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战:秋风五丈原(1)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的内在关联

从理论上来讲,无论面对多强的对手,永远也会有胜利机会的!

通往胜利的大门通常在时间这条路上。

所有曾经成功过的民族(注意,这点很重要),当明确对手后,只要将时间无限拉长,终归大概率会反超的。

如果双方差距非常大,还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反超,所能寄希望的就只能是小概率事件了。

比如超级天灾,像公元219年的大霖雨;

比如露出了罕见致命的弱点,像白狼山奔袭,渭水畔叉腰,这都是。

对手即便强如灭霸,在一千四百万种可能中,仍然有一次胜利的机会。

电影中,一个人鞠躬尽瘁后通常会拯救地球。

要是没拯救的了,那就是还有续集。

不会有例外,因为人性受不了如此巨大的付出还没有收获。

但是吧,真实的人生却是残酷的。

无论什么事业,一旦走到了最牛的人需要鞠躬尽瘁这一步时,通常结果都不会太好。

成功过的朋友应该都有如下感觉:

你的成功肯定非常艰辛,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甚至某些关卡会让你多少夜无眠。

但是,你基本上会得到同样多的正反馈和好运气。

年轻的朋友们请记住上面以及下面这句话。

当你累死累活却始终得不到什么正反馈,甚至人家步步走在你前面,你千万要停下来想一想,最好的选择是换条赛道重新起跑。

时代进步了,我们今天的选择有很多。

不像1800年前,根本没得选。

街亭战败后,北伐的成功窗口已经被关上了。

因为整个西北开始高度紧张,而且驻防的都是高质量大才。

失街亭时我们详细的讲了“方策精详,垂问雍凉”的郭淮,这位扭转乾坤的幕后英雄开始常驻陇西。

关中也不再是魏延口中草包的夏侯楙了,而是曹家第二代的靠谱出品,被《三国演义》黑了很久的曹真。

曹真是曹操从兄弟之子,他爹在当年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被豫州牧黄琬干掉了。(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

这份情谊曹操很珍惜,养曹真为义子,和自己的孩子待遇相同。(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曹真长大后作战勇猛,曹操于是将特种部队虎豹骑交给他指挥。(祖壮其鸷勇,使将虎豹骑)

这是一个相当不得了的人事安排。

虎豹骑由于是百里挑一的天下精锐组成,在曹纯死后,曹操一直是自己亲自控制的。(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纯以选为督,抚循甚得人心。及卒,有司白选代,太祖曰: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遂不选)

虎豹骑的指挥岗位,史料记载只有曹纯、曹休、曹真这三个曹家亲贵担任过,曹休和曹真也是曹操亲自选拔培养的两根曹家第二代军事顶梁柱。

汉中之战时期曹真开始领中领军,进入禁卫将军级别;夏侯渊死了以后曹真作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击破阳平关外的高详,打通了陈仓道通路,并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总体来讲表现相当不错。

曹丕继王位后,曹真为镇西将军,假节,都雍、凉诸军事,讨破张进等酒泉造反集团,不久又督军荡平河西,斩获极丰!(镇西将军曹真命众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河西遂平)

黄初三年,由于刘备已死,西北安宁,曹真被调还中央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

曹丕死,曹真与陈群、司马懿受遗诏辅政,明帝即位,迁大将军,成为帝国军事第一顺位。

曹真在《三国演义》中高调为傻二百五代言,其实真实历史中并非如此。

此次丞相北伐,曹真负责解决子龙出褒斜道的这一路以及安定郡的叛乱。

安定郡没啥悬念,匪首听说曹真来了迅速就投降了。(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但子龙老将军的人生终战,却充满了疑惑。

三卷史料给出的情形完全不同。

《赵云传》中说,曹真方面兵力多出很多,所以子龙在箕谷失利,但是老将军敛众固守,没受大损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诸葛亮传》中,丞相则将箕谷战败作为一项重要论据在自己上疏请罪的时候一块端上去了。(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上面这段话,除了臭大街的马谡之外,子龙这路的“箕谷不戒之失”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子龙没有防备,所以被打败了;

一个是“戒”通“诫”,意思是错在丞相没有反复叮嘱劝告。

我个人倾向是子龙没有防备,两方面原因:

1、常理来讲,丞相的部队不会出现不交代明白的情况,不会出现“不诫”的。

2、前面那句“街亭违命之阙”说的是马谡的抗命情况。作为对仗,“箕谷不戒之失”也应该是子龙部的战况,而且后面跟上的那句“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说明了丞相揽责两路出兵战败时都是归咎自己用错了人。

子龙很可能被曹真蒙蔽偷袭了。

再来看一下《汉晋春秋》中的说法更不客气,丞相在战后总结的时候说:大军在祁山和箕谷的时候兵力全都多于对手,没有输在兵,而是输在将上了。(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看上去后两种说法和《赵云传》有些矛盾了。

