三届一等奖;散文《酸汤挂面》发表于《教师报》(2016年12月14日),《乡下女人》、《小镇》在不同刊物发表。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2008年发表于《中国音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