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不仅仅是“上火”,别忙着降火,先分清类型再用药

口腔溃疡,传统的中医病名是口疮,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溃烂,伴有灼热疼痛,病程呈反复发作的疾病。口疮好发于口腔黏膜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病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伴有明显疼痛,少数患者可伴有发热等其他症状。病程呈自限性,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7~10天,周期性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是常见疾病,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应该是将其归类为“上火”吧?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西医对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局部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精神因素、生活方式、口腔菌群失调、微量元素缺失等为常见的诱发因素。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舌为心之苗。根据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舌尖属心肺,舌体中央属脾胃,舌体两侧属肝胆,舌根部属肾。故本病病位在口腔,与心、脾关系最为密切,涉及胃、肝、胆、肾等脏腑。

口腔溃疡(口疮)常见证候可归纳为心脾积热证、胃火炽盛证、阴虚火旺证、脾虚阴火证和寒热错杂证。上述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以相兼出现,其他证候如心脾两虚证、脾胃湿热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等也较常见。

1)心脾积热证:溃疡局部灼热疼痛,口干渴,心烦失眠,焦虑不安,便干尿赤,舌尖偏红,苔黄,脉数。

2)胃火炽盛证:溃疡周围充血发红,口中灼热疼痛,牙龈红肿出血,口臭,口干,渴思凉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而干,脉滑或数。

3)阴虚火旺证:溃疡表浅,周围微红,易反复发作,隐痛或热痛,口渴不欲多饮,手足心热,盗汗,心悸,失眠,便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4)脾虚阴火证:溃疡多为灰白色,周边水肿,红晕色淡,隐隐作痛,腹胀,纳呆,大便偏稀,乏力,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5)寒热错杂证:溃疡色淡红,反复发作,隐痛,伴口干口苦,或咽痛,胃脘堵闷,知饥不食,食则腹胀,腹泻肠鸣,乏力,纳呆,舌质红,舌体胖大,舌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或滑。

其他辩证要素:问诊的内容包括口疮的疼痛性质、病程长短、饮食喜恶、二便情况以及其他伴随症状。

疼痛性质:灼热疼痛多属实证、热证;隐痛多属虚证、寒证或虚实夹杂证。

病程长短:病程短者多属实证;病程长者多属虚证或者虚实夹杂证,病程迁延日久,久病入络,由气及血,可以伴有血瘀。

饮食喜恶:平素嗜食肥甘者,多属湿热内蕴;喜热食者多为寒证;喜冷食者多为热证。

二便情况: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者多为虚证、寒证;大便干硬、小便赤涩者多为热证,大便黏滞

者多为湿证。

伴随症状:口疮伴口干渴饮或口干不欲饮水、咽痛、小便短少者多属实热或虚热;口疮伴畏寒怕冷、腹胀纳呆者多属虚寒证或寒热错杂证;因情志因素加重的多为肝郁气滞证。

辨证论治

1)心脾积热证病机:心脾积热,循经上炎,灼伤黏膜

治法:清心泻脾,导热下行

推荐方药: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

2)胃火炽盛证

病机:胃火上炎,灼伤黏膜,耗伤阴液

治法:清胃降火,通腑泻热

推荐方药: 清胃散或玉女煎加减。

3)阴虚火旺证

病机: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火上炎,灼伤黏膜。

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元

推荐方药: 六味地黄汤或知柏地黄汤。

4)脾虚阴火证

病机:脾胃虚弱,下焦阴火上僭

治法:补益脾胃,升阳泻火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5)寒热错杂证

病机:湿热内蕴,湿邪伤阳,热邪上攻,升降失常

治法:清热化湿,平调寒热

推荐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中药局部治疗

涂敷法 

1) 养阴生肌散:具有养阴生肌、消肿止痛的功效。均匀涂布于溃疡表面,保持15分钟左右,每日3次。用于治疗慢性及虚火型口疮。

2)冰硼散: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作用。每日于三餐前及睡前共涂4次,6天为1个疗程。凡心火炽盛之口疮皆可用。

3)西瓜霜:具有消肿止痛作用。西瓜霜喷剂喷在创面上治疗,针对溃疡面较深的部位,可采取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后,再蘸上西瓜霜喷剂均匀涂在溃疡面上,注意喷涂应完全覆盖溃疡面和周边,每日6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口疮。

4)双料喉风散: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用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后将双料喉风散粉末喷至溃疡面上,使其完全覆盖于溃疡黏膜表面,每日3次,用药后30分钟禁食水,睡前加强1次。每日3~6次擦于患处。适用于口腔糜烂、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症。

5) 锡类散:本药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祛腐生新的作用。每日3~6次擦于患处。用于口咽生疮、红肿疼痛者。

含漱法 含漱疗法是用某些药物做成冲剂或水剂,多次漱口,含漱完后吐出,用以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简便经济的特点。

1)北沙参含漱法:北沙参15g,黄柏15g,冰片2g。含漱方法:将上述药物放入热水瓶中,用开水冲泡15min后,即可饮用。每次倒出约250ml含漱,含漱剩下约100ml时,改为慢慢咽下,滋润口腔咽喉。

2)黄连水含漱法:黄连2~4g,切碎,或研成细末,备用。含漱方法:把黄连放在干净茶杯或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满,把杯盖盖上。待开水变黄,水温适中时,即可含漱。每天含漱3~10次,视病情轻重而定。第1杯黄连水含漱完后,可用开水继续冲第2次。每次含漱后吐出药水。

3) 三黄水含漱法:生地黄、黄芩、黄柏各3g,切碎,或研成细末,备用。含漱方法:基本方法同上述,但本法所用药物较上法多,故第1杯含漱完后,可再冲第2次、第3次,以免浪费药物。

喷雾剂 

1)口腔炎喷雾剂:每日3或4次喷于患处,适用于各型口疮。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

2) 金喉健喷雾剂:每日3或4次喷于患处,适用于各型口疮。功效: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