《赵云传》中说的是对面人数多所以输的。

《诸葛亮传》中说的是自己无防备所以输的。

《汉晋春秋》中说的是箕谷开战的时候自己的兵力就多,并非是人家人多势众打败的。

再配合《水经注》中的一段原文: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

应该是非常窘迫狼狈,子龙才会着急到将褒斜道烧了阻敌退军。

总体分析来看,当时最可能的情况应该是:

1、曹真派了小股部队偷袭子龙将军,子龙此时兵多于敌方。(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

2、曹真前期用计谋蒙蔽了子龙,让子龙认为周边无魏军,随后无防备被偷袭了。(箕谷不戒之失

3、紧接着曹真大军得势不饶人的前来赶子龙。(云、芝兵弱敌强

4、子龙看到对面人多势众翻不了盘了,于是亲自断后撤退,没吃大亏。(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5、由于曹真追击太猛,大有入汉中的趋势,以至于子龙仓促下烧了褒斜北道。(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

总体来讲,征战一生的子龙在防御阻击战中吃了曹真的大亏,人生终战有些狼狈。

此次出征归来后不久,子龙老将军就病逝了。

很难讲有没有此战失利的悲愤关系。

子龙为人严肃沉稳,一身是胆,在长坂坡,入西川,定军山都是经过考验的,最终的总评是“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是一员虎将。

此战失利并不能说明老将军水平不够,更像是曹真的水平更高。

史载曹真每此出征都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就散家财补齐,士卒皆愿为用,而且从《三国志》全系列传记中对照后,人家终其一生未逢一败!

子龙没有料到,他这一烧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帅才的曹真战后做了如下判断:

1、诸葛亮这回在祁山失利,整个陇西大整风,郭淮又常驻陇西,应该无需再担心。

2、赵云撤退的时候又把褒斜北道给烧了,此一路也无需再担心。

3、下次诸葛亮再兴兵作乱的话肯定走陈仓道!

曹真随后派郝昭、王生守陈仓,整修城池。(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这个英明判断,在不远的未来将让丞相品味到啥叫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挫败了丞相的北伐后,曹叡要打开国的第一战了,他听从了司马懿的建议,选了吴国下手。

随后算计人天下无敌的孙权把曹休给赚了,九月,陆逊在石亭大败曹休。(石亭之战具体在司马家专场时细讲,非常有意思)

十一月,远在汉中的丞相听说了孙权在东面又一次打赢了自卫反击战,东线元气大伤,而且张郃配合司马懿作战把关中军都调走了,于是再次上表: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咱得继续讨贼!

此次上表中,丞相写了很多,有一条让人相当心酸:

自打臣到了汉中的一年多时间里,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已经过世七十多人了。手中的少数民族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一千多人全都是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不是咱本土自产自销的。

再过几年,又该死一批,咱想打也打不动了。

丞相心里很明白,最好的机会已经过去了。

越往后越难打了。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他在上疏中说出了那句“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活一天,就努力一天吧,至于最终的结果,以臣的水平是无法猜测的了。”(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十二月,丞相率军来到陈仓,看到了刚刚整修完毕的陈仓城(宝鸡市代家湾村)。

丞相这次的战略思路,是通过占领陈仓城达到在关中断陇的目的。

陈仓城是此次丞相出招的关键布局,因为陈仓城有两项优势:

1、地势险要,城防坚固。(亮本闻陈仓城恶及至

2、陈仓城位置关键,紧邻渭水和汧水,当年秦文公因此地位置枢纽,所以在此筑陈仓城(四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后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

这里是关中和陇西的连通必经要道!

此路之外,其实自渭水上游还有一条,叫做陈仓狭道,但基本无法行军。

上一次罕见的成功案例是夏侯渊自己蔫在后面总督粮草,逼着张郃当炮灰的自杀式驰援。(使张郃督步骑五千在前,从陈仓狭道入,渊自督粮在后)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张郃运气爆棚!

当时马超已经处于强弩之末,张郃半条命的从陈仓狭道艰难上陇后,马超带着数千氐羌雇佣兵来逆战张郃,人家少数民族一看见魏军正规军来了还没打就都跑了。(郃至渭水上,超将氐羌数千逆郃,未战,超走)

由于陈仓狭道的出口同样也是陈仓故道的出口,所以丞相在留兵保护这里粮道的同时就捎带脚把这条道封死了。

出来就是送死!

丞相此次的战略目标如下:

1、突然袭击拿下陈仓城。

2、随后以陈仓城为阻击,吸引关中援军甚至陇西援军奔袭支援,自己在陈仓城防守反击,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但是到了陈仓以后,丞相发现坏了!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本来就险要的陈仓城被进一步加固整修,还有镇守河西十多年的太原名将郝昭专门驻守!(亮本闻陈仓城恶及至,怪其整顿。闻知昭在其中,大惊愕。孔明素闻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

郝昭在陈仓驻防的这半年多,生生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盖了一座城出来!(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

其实和二爷新筑江陵城是一个意思,就是你一座城要打两遍了。

郝昭新修的这个下城在《宝鸡县志》里是这么形容的:“后倚原麓,前横高岸,据势建筑,可容兵马数千,诚异境也”

丞相一看这新起来的城,发现自己真的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啊!

怎么突然间变出来了这么个东西呢!

丞相先是围住陈仓,随后派郝昭的老乡靳详在城下游说他。

城上的郝昭说:老乡啊!魏国法律你是知道的(我家人现在都是人质),我深受国恩(我不是马超那种坑爹坑子的),咱就别废话了,你让你家丞相来打吧。

丞相不气馁,再派老乡进行阵前策反,说你肯定打不过啊!你就千把来人,我们这好几万呢!

郝昭直接不废话了,说:我认识你,箭不认识你。

之后,就是蜀汉在陈仓城外进行当世最高科技的进攻武器专题展示,丞相先是架云梯,被郝昭火箭烧了。(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

丞相上冲车,被郝昭用绳子系上石磨的原始手榴弹砸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丞相架高塔往城里射箭,用土填了护城河,还想直接从高塔上运兵进去干郝昭,郝昭又找来工程队在城内又修了墙。(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

丞相随后开始挖地道,郝昭又在城内掘横沟进行破坏。(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

马谡啊马谡,瞅瞅人家,地底下臊得慌吗?

郝昭的千把来人就这样靠着这个关中要塞跟丞相的数万大军扛了20多天。

此次丞相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呢?

并非要去抢关中啥的。

其实就是陈仓,他想占领这个进入关中的滩头阵地,随后依此打阻击。

看到郝昭的威力了吗?

不仅仅是这个小伙子真棒,更重要的是一座险峻的要塞很多时候是可以打出很多阻击手法的。

丞相的北伐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就生出了这么大的变数!

这次的郝昭修新城有多大的战略意义呢?

工程英雄郝昭被封侯就自不必说了,连之前判断丞相出陈仓派郝昭去修城的曹真都被增加封邑了!(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丞相这边打,曹真也在派费耀等去援救郝昭。

大领导曹叡再调第一次有伟大表现的张郃去救火。

曹睿命张郃放下方城的驻防部队,赶紧上洛阳来,准备好了京师的南北军三万人和武卫、虎贲全都拨付给张郃让他火速驰援陈仓。(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

曹叡摆酒给张郃践行,问:你到时诸葛亮会不会已经拿下陈仓了呢?

张郃很有经验,说到:甭担心,诸葛亮也就还十天的粮食,估计我到那时诸葛亮已经跑了。(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张郃在哄领导,除非他知道汉中的粮仓家底,否则他怎么可能算的出来丞相的汉中后勤能力。

最终撤退的原因是啥呢?

是因为陈仓打不下来,费曜的救兵又来了,所以退了。(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诸葛亮传》中倒是说了是因为粮食没了退回来的。(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但实际上,粮食没有的可能性非常小,更像是一种无功退兵的借口。

因为紧接着丞相的大军并没有闲着,又进行了同样很遥远的祁山道征伐,粮食可是一点没掉队。

丞相要是这一战再无功而返,甚至被费曜打退解围,后面就没办法再带兵北伐了!

只能宣称,我来的仓促,粮食不够了,要不你们就完蛋了!

无论多推崇这个人,也要实话实说,而且这并不丢人。

一回回的多特么难啊!

丞相撤军,王双率骑兵追击,被丞相反杀。

丞相在憋着反杀王双的时候,回军的路上已经命陈式率领二队执行B方案了。

陈式率领二队攻击武都、阴平二郡,狡猾狡猾的郭淮迅速引兵来救,就知道你诸葛亮没安好心。(汉丞相遣其将陈式攻武都、阴平二郡,雍州刺史郭准引兵救之)

郭淮很兴奋,但是没多久发现不对了。

丞相主力走完一半陈仓道,也拐祁山道方向跟陈式一块抽郭淮去了。(亮自出至建威)

郭淮一看大领导来了,于是赶紧往家跑,这次丞相拿下武都阴平后回军了(淮退,亮遂拔二郡以归)

历史上管陈式拿下武都阴平叫做第三次北伐。

实际上,从时间来看,第二次伐陈仓和第三次伐武都阴平应该是一次收工的。

12月的时候,丞相已经围住陈仓了。(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

丞相打了20多天。(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这时候应该已经是正月了。

紧接着这年的春天,陈式就已经拿下武都阴平了。(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诸葛亮传》中记载的更细,陈式出击后,郭淮被引过来了,随后丞相亲自出击到建威,这才最终平定二郡的。(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从时间来讲,不太可能出现丞相先派陈式出击,自己回汉中,随后听说郭淮来了再折腾到祁山道的可能

最可能的概率是陈仓撤军时先命陈式出击,调动出郭淮后,自己正好半路去支援陈式。

说到底,丞相仍然没忘了他的那个拿下凉州的战略,这次又推进了一块。

但回来后,他遇到了一个比较挠头的问题。

229年4月13日,石亭大胜的孙权登基称帝了。

这有很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个天下怎么能有两个天子呢?

当然,曹叡那个天子是不被吴蜀承认的,这就无所谓了。

但你承不承认吴老二呢?

孙权的称帝其实是很无厘头的,因为但凡称帝,你是需要有手续的。

比如说魏那边,曹丕是献帝禅让的,属于走了全套的法律程序把房本过户的。

比如蜀这边,人家总公司虽然完蛋了,但人家有所谓的汉家血统,然后自己宣布,天命没走,我分公司给接上了。

就这,刘备集团还得编出来献帝让曹丕弄死了的谎言来宣布自己接天命的合法性。

你孙权呢?

不仅啥玩意没有,这辈子还头衔众多。

刚出道时是曹操表奏的“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后来喊曹贼后又成刘备表奏的“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了;

喊大耳贼后又变回曹爸爸的“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南昌侯”了;

老刘急眼后又给人家儿子当了大魏吴王。

孙权这辈子的头衔赶上于谦老师他爸爸了。

所以先天不足的孙权方面是上赶着巴结蜀汉这边,说咱并称“二帝”。

做个比喻吧。

曹魏那是“可口可乐”

蜀汉这是“百事可乐”

孙权那就是“非常可乐”

孙权就是想自己这个“非常可乐”跟“百事可乐”兑一块来跟可口可乐打擂台。

人家“百事可乐”是不愿意的,好歹我也是国际化大品牌,大量的大臣就说咱跟丫断交吧!

丞相针对这个情况,是这么回答刘禅的:非常时期,非常对待,非常可乐的罪过咱自己知道就完了,不宜过分张扬,先搞定可口可乐再说。

蜀汉随后派陈震跟东吴祝贺,并约定平分天下,魏国的“豫青徐幽”归吴,“兖冀并凉”归蜀,算是提前瓜分了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

丞相在力主下,将一件外交原则性的大事件压下来了,不过陈震这个外交官出发前,他对丞相说了这么句话:“李严腹有鳞甲”。(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这位陈震是李严的南阳老乡,这句话的意思是“李严有军事政变的可能”。

这句话使得丞相开始着手要解决李严问题了。

公元230年7月,曹真伐蜀。

起因是这年曹真去洛阳朝见对领导说:诸葛亮连年骚扰我们,咱得怒一把,这次抽他一回!

秋七月,诏大司马曹真、大将军司马懿伐蜀。

曹真率主力走子午谷,另一部走褒斜道,司马懿自汉水走西城,郭淮自陇西出动。

四路大军围剿汉中。

丞相派魏延去堵陇西方向,并在此形势下,终于调动了在江州疗养了好几年的李严。

大敌压境下,李严仍然不愿动弹,而是跟丞相讲条件,说司马懿那边都开府了哦。

丞相将他的儿子李丰封到了江州接他的班,他才带着两万部队到了汉中。(汉丞相亮闻魏兵至,次于成固赤坂以待之。召李严使将二万人赴汉中,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

曹真是属于胆子比较大的,敢率大部队走子午谷,结果他刚一入秦岭,就连下三十多天大雨,魏军在狭小的栈道中受的那个罪啊。(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

司马懿先生自西城那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汉水而上攻拔新丰县,到了丹口时,也遇到了超长待机的大雨。

这三十多天中,曹真才走了一半路,基本工作就是在没完没了的雨中抢修栈道,结果朝内大臣开始纷纷建言,别打了,等啃到汉中那这兵也打不了仗了。

九月,曹叡下令班师。

你这边退了,那边魏延在祁山方向开始战略性反推,大败郭淮、费曜于阳谿。

不到半年后,时间来到了231年二月,丞相兴兵第三次北伐。(上一次魏延那回属于自卫反击)

这次北伐的原因在于,魏国刚刚虚耗了大量的粮饷,陇西又被魏延大败,更重要的是,曹真那边自从子午谷退回去后就得了重病,眼瞅就不行了!

西北梁柱崩塌,无奈下曹叡将司马懿调到了西北战区救火,总督张郃、费曜诸将。(于是大司马曹真有疾,帝命司马懿西屯长安,督将军张、费曜、戴陵、郭准等以御之)

就这样,三国后期的两位最顶级大神终于在其中一个谢幕的三年前,相遇了。

(0)

相关推荐